首页 > > 62

意大利信用評級遭標普降至“準垃圾”

2014-12-10
来源:第一財經日報

  近日,標準普爾將意大利主權信用評級調低至僅高于垃圾級別,意大利政府對此表示并不認可。

  據道瓊斯新聞社報道,意大利經濟部長皮埃爾·卡洛·帕多安對一家德國報紙表示,意大利的改革計劃已經取得了正面的效果。不過他補充說:“究竟改革產生預期效果的速度有多快還需要考慮。”“我們非常堅決地推進我們的改革計劃,這清晰地體現在我們采取的勞動力市場改革上。因此我們(與標準普爾)持有不同的看法。”對意大利經濟改革速度的批評“完全不公正”。他說,某些改變,包括勞動力市場和稅收系統的改革,已經開始發揮作用,更多的改革也正在進行中。

  12月5日,標準普爾將意大利的主權信用評級從BBB調低為BBB-,僅僅比垃圾級高一級。標普稱,意大利大規模增加的債務,持續低下的經濟增長率和缺少競爭力是降低評級的原因。標普也調低了意大利的增長展望,預測2015年的增長率為0.2%,低于此前預期的1.1%。同時,標普稱對意大利的信用展望為穩定。

  意大利國債收益率不增反降

  路透社報道,德國總理默克爾上周日表示,像意大利和法國這樣的國家需要額外的措施來確保其2015年的預算與歐盟委員會的規定相符合。默克爾的評論引發了意大利歐盟事務副國務秘書戈茲(SandroGozi)的還擊。他表示,現在還沒輪到德國對其他歐元區鄰國的經濟表現“貼標簽”。他還認為,德國應該專注于自己的問題,更多地刺激該地區的經濟增長。

  英國《衛報》認為,這些批評讓意大利總理倫齊很難堪。2014年2月其上臺時,曾試圖實施一系列的改革。意大利是歐元區的第三大經濟體,目前仍陷于衰退的泥潭中,且其債務對GDP的比例超過130%。

  盡管標普降低了評級,某些其他的經濟指標也不盡如人意,不過意大利國債的收益率卻從年初開始就穩定下降。這是由于市場持續預期歐洲央行將會開啟新一輪的經濟刺激計劃,來支持18個國家組成的歐元區,可能的措施包括購買主權債券。意大利10年期政府債券的收益率上周首次下跌至2%以下,12月8日,收益率在2.0%左右。

  Spiro基金主權投資戰略主管斯皮羅(NicholasSpiro)7日表示:“不管意大利的評級比垃圾級高一個還是兩個級別,與資本市場基本都沒什么關系。由于意大利債券市場是由歐洲央行驅動的,投資者不太可能對標準普爾的動作有什么實際的反應。”

  問題癥結:經濟增速低于債務增速

  事實上,意大利自2011年起受到歐債危機的波及有其深層的原因。根據EUROSTAT的數據,由于高額的養老金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例長期居高不下,意政府財政赤字長期存在,2010年峰值時甚至占到GDP的5.5%。為了彌補財政赤字,意大利政府不得不連年發行國債來融資,因此,實際上2002年至今,意大利國債占GDP的比例始終高于103%。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意大利政府采取了擴張性的財政刺激計劃,該比例一路飆漲,2014年更是達到130%以上。

  因此,“高額債務”對意大利來說不是新問題,但是近年來意大利的經濟增長速度無法跟上債務增長的速度,不能再以過去“以增長擺脫債務”的模式繼續維持,投資者對意大利的擔憂就開始相應加重。近年來,意大利的勞動生產率提高緩慢,且公務員系統臃腫、公共部門效率低下,外部經濟需求難以改善也拖累了出口導向的意經濟。同時,作為歐元區成員國,缺乏獨立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工具也是意大利難以自行走出經濟泥潭的重要原因。

  目前,高額的政府公務員薪水、高額的養老金和滾雪球般變大的公共債務利息是捆綁了意大利政府財政之手的三大支出。因此,倫齊政府所推行的改革也以破除這些困難為先。只有釋放了財政壓力,意大利急需的基礎設施、教育科研投資才可能得到更多的重視。而在政治層面,由于意大利中小黨派林立,推行改革政令的難度并不低。看來,盡管標普“降級”令人難堪,但要解決意大利長期積累的結構性問題確實需要倫齊政府費一番工夫。

  學者:標普降級依據不充分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科技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國意大利研究會秘書長孫艷紅表示,2014年2月,倫齊取代改革不力的民主黨同僚萊塔上臺成為新總理,上臺伊始即宣布了“一個月啟動一項改革”的雄心勃勃的計劃。然而,囿于黨派斗爭與利益集團反對,其改革計劃的推進并不如預期順利。經過過去幾個月的激烈討論與數次修改,倫齊政府力推的幾項關鍵性改革終于在近期取得了一些令人樂觀的成績:首先,新的勞動力改革法案于本月初獲得議會通過,旨在進一步放寬對雇主解雇雇員的限制,激發勞動力市場活力,減少企業投資時的顧慮。另外,各黨派已就旨在提高政治體系效率的選舉法改革和議會改革方案基本達成共識,改革有望在2015年第一季度推出。此番標普突然宣布降級必然會打擊國際市場和意大利民眾剛剛燃起的希望,對改革的推進不利。

  孫艷紅說,此次標普調低意大利主權信用評級的理由主要有兩個:一是經濟增長疲弱,二是缺乏競爭力。總體上看,這兩個理由都不夠客觀、全面。

  當前意大利經濟的確處于低迷狀態,尚未擺脫衰退,但意大利政府并未坐以待斃,而是正在積極采取措施促使經濟復蘇,包括目前正取得積極進展的勞動力市場改革和政治體系改革、積極籌劃投資于公共基礎設施(包括南方的鐵路、全國的高速公路)、即將推動新一輪私有化等,標普似乎并未太多關注這些措施可能產生的積極效果。另外,自4月以來,意大利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創1991年始發行以來的最低水平,且一直得以保持,這也是意大利推進改革與經濟復蘇、進而削減債務的重要有利條件,標普應給予更多重視。

  就競爭力而言,鑒于意大利是一個經濟發展相當不平衡的國家,看待其競爭力現狀與前景應有更加全面的視角。就經濟活動來看,一方面意大利的公共部門債臺高筑,公共服務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卻擁有由一大批極具創新活力與國際競爭力的中小企業構成的私營部門,最近幾年“意大利制造”(包括機械-自動化、服裝服飾、家居裝飾、食品飲料等產品)國際市場份額重獲提升即是得益于私營部門轉型與創新的成功。當前意大利公共部門正在關鍵性的改革上取得成績,這意味著今后私人部門的經商運營環境會逐步得到改善。如果意大利在一系列重大改革上繼續取得突破,其私營部門參與未來的全球競爭有望處于更高的起點上。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