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5

莫談理想與不公,一門生意而已

2014-12-17
来源:百度百家 作者:流光逐云

  一條“對不起,我只過1%的生活”的微博火了,超過42萬的微博轉發量。而這條微博指向的創業產品“快看漫畫”則沖到了App Store免費榜第一位,百度指數36000(截至昨天)。這些已經足以說明這碗理想調料加多了的雞湯有多火了。

  當然,總有不喜歡喝雞湯的,吐槽這種情感綁架和營銷方式,比如說朋友闌夕先是為那些專業漫畫家和藝術系學生鳴不平,隨後又有那篇同樣很火的文章《1%的生活,99%的泡沫》。

  有人說創業已然成了選秀節目似的比慘,可問題是,其實大多數創業公司的產品可能連登上比慘舞台的機會都沒有。

  我們不妨先來看看“快看漫畫”所屬的這個舞台上還有哪些產品吧,看完這些或許你就會發現它的成功也並不完全靠的是故事那么簡單。

  有妖氣

  2006年成立,創始人周靖淇曾在TOM和完美工作過,創立有妖氣的時候也不過25歲。有妖氣最初只是一個動漫交流論壇,很長一段時間裏只有周靖淇一人來運營(貌似比起早就成立工作室的安妮還慘)。

  轉折點發生在2009年6月,盛大文學投資“有妖氣”,促使其轉向原創漫畫平台。到2013年初的時候,有妖氣的注冊用戶數已經到了300萬,但當時重要的營收來源卻是來自“十萬個冷笑話”這個段子化漫畫作品的衍生收入。

  在很多漫畫迷和漫畫家眼中看來“畫的不好的那波人”,靠較為簡單粗暴煽情搞笑的段子漫畫而走紅,這也是闌夕所吐槽的。但段子漫畫更容易或,在這一點上,“有妖氣”也不能免俗,甚至是用8年的時間基本上予以了證明。

  “有妖氣”的商業模式一定程度上采用了盛大的“起點模式”,低保、VIP章節、月票、出版、改編等等,以至於在移動端都像起點一樣過度依仗移動無線閱讀基地這樣的運營商平台。

  前者由於漫畫更新頻次低、盜版嚴重等原因,付費用戶並不多;後者短期內確實為作者和平台帶來了可觀的收益,但直接導致的則是“有妖氣”在移動端的薄弱,從版本記錄來看,2012年10月iOS版上線至今,一共迭代了不過8個版本,最近一次更新則是在今年7月。

  目前有妖氣的主要方向仍是漫畫IP的動畫化和衍生產品開發,最近又有了彈幕廣告的方式。

  “有妖氣”一方面在段子漫畫和傳統漫畫之間搖擺,一方面在移動端的薄弱,而段子手出身的安妮所切的段子漫畫、雞湯漫畫這個點,本身就是一種極為適合移動端傳播的點

  騰訊動漫

  財大氣粗的騰訊在2012年推出了騰訊動漫,當時隸屬於騰訊遊戲。似乎也是發現國內優質漫畫資源有限,因而騰訊在國外的動漫版權方面投入頗多,整體的運作方式也和騰訊遊戲的思路類似。

  2013年騰訊動漫和日本最大的綜合出版社集英社達成合作,引進《火影忍者》、《航海王》等多部日漫電子版權,從而奠定了其在國內動漫領域頭名的地位。

  騰訊很注重打造泛娛樂產業鏈,騰訊文學、騰訊動漫、騰訊遊戲、騰訊電影+,一路走的也非常高大上。騰訊動漫更多的也是在做傳統漫畫,延續了實體出版、改編動畫或遊戲的思路。

  而安妮的“快看漫畫”則直接切了一個騰訊並不怎么關注的小點,做的也是很移動互聯網化的產品和內容。

  《知音漫客》

  漫畫可不僅僅是互聯網的天下,湖北知音傳媒旗下的《知音漫客》可以說是這一領域線下最大的玩家。

  從知音傳媒的招股書來看:

  2011年至2013年,《知音漫客》發行量分別為4171.26萬冊、6183.57萬冊和7780.15萬冊,而銷售收入分別為1.01億元、1.63億元和1.96億元,這兩個數字甚至高於《知音》的主刊。

  2011年至2013年,知音傳媒動漫產品線實現收入2.4億元、3.69億元和3.94億元,占同期公司營業收入的49.08%、62.75%和68.05%。

  但實體出版收入不錯的另一面則是線上業務拓展的問題,與雜志幾乎同時創辦的社區“漫客網”目前注冊人數也只有300餘萬,同有妖氣在13年出的數字相近,內容平台漫客棧發展成果同樣平平,移動端情況也並不樂觀。

  借用那句被說爛了的話,或許這真是“基因問題”。

  布卡漫畫、漫畫控、漫畫島等

  這個市場中還存在著大量正在努力洗白的移動端產品。它們最初大多都是打版權以及內容的擦邊球迅速壯大,產品本身往往質量不錯。但隨著騰訊這樣的巨頭大舉收購優質版權資源,以及相關部門的打擊,像布卡這種在產品閱讀體驗上表現非常出色的移動產品正面臨缺少版權內容等問題,同樣的情況昔日網絡小說閱讀器市場的老大“掌閱iReader”也正在面對。

  但默默想了想某度的某款主打產品用盜版小說吸引大量用戶的成功案例,很顯然在我大天朝,免費的午餐總是很有市場。打擊盜版這事情看來還是需要廣電總局的同志們來做啊。

  暴走漫畫

  對於創業公司來說,上面高大上的方式並不容易走,於是從某一內容切入,然後逐漸向更豐富的模式走顯然更可行。在這一點上,暴走漫畫已經比安妮早走出去了不少。

  2010年就推出的暴走漫畫最初只是王尼瑪所創造的這一形象而大火,但在先後接受了盛大、創新工場以及永宣聯創三輪投資之後,暴走漫畫圍繞動漫形象本身做了不少文章,而不是簡單的做內容。

  首先暴走做成了一個社區,從而將當初一炮而紅時帶來的粉絲通過社區運營留了下來。

  隨後在2013年初,暴走漫畫在其移動端加入了“制作器”功能,通過暴走提供的工具,沒有漫畫基礎的用戶也可以利用暴走的形象自行創作內容。無論是用戶參與度還是社會化傳播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2014年初,暴走則又在移動端增加了“閱讀器”功能,從而也開始做漫畫內容的分發和IP的收集。

  暴走在移動端和社交網絡上的成功確實是上面幾家所沒有做到的,不過暴走漫畫和快看漫畫的切入點顯然不太一樣,內容方向同樣也有出入。

  快看漫畫

  讓我們再來看看“快看漫畫”本身,“偉大的安妮”自己擁有838萬粉絲,運營的“安妮與王小明”有209萬粉絲。

  不完全統計一下“快看漫畫”上的其他漫畫段子手們:“郭斯特”粉絲707萬,使徒子粉絲328萬,吳瓊瓊愛畫畫124萬,顧異的63萬,羅小黑35萬,謹斯裏35萬,鄭插插35萬,制冷少女27萬,雖雖醬10萬,插畫師白茶8萬……

  甭管是不是雞湯,綁架不綁架用戶,從商業角度來看,這些數字至少可以證明兩點:段子手漫畫的受眾足夠多,安妮的傳播力足夠強。

  不妨看一下App Store中對快看漫畫的評價,很多用戶的感受是“再也不需要從微博上一點點找這些漫畫看了”。而在“快看漫畫”上,一條彩妝知識漫畫上傳36個小時就能有超過1100條的評論,此類內容受眾的活躍度可見一斑。

  就如同“一個”將微博和豆瓣那些會講故事的人發掘出來一樣,“快看漫畫”將微博上的這些“漫畫創作者”們翻了出來。對心靈雞湯的需求頻次低,少量精品本身就是一種不錯的應對方式。

  似乎更大的問題還是闌夕所言的,如何說服那些已經從微博上獲取大量利益的大V段子手們一起來抱團。但看上去解決起來也不難,發掘並捧紅那些能創造好內容的小V們,“一個”已然成功了。

  當然,普通人顯然做不到韓寒那么強的影響力和號召力,而安妮通過這樣一條微博也確實將自己838萬粉絲的能量發揮到了最大。也許有人會質疑這樣一個產品沒什么壁壘,但一夜爆紅的名氣和身處段子手圈子的安妮本身就是一種壁壘。

  對於大多數起於社交網絡的產品來說,像暴走漫畫一樣,通過運營社區將社交網絡上的流量轉移到社區中,隨後再通過社區為自己的產品導流量幾乎是業內通行的方式之一。優質的內容載體、社交網絡上的強傳播力,導流量過程中的強運營能力,缺一不可。

  即便是前面拿來對比的“ONE一個”,掛著韓寒金字招牌,一上線就沖到蘋果應用商店免費榜第一位,最初也是一面同騰訊合作,一面運營著自己的社區做用戶沉澱。

  相比之下,但幾乎是一夜爆紅的“快看漫畫”在這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否則不少用戶恐怕會成為“熱點觀光團”,下載個應用,到此一遊。

  從商業角度來看,適合移動閱讀與傳播的內容、創始人段子手的身份和傳播力、一夜而紅的故事以及一個點找的還不錯的產品,這事兒就已經成了一半了。

  如何留住用戶,形成粉絲效應,如何讓用戶之間建立社交聯系才是“快看漫畫”未來值得看的點。至於對理想的支持和對雞湯的吐槽,何必認真,不過一場生意而已。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