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7

澳門不僅是香港的鏡子

2014-12-19
来源:獨家

   澳門的鏡子不僅照出香港「去中國化」的荒謬,也照出兩岸四地追求社會公正的夢想。

  文|邱立本
 
  澳門是香港的鏡子,照出了香港的奇特現象。澳門人看香港電視新聞,發現有人拿著英國的米字旗走在示威的前列,就不禁皺起眉頭,因為澳門被殖民的歷史比香港還多了近300年(葡萄牙從1553年就殖民澳門),但今天卻沒有人拿起葡萄牙旗去抗議特區政府,更不會有人去要求葡萄牙國會議員來澳門調查。
 
  因為澳門無論多麼反政府的政治人物,也不會有那種殖民地的鄉愁,迷戀殖民宗主國的「上國衣冠」。他們不會說自己「來生不做中國人」,那些和澳門當局博弈的反對派,也不會將政府與國家混淆,因為不滿意特區政府或北京政府的表現,就拒絕認同自己是中國人。
 
  這也為澳門的政治改革作出了重要鋪墊,爭取民主,不會陷入「分裂主義」的陷阱,不會將國家與政權、政黨混為一談。這也使澳門的民主派更容易獲得中國大陸民眾與改革派的支持,避免「贏得了民主,卻失去了中國」的困境。
 
  但澳門卻面對了改革難以推動的困境。由於體制上缺乏足夠的反對派力量,沒有權力制衡的機制,澳門社會的深層次矛盾,仍有待澳門統治精英的反思。
 
  毫無疑問,澳門今天的經濟總量躍升至歷史最高峰,人均GDP高達8萬7千多美元,勝過香港,甚至勝過美國。這也使澳門有龐大資源,可以施展種種措施,來化解當前貧富懸殊和結構性的深層次矛盾。
 
  當務之急是澳門要推動公共房屋,而新加坡是很好的學習例子。長期以來,新加坡的「組屋」模式由政府「做莊」,匯聚每一個受薪者的中央公積金,形成一個豐沛的財政網絡,提供市民購置房屋的首期款項,落實「居者有其屋」的夢想,讓八成的民眾都可以住在「組屋」大面積和舒服的房子裏。新加坡的私人樓宇則是另一個範疇,可供投機炒賣,避免了香港將自住房子與炒賣房子混雜、終日為「房事」發愁的悲哀。
 
  澳門另一個重要的公共政策,就是盡快推動免費或廉價的公共醫療,向臺灣成功的「健保」系統學習。留學臺灣大學政治系的澳門改革派蘇家豪就指出,為何人均GDP比澳門差了一大截的臺灣,都可以推動價廉物美的健保,而澳門反而無法在這領域突破?這都牽涉到行政系統的智慧與企圖心,要落實真正為人民服務的理想,而不是慵懶地全民派錢9000元,而又不設「排富條款」,讓賭場大亨、高薪官員等都可以拿錢,浪費公帑,也浪費了人民的期望。
 
  居者有其屋和免費的公共醫療,彰顯追求社會公正的努力。這也是香港人所渴望的;但今天澳門由於人口只有60萬,而GDP又不斷飆升,比香港更有條件實現美夢。如果澳門在這兩項公共政策有所突破,它在中國的政治格局中,會享有先鋒的地位。澳門的夢,也是香港和中國大陸的夢。澳門的鏡子,也照出兩岸四地追求社會公正的身影。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