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展陳”以利“觀看” ——從首屆湖北美術館論壇說開來
本報記者 嚴長元
“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展陳與觀看是其中重要的環節,對美術館尤其如此。12月5日,以“展陳與觀看”為主題的首屆湖北美術館論壇在武漢舉辦。來自美術館界和藝術界的17位專家學者,圍繞藏品、策展、公眾等展開了探討。
華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皮道堅認為,美術館作為公共空間,它和娛樂消費型的城市文化公共空間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它的知識性、精神性,而專題陳列展就是有效使用美術館的收藏、實踐美術館社會功能的一個重要手段。沒有藏品,展陳與觀看就是無本之木。香港M+視覺藝術博物館、視覺藝術高級策展人皮力以18世紀以來西方博物館的陳列與展陳演變史以及該館的收藏實踐表明,美術館在規劃建設之前就應該立足于公眾的觀看,啟動收藏與策展事宜。中國美術館研究員徐虹以“農民·農民”展的策劃與展示為例,講述了藏品對于展陳、觀看的重要意義,以及有引導和獨特設計的展陳對于吸引公眾觀看的重要作用。
“紐約猶太美術館的館長、曾任加州美術館館長的霍夫曼認為,美術館的展覽主要使藝術公共化,因此他十分強調展覽制作的質量和水準,并力求為觀眾創造一種特定的、戲劇化的體驗,他的這個觀點讓我很受啟發。”皮道堅說,展陳要強調視覺效果,處理好燈光、空間感、舒適度、展場氛圍等問題。其中,如何創造新鮮感,永遠是展覽設計考慮的首要問題,只有這樣才最能調動觀眾的興趣和熱情。
北京畫院美術館館長吳洪亮以齊白石系列研究的展陳實踐,以及丘挺手卷展、江漢繁星展在引導觀眾看展方面的探索,傳遞了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展陳無極限,關鍵是我們怎么用創意和思考接近它,這也是一個能產生無限驚喜的過程。
湖北美術館副館長冀少峰做了一個簡略的統計:開館以來的7年間,湖北美術館一共舉辦了170個展覽,其中傳統類的展覽121個,當代類展覽35個,國際交流展22個,涉及地域美術史書寫的14個,品牌展4個,藏品展6個,非遺類4個……“這是一個多元化的時代,美術館也要用多元化的展覽滿足多元化的觀眾需求。”這里還包括展覽檔期安排的用心問題。而觀看則構成了觀眾與美術館之間重要的溝通橋梁。他認為要做到最佳的展陳與觀看效果,一定要與各美術館自身的定位相契合。“湖北美術館的辦館宗旨是立足本土,面向世界,兼顧歷史,重在當代。我們的服務始終堅持以人為本、觀眾至上,以普及教育為本,服務為先,爭取貼近本土、貼近生活、貼近大眾。”他說。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王端廷針對當代藝術發展的現狀與趨勢,延伸了視覺藝術的概念而提出了“多覺藝術”。他認為,就像無法收藏溫度、氣味一樣,有些作品是無法收藏的,當代藝術發展對作品展陳帶來很大挑戰。《天津美術學院學報》副主編高嶺圍繞美術館主題展進行了闡述,他認為,即便是美術館的長期陳列,也應該注意與博物館的陳列性展覽相區別。他主張要做具有前瞻性和探索性的展覽,以推動當代藝術走向廣闊的公共空間。深圳雕塑院院長孫振華認為,就好比優秀雕塑的重要現場不在美術館,很多鮮活的藝術不一定在美術館發生。因此,不要把展陳和觀看模式化,應持發展的觀點,勇于吸納更具挑戰性、更鮮活的藝術進入到美術館展陳體系。《文藝研究》副主編陳劍瀾從MoMA現代藝術館推出的阿布拉莫維奇個案入手,引入了“觀看和凝視”的重要概念,并從哲學意義上予以解讀,對于展陳設計具有啟示意義。
如今美術館已不只是一個展覽場所,更重要的是它已越來越顯示出在知識生產、文化生產等方面的獨特作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學術部主任張新英以該館關山月系列展覽的實踐為例,總結出從“現象總結”到“知識生產”是美術館由展覽陳列館向當代美術博物館轉變的一個質的飛躍,而“知識生產”在機制和功能上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在展覽策劃和陳列的過程中強化學術思維和問題意識,通過展覽來呈現學術研究成果,闡釋學術理念。同時通過展覽陳列及其與公眾互動的環節,實現知識的轉化與再生產。
法國盧浮宮因擴張品牌理念所需,有意將其收藏的中國古代繪畫出借給中國長期陳列,美國大都會博物館也著手做東西方比較研究展覽……中華藝術宮學術部副主任盧緩援引上述例子,提出在新的文化格局中,美術館面臨從“文化生產”到“文化再生產”的轉型。也就是說,以展覽為中心的美術館,是否能夠實現關于文化生產的概念轉換,特別是從學術展覽策劃開始建立一種藝術史觀,提出一個新的藝術問題和互動方式,進行新的知識應用與研發,再通過公共教育和公共關系的拓展建立新的出版物的開發和傳播,并最終形成國際交流和跨界互動的文化再生產。
皮道堅還特別提出了“開放的歷史觀”概念:“要在參與溝通和互動中營造開放的歷史觀,以鼓勵公眾發現和創造。”美術館的教育不是耳提面命,也不是居高臨下的教育與灌輸,而應該是共享知識、提出問題、啟發思考。在他看來,“營造公眾參與知識共享是第一位的工作。相對于我們的已知,我們的無知才是永遠的,常識永遠包含謬誤,歷史從來不總有一種解釋,真理和共識是在論辯中完成的。這就是開放的歷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