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專家:增長6.5或將成新常態

2014-12-29
来源:香港商报

    
     專家:增長6.5或將成新常態 放緩去泡沫 升級靠創新
    
    【香港商報訊】以「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中國」為主題的「財經戰略年會2014」昨天在北京召開,會議聚焦改革,圍繞「創新驅動與經濟增長」、「結構優化與產業升級」、「法治中國與深化改革」等話題進行討論。與會專家認為,在新常態下,中國經濟要實現穩增長,關鍵是實現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轉變,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祝寶良表示,過去10%的年增長率降低到7%左右,存在去泡沫化過程;未來增速到8%以上「不太現實」,而6.5%左右「是一個相對樂觀的判斷」。
    
    經濟增速將繼續放緩
    
    社科院院長王偉光在致辭中指出,2014年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經濟邁向健康穩健的新常態的開篇之年。「新常態」背景下,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結構和動力都將發生較大的變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盧中原表示,未來中國經濟增速還會繼續放緩。目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形勢是經濟增速出現趨勢性的放緩,而非短期的下行壓力,增長速度「未來還會繼續放緩」。盧中原指出,這是因為人口老齡化導致勞動力減少,儲蓄率逐步降低,投資增速放緩。這種中長期經濟下行是客觀規律使然,「不是想刺激就能刺激,也不是不刺激就下去了」。
    
    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卓元亦表示,要直面中國經濟減速問題,中國經濟增速的回調是必然的,回調是為了恢復經濟的平衡實現再平衡,使經濟可持續發展。張卓元指出,中國經濟增速下滑,很重要的原因是連續多年的GDP增速超過10%,產能過剩行業很多,居民收入占GDP比例過低,收入差距過大,使得不可持續的問題越來越突出。
    
    張卓元強調,在新常態下,實現穩增長關鍵是在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轉變,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要更加注重創新驅動發展,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強化創新驅動,包括要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增加研發的投入。盧中原指出,目前中國經濟距結構優化升級,由要素和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的「新常態」要求還很遠,需付出艱苦的努力,「多關注轉型,少關注一點速度」,找到新的動力來源、商業模式、盈利來源,在效率提升方面下功夫,從粗放、低效、失衡的增長模式轉向集約、高效、協調。
    
    經濟短期波動仍存在
    
    不過,社科院學部委員汪同三提醒說,在經濟增長由高速向中高速轉變的過程中,不能因長期趨勢忽視短期波動。
    
    汪同三認為,經濟運行不可能是一條直線,而是圍繞一條趨勢性的直線上下波動。經濟增速換擋固然是長期趨勢,但不能因此認為經濟增速就會「一條直線往下走」,忽視短期波動。
    
    在汪同三看來,雖然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增速在逐步下降,「但不能因此得出結論說,經濟增速就會持續下行,再沒有短期波動」。他援引10月聯合國對世界經濟做出的分析預測結果指出,目前「美國、歐元區、印度、南非、巴西等的經濟趨勢都在上行,而中國是在下行」。汪同三指出,雖然中國經濟增長的長期趨勢有所下降,「但就短期而言,還是要抓住戰略機遇期,和世界經濟趨勢保持相似性」。
    
    三因素引領經濟增長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祝寶良表示,新常態下中國勞動力成本、對外開放溢出效應等優勢逐步下降,未來需要通過加大教育和科技投入、發展低碳環保產業和調整消費結構等三大因素引領增長。他認為,未來中國經濟增速到8%以上「不太現實」,而6.5%左右「是一個相對樂觀的判斷」。
    
    在祝寶良看來,理解新常態需要考慮到從過去10%的經濟年增長率降低到7%左右,這一過程中存在去泡沫化過程,由此可能引起財政風險,「從新常態往舊常態轉的過程當中,還是要考慮財政風險,再去使用和引領新常態。」
    
    祝寶良指出,引領這個新常態,首先要加大教育和科技進步方面投入,「必須靠轉型,不能靠勞動力了」。同時,他強調,目前中國經濟增長忽略了環境因素。
    
    此外,祝寶良指出,目前從需求層面來看,中國產業結構開始轉向服務業,工業化時代已基本結束,「判斷未來中國經濟很重要的問題就在於我們的汽車和房地產怎麼搞」。「中國未來規模效益有多大,就跟我們未來產業調整有關系。」
    
    專家觀點
    
    金融運行基準不牢靠
    
    尽管目前中國已有較為完備的金融體系,但整體金融運行的基準并不牢靠,特別是三大金融基準--利率、匯率、收益率曲線尚未實現市場化,改革尚待推進。——社科院副院長李揚
    
    趨勢問題不等同新常態
    
    不能夠把目前出現的經濟下行、供需不足、通貨緊縮等趨勢性問題混同為新常態。目前,中國從生產資料到消費資料全面過剩,宏觀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源自需求不足,主要將面臨通貨緊縮的危險,但這些都不是中國經濟的新常態。——國際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
    
    國企需挑起創新大梁
    
    目前中國經濟正在向新常態轉變的過程當中,國有企業應在創新驅動方面挑起大梁。國企現如今存在諸多問題,需要通過改革推動企業創新,國企改革首先要對市場化範圍進行限定。——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主任徐洪才
    
    智庫要解決四問題
    
    探索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必須解決功能定位、學科建設、作業方式、價值取向四大問題。智庫不同於一般的研究機構,不等同於簡單的應用性研究,它是一種提供思想產品的特殊產業,智庫的建設實質上是體制機制的再造。——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
    
    中國經濟有三大挑戰
    
    中國經濟已經進入工業化后期,正面臨著產能過剩、轉型升級、第三次工業革命三大挑戰。無論是完善基本經濟制度,還是建立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建立城鄉發展一體化機制,建立開放型經濟等,從某種角度來說都會給工業增長提供新的動力,關鍵是體制機制改革能不能深入地推進。——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

 

[责任编辑:刘深]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