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4

旅游與博物館文化“聯姻”是好創意

2015-01-04
来源:半月談網

  江蘇 尹衛國

  日前,北京市旅游委與市文物局聯合舉辦2015年北京精品文博資源發布、交流對接和推廣活動,計劃打造以博物館游為主題的旅游新產品,20家特色主題博物館展示了各自獨特的文化風采。

  將旅游與博物館“聯姻”“嫁接”,讓游客在輕松、愉快的“玩”中感受和領悟博物館文化的博大精深,堪稱是一種有益嘗試與創新。北京歷史悠久,有著3000多年的建城史,文化底韻豐厚,博物館資源非常豐富,目前注冊登記的博物館有171家,在全世界擁有博物館數量的城市排名中位居第二,僅次于倫敦,且種類繁多,特色明顯,有歷史博物館、宮廷博物館、名人故居博物館、各種主題博物館等,發展博物館旅游可謂具備了天時與地利條件。

  但博物館游能否有人氣,產生吸引力,關鍵在“人和”條件。所謂“人和”,包括旅游線路的設計、旅游產品的定位、旅游形式的包裝、博物館資源的整合與挖掘,以及旅游定價等。筆者以為,開發博物館游需做到三個摒棄。

  一是摒棄功利性。博物館游的深刻內涵旨在傳播博物館文化,擴大博物館的影響力,培育公民對博物館的興趣與熱愛。博物館是公共文化產品,目前絕大多數博物館、展覽館等已敞開大門,公眾可自由進出,國家每年撥款20億元用于博物館免費開放。因此,物館游不該以盈利為主,以收取成本費為宜,旅行社要做到微利經營。

  二是摒棄單調的參觀形式。目前許多人把逛博物館當作玩,一飽眼福,開開眼界,這沒有錯,博物館應該具備“玩”的功能,否則就沒有多少人來。但博物館作為旅游產品,明顯有別于山水、景觀等單純的玩,深層的意義在于讀懂、領悟博物館文化,開拓和積累知識,因此除了一般的參觀、游覽外,需要增加講解、互動與體驗性項目,方能吸引游客。譬如參觀皇家菜博物館時,能否品嘗一下宮廷小吃;參觀電影博物館時,能否為游客提供一次當演員的機會?再如在魯迅博物館,給游客上一堂《阿Q正傳》課如何?如此互動想必頗有意味。

  三是摒棄陳舊的展出模式。博物館展品雖然都是老古懂,且越老越好、越老越有價值,但展出形式則需要推陳出新,不斷創新,新穎活潑,豐富多彩,奪人眼目,才能調動和激發游客的興趣。最近筆者從媒體上讀到,臺灣有一家“會講故事”的歷史博物館很賺眼球,比如舉辦“大三國展”時注重與觀眾互動,在動漫三國人物區,觀眾能直面“三顧茅廬”“長坂坡”等情景的再現,同時講解員以淵博的知識娓娓道來經典的三國故事,使“三國展”變得活靈活現,共吸引20多萬人次參觀,還賣出大量旅游紀念品。這很值得我們借鑒,博物館能否煥發生機與活力,關鍵取決于辦館的智慧與責任。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