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緬懷少年時代的棒球歲月

2015-01-05
来源:香港商報

   相隔半世紀再揮棒擊球,能夠一擊即中,這種快樂是任何人都無法抗拒的,所以請不要笑我自我沉醉。

  上星期日,我在馬鞍山香港道教聯合會純陽小學出席了一個相當特別的節目——沙田節少年棒球邀請賽的決賽。主辦單位邀請我擔任開球禮嘉賓,我有機會再一次站在投手和擊球手的位置投球和擊球,緬懷一下少年時代的棒球歲月。
 
  用掃把棍改裝成棒球棍
 
  上一次拿起球棒擊球,應該是40多年前,我在美國紐約唸中學的日子了。雖說是半個世紀之前,但那時候的美國,最流行的運動同樣是美式足球、籃球和棒球,和今天沒有兩樣,但對於未發育的初中生,打棒球的成功感肯定比前兩者要大,在少年人的圈子自然特別受歡迎,亦幾乎是我每日下課後的指定活動。
 
  不過,要有齊全副棒球裝備一點不便宜,父母要照顧家中4個小孩,亦無閒錢買這些奢侈玩意。不過,困乏的環境通常都會激發孩子的創造性和靈活性,當時我和一對拉丁兄弟街坊死黨,就用掃把棍改裝成棒球棍,將紐約曼哈頓下東城(LowerEastEnd)的馬路,當成我們的棒球場,每日放學就聯同附近的街童打波,遇到有車經過就中場休息,斷斷續續,一直打到天黑父母放工才會散場。
 
  買一個波可以分兩次玩
 
  由於是在馬路玩,用真的棒球很容易會打爛兩旁房子的窗,而一旦打爛了窗,可不是道歉就能夠脫身,所以我們改用了一款較軟身的平價膠波,為了以防萬一,我們更會把它切開為兩份,一方面減低它的撞擊力,買一個波又可以分兩次玩,更加符合成本效益。
 
  年少的我,當然也有正正式式在棒球場內打球,但當時幾乎所有的球場都是學校管理,大部分時間被球隊使用,即使有空檔也不是對外開放,街童要打波就要自己想法子。所以,我的棒球回憶都是發生在馬路旁邊,雖然粗糙,但充滿歡樂,直至升上大學我開始改玩劍擊,亦開始專心學習洪拳,我才告別那些年的棒球歲月。
 
  獲邀做開球嘉賓感興奮
 
  說回上周日在沙田的球賽。當我知道大會邀請我做開球嘉賓,有機會下場擊球,我確實有點興奮,但內心更多是緊張,「40幾年無打,仲打到?」雖然近半世紀沒有碰過棒球,但我一直有運動習慣,對自己的身體還是頗有信心的,遂答應了對方邀請。
 
  不過,當天接過球棒,走上擊球手的位置,還是幻想了一些畫面,「會不會打空氣,被三振出局?球棒會不會甩手?被球打中眼鏡又怎辦?」突然之間,我想起德國導演WimWenders拍過的一部改篇自同名小說的電影《守門員的焦慮》,而我當時的處境,應該可以叫做「擊球手的焦慮」吧?
 
  球棒擊球聲音真的很爽
 
  聽到主持人叫投球的同學「走近一點」、「投慢一點」,我亦輕鬆了一點,看著來勢不快也不慢的第一球,我很自然地揮棒,擊中,皮球平平的飛回投手方向。聽到球棒擊中皮球的聲音,真的很爽,那是只有擊球手才感受到的棒球樂趣。那一刻的我,像回到50年前。
 
  當天參賽的孩子,有來自內地、臺灣,也有香港的日僑,當然還有沙田的代表「沙燕隊」,看見他們一身整齊的制服,標準的投球和揮棒姿勢,肯定都是接受過很正統的棒球訓練,和我當年在馬路邊用掃把棍打球,還要將一個波切開兩次玩,當然不可同日而語了,兩種生活無法比較,而「誰更幸福」這個問題,永遠也不會有準確答案。我只期望他們好好打下去,讓這門有趣的運動可以伴隨一生,不要半途而廢就好了。
 
  新的一年,祝大家多做運動,身體健康!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
 
  2015年1月4日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