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4

大慶油田今年計劃減產150萬噸

2015-01-05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日前,新華社報道稱,當前我國每年原油產量最大的大慶油田,2015年計劃減產150萬噸,到2020年產量將調減至3200萬噸,年均減幅逾130萬噸。據了解,2014年大慶油田的產量在4000萬噸左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不僅是大慶油田,國內一批較老的油田,目前都面臨開采瓶頸,不少油田由于資源逐漸減少與開采難度提升,穩產難度已越來越大。
 
  而最近幾年來,我國原油產量基本沒有變化,需求量卻不斷增長,導致了對外依存度不斷提升,目前已接近60%。數據顯示,2005年至2013年,我國原油表觀消費量增長將近2億噸,但是國內產量只提高了3000萬噸,進口量提高了1.88億噸,進口原油成為國內石油供應最多的渠道。
 
  對此,有分析認為,在國內多個大油田原油產量面臨逐步遞減的情況下,資源豐厚的海洋油田將成為保證原油增產的突破點。《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提出,在目前開發程度不高的南海建設千萬噸級大油田,則給出了更多想象空間。
 
  作為我國海上油氣資源的主要開發者,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海油)在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采訪回復中表示,“南海西部是公司最重要的天然氣產區之一;對于南海海域的油氣勘探開發,中海油一直秉承開放政策。在南海廣大的海域,中海油與很多合作者一起進行油氣勘探開發。”
 
  老油田受資源與技術雙重瓶頸制約
 
  據了解,大慶油田是我國目前最大的陸上油田,1960年已開始開發,半個多世紀以來,累計生產原油22億噸,占全國同期陸上總產量的40%以上。自二十世紀70年代以來,大慶油田年產原油產量曾保持連續27年穩產5000萬噸以上;2003年至2014年,又連續12年穩產4000萬噸/年。
 
  中宇資訊分析師伊曉晨認為,大慶油田計劃減產,應該是受資源與技術的雙重限制。“大慶油田目前石油資源儲量日益減少,油田含水率增加,開采原油難度加大,為維持年產量穩定,油田需開發新的開采技術,這樣勢必會造成開采成本增加,油田經濟效益下滑,當下滑到一定數值時,油田必須減少產量,否則將面臨虧損。”
 
  中宇資訊分析師張永浩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僅是大慶油田,我國開發較早的勝利、遼河等油田,開采峰值均已過去,逐步進入開發中晚期,出現含水率占比上升(綜合含水率大多超過85%甚至達90%)、穩產難度大等情況,整體產量未來將逐步遞減。
 
  數據顯示,我國近年的原油產量基本沒有太大變化。2009年,我國原油表觀消費量為43868萬噸,產量為20301萬噸;截至2013年,我國原油表觀消費量增加5000萬噸至48845萬噸,而產量僅增產511萬噸,為20812萬噸。
 
  在2013年20812萬噸的原油產量中,我國陸上的幾大油田占據了主要部分。其中大慶油田生產原油4000萬噸,長慶油田生產原油2432萬噸,勝利油田生產原油2776.2萬噸,遼河油田生產原油超過1000萬噸,新疆油田生產原油1160萬噸,僅這5個油田原油產量占比就超過了54%。
 
  在幾大油田里,長慶油田的表現算是“一枝獨秀”。長慶油氣勘探開發建設始于1970年,勘探區域主要在陜甘寧盆地,勘探總面積約37萬平方公里,近年來仍然保持不低的增速。然而,張永浩認為,長慶油田同樣步入了開采的中后期,盡管目前產量較大,但是未來也會逐步減產。
 
  卓創資訊分析師朱春凱認為,除去儲量與技術的雙重限制,面對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跌,進口反而更加經濟,因此一些油田減產也是情理之中。
 
  事實上,近幾年我國石油需求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而需求量的增長則主要通過原油進口量增加來滿足。為此,我國的原油對外依存度由2005年的36.69%上升至2013年的57.39%。而2014年下半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迅速下跌,加速了我國對原油的進口。
 
  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1~9月,我國每日購買的原油量比消耗量多出44萬桶,是自2010年來最高;1~9月原油累計進口量達22850萬噸,同比增長8.4%。9月中國商業原油庫存增加3563萬噸,約2.61億桶,中石油控股的中國聯合石油有限公司10月份在新加坡交易平臺購買了2350萬桶中東原油,創下了歷史紀錄。
 
  在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看來,國內企業對原油的加速進口,不僅是企業自身發展層面,“增加石油戰略儲備利于國家能源安全;在國際油價不斷下跌時,更多采購國外原油相較自己開采更合理。”
 
  除去進口原油,在海外購置油田也成為保證國內石油供應的新途徑。
 
  最近10年,我國的大型央企開始海外購置油田資產。由中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的《2013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概述及2014年展望》顯示,2013年,中國石油企業海外油氣產量快速增長,權益產量超過1.1億噸,較2012年增長10%以上。
 
  據了解,2013年之前,我國海外布局的油田主要由“三桶油”投資。其中中國石油油氣權益產量在2013年由5200萬噸增至5800萬噸;中國石化在2013年收購尼日利亞和埃及等地在產項目后,油氣權益產量首次超過3000萬噸;中海油在2013年得益于尼克森的產量貢獻,油氣權益產量增長接近1倍,達到1800萬噸。
 
  對此,安迅思能源研究中心總監李莉認為,之前國內油田考慮穩產保供,更多是出于社會責任方面考慮;隨著國際油價下跌,在海外購買原油及油田資產,也是許多國家通行的辦法。
 
  海上油田將成為自給增產點
 
  一方面是油氣需求不斷提升,另一方面是對外依存度的不斷提升,能源自給能力成為國內能源規劃的重要議題。在2014年發布的 《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中,“增強能源的自主保障能力”被列為十三五中國能源戰略的一項主要任務。
 
  在陸上油田總體產量難以保持高速增長的情況下,李莉認為,未來我國原油產量的增長,將主要來自于海上,掌握著海上勘探話語權的中海油也會是國內原油開采主要的增長點。
 
  2015年1月3日,中海油官方微信“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在一篇名為《院士話深水》的文章中表示,幾十年來,陸地上容易開采的儲量大多已得到動用,余下的基本是難以開采或低品位的油氣。而海洋油氣資源動用程度較低,尤其是南海深水地區,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并且海洋在非常規領域的前景也是不可限量的。
 
  中海油方面提供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南海西部的儲量和產量分別達到649.6百萬桶油當量和132284桶油當量/天,分別占中海油儲量和產量的約14.7%和11.7%;南海東部是中海油重要的原油產區之一,目前主要作業水深為100米至300米,所產原油多為輕質油和中質油。截至2013年底,南海東部的儲量和產量分別達到542.7百萬桶油當量和166778桶油當量/天,分別占公司儲量和產量的約12.3%和14.8%。
 
  盡管南海油田已經有相當的產量,但是《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首次提出在南海建設千萬噸級別的大油田,帶來更大想象空間。
 
  有接近中海油的人士告訴記者,事實上,目前,中海油在南海近海海域已有兩個具備相當規模的油田。“能源規劃中的建設千萬噸大油田,可能更多的是指深海油田”。
 
  伊曉晨則告訴記者,整個南海盆地石油地質資源量約在230億~300億噸,天然氣總地質資源量約為16萬億立方米,其中70%蘊藏于153.7萬平方公里的深海區域。
 

  林伯強則強調,從當前油價來看,深海勘探的經濟性未必會超過進口原油;因此海上油田的開采,考慮更多的是石油能源自給的長期目標。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