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洋奶沖擊國貨 多地奶農殺牛倒奶

2015-01-12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2015年伊始,「奶農倒奶殺牛」、「乳企減產拒收」,貨架上國產牛奶琳瑯滿目,消費者情有獨鍾「海淘」「代購」洋奶,中國奶業無奈進入寒冬。

  散戶勢單力薄吃虧

  從2014年底開始,山東、河北、內蒙古等地陸續傳出有人倒奶殺牛的消息,過了元旦,這種消息愈演愈烈,連并非畜牧大省的江蘇、廣東,也出現了倒奶殺牛的現象。

  「他們確實是最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影響的人。」江蘇省奶業協會秘書長孫宏進介紹,江蘇奶牛存欄量20萬頭,年產牛奶60萬噸,江蘇各地有很多牛奶企業,伊利和蒙牛也在江蘇有廠,包括衛崗等地方品牌在內的大型奶企,大多有自己的牧場或者長期合作的奶農,而且,奶源不止來自一處。但散戶奶農不一樣,他們大多只為一個生產商供奶,一旦斷供,不易保存的鮮奶只能倒掉。

  「他們沒有話語權,又有很多不簽合同,其實是處於一個非常吃虧的地位。」孫宏進說。

  海淘代購洋奶登陸

  根據一份2013年的數據,從9月到2013年春天,196萬中國父母通過淘寶網購洋奶粉,這一花銷超過了163億元人民幣,平均每人花費8343元。從這份報告的數據開始,可以看成中國奶業的拐點。

  2008年9月,三鹿奶粉爆出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此后,中國公眾對中國奶粉的信任蕩然無存。制造商、經銷商、奶農都難逃干系。「我們砸了自己的招牌」,毒奶粉事件后,一位奶業從業者的預言一語成讖。

  當海淘興起時,奶粉就更容易購買了。

  2013年4月,支付寶發布了2012「海淘」用戶消費數據。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境內消費者通過支付寶「海淘」消費的規模同比增長117%,高於國內網購64.7%的增長速度。海淘中,嬰幼兒所需的奶粉、輔食等交易占到總體近25%。海淘,這種通過海外/境外網站直接下單、由海外購物網站通過國際快遞發貨的購物方式,越來越受到年輕「奶爸奶媽」們的青睞。

  中國的消費者幫助國外品牌拓寬了登陸的海灘,中國乳業制造商感受到壓力,中國奶農也開始感受到來自世界的間接影響。

  進口原料更好更平

  真正讓寒冬到來的,是來自原料市場的競爭。

  相關數據顯示,進口乳品目前已經占據國內整體乳品消費量的三分之一。去年1月至9月,全國乳制品進口量共計149.86萬噸,同比增長36.5%。其中,液態奶累計進口量達24.64萬噸,同比增長70.8%;乾乳制品累計進口量為125.2萬噸,同比增長31.3%;進口大包裝奶粉(原料)累計達81.41萬噸,同比增長50.0%;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8.98萬噸,同比超過100%。

  有專家指出,進口乳品全部折算原奶約1350萬噸至1400萬噸,占全國用奶需求量的三分之一。近年來,隨著乳品量進口越來越大,進口奶粉價格大幅波動,并呈現倒掛趨勢,對國內乳品加工和奶牛養殖業沖擊明顯;由於進口原料質優價廉,企業大量使用,替代國內原奶,引起上下游產業矛盾進一步加深;隨著國際化發展,國內企業加快海外投資布局,從而減少了國內奶源、加工等方面投資。上述三大矛盾,伴隨產業深入調整及外部進口增大,開始進一步激化。

  不那麼集約化的生產,水漲船高的飼料費用,越來越貴的人工和地租,高昂的檢驗成本,這都導致中國奶農難以降低成本。

  於是,中國奶企紛紛選擇來自國外的,口碑更好的,更便宜的原料,而中國奶農不得不感受著來自競爭對手和「合作夥伴」的雙重壓力。

  寒冬到來了。從虧本,到虧本也賣不出去,再到倒奶殺牛,退出這個行業,成了不少中國奶農的選擇。

  長短結合擺脫悲劇

  農業部11日表示,受乳品企業庫存奶粉較多、乳制品消費增速下降及國際市場預期增產降價等因素影響,未來乳品企業收購生鮮乳的積極性仍不高,養殖小區和散養戶仍將面臨較大壓力。

  專家建議,要出臺應急政策,督促乳品企業履行收購合同,做好生鮮乳收購,落實奶農救助補貼,將奶農的損失減少到最低;要理順乳品企業和奶農利益機制,讓奶農在價格上吃上「定心丸」;長遠則應構建現代奶業生產經營體制,向規模化養殖轉變,提升競爭力,從根本上幫助奶農擺脫「倒奶殺牛」養殖悲劇。

  「從短期看,有關部門可以組織收儲鮮奶噴粉或者給奶農發放補貼暫時渡過難關。從長遠看,必須構建合理的企業奶農的利益共擔機制,讓奶牛養殖與乳制品加工高度匹配,在利益關系上更為緊密。」毛長青說。

  「奶業是個舶來品。在國外,企業一般是先有養殖場再進行加工,奶農是乳品企業的股東,二者構成緊密聯繫的利益共同體。但國內乳業產業是兩張皮,奶業養殖和加工企業相互獨立,主要靠合同供奶,變數多風險大。」馮豔秋建議,中國乳業應向養殖、加工、銷售一體化方向發展,實現產業的融合。

  「必須創新奶業生產經營體制。」鄧興照建議,要積極扶持奶牛大戶、聯戶經營、家庭牧場等經營主體,扶持奶農合作社發展,提高奶農組織化程度和整體競爭力,引導奶農向標準化規模養殖方向發展,引導中國乳業向現代乳業轉變。

  15年首現奶剩 內地乳業告危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在國際奶價走跌、國內乳品消費不振等因素直接推動下,內地部分地區出現了賣奶難現象,「倒奶」「殺牛」時有發生。甚至有專家表示,如果不妥善解決,廣大奶農將是「去年吃苦瓜,今年吃黃蓮」,繼2014年年初「奶荒」到本輪「奶剩」之后,國際奶價第三季度或將再次反彈。為何頻頻上演「倒奶殺牛」現象?中國200萬奶農如何才能跳出「賣奶殺牛」乳業魔咒?

  多省遭遇「倒奶殺牛」

  受多種因素影響,近期內地一些乳品加工企業限收停收生鮮乳,部分地區發生「賣奶難」問題。倒奶僅僅是開始,隨著收購價格持續走低和養殖成本持續高位,奶戶殺牛棄養現象涌現。

  據了解,除了山東,「倒奶殺牛」現象蔓延至河北、內蒙古、黑龍江等北方主產區,主要發生在散戶中間。「這一輪『倒奶殺牛』相比以前有所加劇,多個地區都出現了。2014年年底,連奶源最欠缺的廣州也出現奶農棄養,這在15年來還是首次。」原中國奶業協會常務理事、資深乳業專家王丁棉告訴記者。

  「全球奶價低迷在今年七八月份前不會有改觀。如果不解決現在的賣牛殺牛問題,會影響今后2年到3年的奶業發展。」王丁棉說。

  農業部奶業管理辦公室有關人士表示,未來受乳企庫存奶粉較多、乳制品消費增速下降以及國際市場預期增產降價等因素影響,乳企收購生鮮乳的積極性仍不高,養殖小區和散養戶仍將面臨較大壓力。

  進口價廉競爭力弱

  業內專家認為,國際奶價持續走低、進口奶粉激增、乳制品消費市場低迷是企業拒收限收牛奶、農戶「賣奶難」的直接推手。

  自2014年春天起,隨著美國、澳大利亞等地牛奶產能增加,俄羅斯實行進口禁令,國際市場牛奶供大於求,奶價大幅下行。全球奶價自2014年3月開始持續下跌,紐西蘭、歐盟的原奶價格跌幅達40%。

  「1噸進口奶粉到岸價比1噸國產奶粉低1萬元左右,乳品企業轉向更多使用進口奶粉作為加工原料,減少了對國內生鮮乳的使用。」農業部奶辦有關人士說。

  據了解,2014年前11個月,中國進口奶粉88.4萬噸,同比增長20.2%,全年國內生鮮乳產量增長5.2%,奶源相對過剩,而國內乳制品消費市場增長緩慢。隨著中澳自貿區簽訂、歐盟牛奶生產配額解禁等,今后中國乳業將面臨更多壓力。

  「『奶剩』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中國乳業的國際競爭力弱,生產成本高、效率低,沒有形成產業化鏈條一體化的格局。」從事乳業諮詢的北京普天盛道公司總經理雷永軍說。

  與「狼」共舞需「苦練內功」

  面對奶農「流汗又流淚」,農業部日前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千方百計組織協調加工企業保證生鮮乳收購,督促乳品企業履行收購合同,發揮地方奶業協會和奶農合作組織的作用,維護生鮮乳正常收購秩序。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出臺奶粉收儲補貼、救助奶農補貼、信貸金融支持等辦法,幫助奶農渡過難關。

  專家認為,目前,相關部門和協會要切實做好企業工作,讓企業、奶農各讓一步,做好生鮮乳收購,將損失減少到最低。同時,政府應出臺具體措施,推動奶粉收儲,落實奶農救助補貼。

  國家乳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姜毓君說,如果放棄了自有奶源的建設,完全依靠進口,那麼中國奶業很可能喪失乳粉的國際定價權,更使中國乳品加工行業陷入被動發展的局面。

  專家指出,必須建立長效機制,推動民族乳業轉型升級和健康發展。政府應積極扶持奶牛大戶、聯戶經營、家庭牧場等經營主體,大力扶持奶農合作社發展,提高奶農組織化程度。

  「在加工和消費方面,要切實采取措施引導乳企多用生奶來生產鮮牛奶,減少復原奶的使用,引導消費者飲用鮮牛奶。此外,要推動實施乳業生產領域的保險和托底政策,在奶價大幅降低時確保奶農利益有最低保障。」廣東省奶業協會名譽會長關偉昆說。

  市場失序 政府不可袖手

  針對近日多地出現「賣奶難」「倒奶殺牛」事件,官方媒體新華社發表社評稱,看著奶農把白花花的鮮奶倒在地上,或是把昔日高價買來、辛苦喂養的奶牛不計成本轉手賣出,甚至無奈宰殺,著實讓人心痛。

  評論稱,奶價有漲有跌本屬正常的市場現象,奶牛或買或屠也是奶農的自主行為,但如果每隔幾年就出現價格大幅漲跌的「過山車」現象,每隔一段時間奶荒和殺牛在奶業領域不斷交替上演,那麼這樣的市場就不太正常了。

  市場反常的背后,存在無理因素。「滯銷降價——倒奶殺牛——緊缺漲價——買牛擴容——滯銷降價」這一魔咒在奶業已存在多年,暴露出的是市場的失序,以及政府的失位。在奶業市場秩序尚未有效建立時,一味放任市場,任由市場之手揮舞,只會加大價格波動,出現更多「倒奶殺牛」極端事件,不但奶農利益遭受損害,也直接危害中國奶業發展。

  「倒奶殺牛」,政府豈能袖手旁觀。在市場無形之手不能有效發揮作用之時,各級政府應積極采取措施,減少「倒奶殺牛」極端事件的出現。

  政府不袖手旁觀,就是要加強政府、乳品企業、行業協會、養殖戶聯動機制,積極協調乳企和奶農關系,鼓勵企業做好生鮮乳收購工作,把損失降到最低,保護奶農養殖積極性,穩定奶業生產。

  政府不袖手旁觀,就是要進一步加大對奶農的救助舉措。奶牛養殖是不少農民脫貧致富的唯一路徑,在「賣奶難」嚴重地區,地方政府應對陷入困難的奶農實施基本救助,采取多種形式幫助奶農渡過難關。

  政府不袖手旁觀,就是要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同時,加強對市場秩序的培育,啟動生產監測和風險預警機制,建立收儲機制,合理調節洋奶進口供需,減小價格的大起大落。

  政府不袖手旁觀,就是要加強宏觀政策指引,制定乳業發展長遠戰略,引導奶牛養殖由「散、弱、小」走向規模經營,引導中國乳業從傳統走向現代。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