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3

“姚贝娜病逝报道”全记录

2015-01-18
来源:网易娱乐
    
    从报道明星生老病死的“娱乐圈新闻话题”,到拍摄逝者遗体引发的“人性大拷问”,再到探讨媒体道德操守的“社会性话题”,这样的报道走向让所有媒体始料未及。
    
    (文/森月 编辑/张志明)在2013年,姚贝娜因《中国好声音》获得了广泛的关注,这颗在流行乐坛冉冉升起的新星带着超乎寻常的乐观,在年龄敏感的娱乐圈,她不介意告诉别人自己33岁了,顶着争议声拍摄裸体照片代言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运动)。在在2012年时,她曾因演唱《甄嬛》主题曲,姚贝娜一度名声大噪。但观众们并不知道,为《甄嬛》献声时的姚贝娜刚刚结束化疗,在2011年,她经历了人生中的一次大劫难,因检查出乳腺癌,她做了一侧乳房的切除手术。2014年底,33岁的姚贝娜乳癌复发,几度穿出生死界限,传出病危消息,正如她在自己歌里唱的,“曾和恶魔斗过几回合”。2015年1月16日,传来姚贝娜辞世的消息。这一次,她终于没能赢过恶魔。
    
    
    网易娱乐1月17日报道 (文/鳗鱼) 1月16日下午16:55,女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病情恶化,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病逝,把美好歌声带到天堂,年仅33岁。悲伤还没来得及消化,愤怒、拷问接踵而来。有报纸媒体派出记者伪装进入太平间拍摄姚贝娜遗体,引发舆论强烈谴责。自称新闻专业学生引述现场医生见闻,把炮口对准了“媒体记者”这一团体,引发大众、媒体从业人员口水不断,且有越演越烈之势。从单纯报道明星生老病死的“娱乐圈新闻话题”,到拍摄逝者遗体引发的“人性大拷问”,再到一夜间演变成探讨媒体道德操守的“社会性话题”,这样的报道走向,让所有媒体始料未及。
    
    【现场重现】
    
    从平静到失控
    
    “姚贝娜病重”消息在1月15日傍晚第一次被曝光,南都记者接到报料称,著名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病重住进北大深圳医院ICU,随后,网易娱乐联系到姚贝娜经纪人博宁,对方发短信证实:“贝娜现在确实病重,但是请给家属及我们一个人性的空间,后面的进展我们会向媒体公布。”当晚22时许,网络上有相关消息称姚贝娜已于1月15日22:05分去世,引发刘雨欣、谢楠等多位名人、大V“摆乌龙”发表悼念词,随后华谊音乐否认了姚贝娜去世的谣言,姚贝娜经纪人也发微博否认,称其还在抢救中。此时,数家闻及谣言的本地媒体也来到医院求证,均证实姚贝娜仍在治疗中。
    
    日早上10时许,网易娱乐团队抵达深圳北大医院ICU病房,此时现场已经有十多家深圳以及连夜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媒体记者,从其他同行口中得知,目前院方和华谊方面还没有对姚贝娜的最新情况作出详细说明,现场采访氛围比较平静。中午12时左右,姚贝娜爸爸姚峰在工作人员陪同下进入ICU病房,半小时后离开,期间姚爸爸一度被媒体围堵,他一路沉默快走并未回答任何问题。
    
    下午13时45分左右,华谊音乐总经理袁涛在姚贝娜经纪人博宁陪同下,在医院一楼大堂外会见媒体,透露姚贝娜的病情及目前的最新进展,并承诺将把最新的消息及时通知媒体,不作任何隐瞒。他表示,姚贝娜本人有强大的信念和信心去对抗病魔。
    
    简短的通报会后,大部队又继续在休息区等待。等待期间,记者们除了看着进进出出的医护人员,手动发布些不痛不痒的“现场快讯”,并没有太多可以做的事情。女记者围坐在一起讨论的话题大多围绕“怎样预防乳腺癌”以及“我身边知道的乳腺疾病患者”,而男记者讨论的则偏向于分享“我曾经参与过的奇葩蹲点报道”。讨论中记者们也进行了工作进程的评估探讨,现场来的大部分并非深圳本地媒体,甚至很多记者带的随身衣物也不足够,不过从交流中,大家都认同需要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讨论中忽然有一把声音提了一个问题:“你们希望这事快点结束回家吗?”大家沉默不语,因为都听出了那个可能的潜台词。“如果是不好的结果,那还是希望‘没消息就是好消息吧’,最希望的当然是她康复出院我们也安心回家啊。”众人认同,病房外的记者们与姚贝娜一样,都在祈祷上天降临好运气。
    
    下午15时,ICU病房陆续又来了十多家媒体,现场媒体数量估摸已超过30家。此时,记者们也嗅出了ICU病房出现的一些不寻常的气息:此时并不是医院规定的探病时间,有病房中其他病人家属前来探病,均被护士劝离;但姚家亲属朋友却获准进出并愈发频繁,他们进入病房时神情焦急,出来又满脸悲伤,病房内更一度传出哭喊声。而今早入院探病时一直躲避媒体追访的姚贝娜绯闻男友侯磊,此时也出现在休息区,与其他家属一同坐着等候进入病房。四点半,侯磊在护士引领下进入ICU病房。期间摄影记者跟拍侯磊到ICU门禁系统前,一度引发混乱。拍摄后,在保安人员安排下,记者们都被告知只能在ICU病房外休息区等候。
    
    与此同时,留守在ICU病房门外的文字记者开始骚动,大家拿手机互相传阅着一条来源于《深圳晚报》方面的消息,称“姚贝娜癌症复发去世”。由于此前华谊音乐总经理袁涛曾公开表明,有最新的动向一定第一时间告知外围的记者,而此时华谊方面尚未派出任何负责人出面公布姚贝娜去世的消息,在场的记者都表示十分疑惑,向《深圳晚报》的前方记者细细求证,该报记者也一脸茫然,表示自己也不清楚消息来源。在场不少同行当即质疑,这是否又是一次“谣传”?
    
    月16日16点55分,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病逝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16点56分,《深圳晚报》首先发布“姚贝娜病逝”微博,成为第一个将消息报道出来的媒体。17:00前,各大门户网站头条均已换上姚贝娜去世的新闻。得知姚贝娜的离去成为事实,从早上一直忙碌喧闹的ICU病房外休息区此时突然变得十分安静,在场记者有的默默低头按着手机发快讯,除此之外就是安静地等待官方的正式公布。
    
    分钟后,姚贝娜经理人公司代表、家人代表与医护人员一起在医院召开临时记者会,正式宣布姚贝娜的死讯,并宣布姚贝娜生前在父亲代表下签署眼角膜捐赠意愿书。随后,媒体大部队返回ICU休息区等待进一步消息,期间姚贝娜经纪人博宁曾出现并告知媒体“遗体已送走”(事实上此时遗体正在进行眼角膜摘取手术前的准备工作)。19点,媒体大部队数十名前方记者开始陆续撤离。19点30分,姚贝娜眼角膜摘取手术完成,最快将在当晚进行移植手术。大家都认为,随着捐献眼角膜的善举顺利完成,“姚贝娜去世”这一重大突发性新闻也应该就此尘埃落定,而此时,大多数记者还不知道太平间内已经发生了后续的风波,而“记者”成为了最新的主角。
    
    【全民谴责】
    
    媒体记者请深省
    
    月17日凌晨,有参与了(应该是)姚贝娜病逝现场报道的记者突然在朋友圈更新一段长文字,讲述16日姚贝娜病逝后,深圳晚报的三位记者伪装成姚贝娜的主治大夫姚晓明的助手进入太平间拍摄,并与姚贝娜家人及经纪公司人员发生冲突,“看到三名伪装成姚晓明医生助手的深晚记者,进入太平间内。对人性和人心,再度有了新认识,只能怪自己真是底线太高,今天问了自己一百遍,如果是我我会进去吗?答案还是不会。五分钟后,太平间内发生争吵,原来姚贝娜的家人并不知道有外人潜入,在知道对方伪装成医生助手偷拍之后,十分生气,华谊老总出面删除了相机里的照片。”随后又有记者转述华谊音乐总经理袁涛的话,描述太平间内发生的事情:“他(袁涛)和家属以为是医生的助理,就没在意,开始要手术时深圳晚报记者拿出相机手机拍摄,家属和公司愣住了……”
    
    这两条爆料随后迅速在各大记者朋友圈、媒体群组中“炸开了锅”,一位深圳报业集团内部的知情人士也向网易娱乐证实,网传的事情经过基本属实。不少当天参与了姚贝娜病逝现场报道前方记者都更新朋友圈,明确表示反对同行不尊重死者的做法,谴责这一暴力行为,“作为媒体,请深省!”有深圳报纸记者称,自己报社早在一周前就得悉姚贝娜入院,但是为了不打扰病人最终并未发布这一消息:“从自己家门走出去的艺人(姚贝娜出生于武汉,19岁随父移居深圳)都如此对待,丢尽了深圳媒体的脸!”也有记者猜测:“能让姚晓明‘帮助’记者假扮成自己助手堂而皇之进入太平间,深晚到底是用什么方法‘搞定’了姚晓明?如果长文字爆料属实,姚晓明出于什么考虑,能够对这般信任他的姚贝娜和姚家人如此‘补刀’?要查!”
    
    随后,华谊方面也就此事作出了回应。姚贝娜经纪人博宁连发两条微博爆粗痛骂:“SZ晚报!我操你们祖宗十八代你们有没有做人的底线!你们干的那些龌龊的事!你们对得起姚贝娜捐献眼角膜吗?你们对得起她的爸爸妈妈吗?我希望所有有良知的人们都转起来!曝光他们的行为!!凸凸凸! ”“SZ晚报!!自己出来道歉!!要不然我把你们做的一件件龌龊的事!都给你们报出来!!!@深圳晚报”。同时,音乐宣传总监张亮也确认了此事:“我也不知道怎么形容这几位记者做的事,头条你抢到了,图片你拍到了,然后呢?你们的人性呢?你们在记录不幸,更在制造不幸…以后任何活动,我们拒绝《深圳晚报》。”
    
    经过华谊官方及大V工作人员的曝光,天亮后,有关《深圳晚报》闯太平间拍摄遗体的消息在微博上已火速成为讨论热点。 “姚贝娜去世”话题下补充的最新进展为“曝记者假扮医生拍姚贝娜遗体,博友怒斥”,“深圳晚报滚出媒体圈”“深圳晚报请道歉”等相关话题被创建并获得网友持续发言,“姚贝娜遗体”成为热搜词。而类似“曝媒体记者潜入太平间拍姚贝娜遗体”的新闻早已占据各大门户网站的头条。一时间,网上充斥着的愤怒盖过了悲伤。
    
    日中午,《深圳晚报》官方微博更新文章并配发了报纸版面图,疑似回应争议:“在众声喧哗之中,请让我们安静地为姚贝娜志哀。”不过网友并未买账。截至17日18:30,《深圳晚报》官方微博那条抢先发布的“姚贝娜病逝”微博,评论、转发等总互动量已超过百万次,有网友直指微博中“独家快讯”字眼尤其讽刺,更有该官微老粉丝发起“取消关注”行动:“深圳晚报通过抢发报道姚贝娜去世新闻,一日间获得十多万粉丝增长。建议网友发起#取消关注深圳晚报#行动,表达我们的愤怒和抗议。”
    
    此外,多位明星均在微博对于《深圳晚报》的做法给予了谴责。孙俪写道:“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人性,底线。很重要!不是吗???”华少则直接称:“从今天开始,与贵报无缘了”。刘涛写道:“真是混蛋至极!起码的尊重与操守去了哪里?”
    
    【各方争议】
    
    “记者秃鹫论”,媒体到底错在哪儿?
    
    在华谊公司、网友一面倒痛斥《深圳晚报》闯太平间行径的同时,一篇名为《记者们在病房外,焦急地等待着她的死亡》的文章也在网络上疯传,该文章出自一位新闻系学生“掀起你的头盖骨”之手,文中引用一位深北大医院手术室医生“淼哥”的所见所感,又重提1994年摄影师凯文·卡特拍摄《饥饿的苏丹》,获得普利策新闻奖后自责自杀的例子,由此认同并吐槽媒体记者是“秃鹫”。“新闻记者可不就是秃鹫么,一只只盯着普罗大众苦难的、欢乐的、生老病死的掠食者。”“ 熙熙攘攘地拥挤在姚贝娜病房前的记者,在等待的过程中就输了,不管他们的稿子写得多精彩,至少他们在那一瞬间是冰冷的。”
    
    或许是因为大众对记者闯太平间拍遗体的行径愤怒到了极点,又或许是这篇文章是出自于一位“新闻系学生”,还引用了目击者的感想,如此无保留地自我反思与行业内谴责大大提高了这篇文章的说服力,文章中表达的观点获得不少网友赞同,有网友就评论道:“姚贝娜16:55分宣告死亡,深圳晚报16:56分发出新闻,多么及时啊!这不就是事先拟好的新闻,等着姚贝娜一死就迫不及待地发出来吗?”也有网友认为,媒体蜂拥到医院采访姚贝娜病重的行为缺少人文关怀:“他们作为记者没有职业道德,不懂得什么叫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简直就是没有人性!”
    
    反对派
    
    面对大众对媒体及从业人员“采访报道名人死讯的做法冷血缺德”的指责一浪高过一浪,不少媒体从业者坐不住了,有记者也纷纷透过网络发文,发表自己的看法。资深电视人、凤凰卫视《时事辩论会》主持人程鹤麟在博客发文,针对“头盖骨”作者指责“记者等着姚贝娜死”的观点,他表示:“记者们对工作的热忱和坚守,突然变成盼着她死,突然变成可恨可恶可恼的冷血行为。你怎么知道记者们在等她死?难道不能是盼着发生奇迹?不能是盼着姚贝娜逃离死神重返人间?”《公益时报》记者张喆反驳:“合着记者都是秃鹰了,看着记者的新闻,了解最新的资讯,然后看完开始骂人,真是拿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此外,姚晨转发了新周刊的微博“心存悲悯,有所敬畏”,并评论道:“和记者这份职业无关,还是和‘人’有关。不知耻者,无所不为。”
    
    科普派
    
    此外,有媒体从业人员也以行业内“科普”的角度,试图提高大众对记者这一职业的了解度,消除公众误解。知名作家、媒体从业人员王小山表示:“知道某个名人病重病危,立即准备发布死亡消息时的材料,甚至预先写好部分文章——这有错吗?你当巴金逝世成都某报第二天的100个版都是连夜做的?”有媒体从业经验的网友“ParkerChao”表示:“由于传统媒体的运作有着必要的周期,尤其对于纸媒而言,能够做一些必要的版面准备是惯常的作法。如果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刚好卡在了报纸印刷签版前的一小段时间,是没有多少时间采编的,将软性的新闻事实准备好以备不时之需只是一种新闻操作的准备工作与道德无关。”
    
    针对“头盖骨”称不少记者抱有“社会的不幸就是记者的大幸”的信念工作,凤凰卫视的台长程鹤麟予以反驳:“程老汉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那里没有一个老师主张‘社会的不幸就是记者的大幸’,这不合新闻伦理——新闻伦理跟普世的伦理是一样的。”有熟知媒体内部运作的网友也解释:“记者在准备类似稿件的时候必须要有两手准备 如果她撑过来了,那在下一分钟也会发布其胜利的消息,可是那时候你们不会夸赞其报道速度的精准。所以请客观地看待每一件事,记者及时发布新闻,不意味着在等待其死亡。”
    
    剖析派
    
    而媒体前线工作者陈博则透过自己的从业经验,提出记者这个行业的本质才是引起争议的重要原因:“先说个名言吧,“和平是国之大幸,是军人之不幸”、“养兵千日是为了什么?为了和平。”你说说,赫赫战功是军人的军功章,可和平年代没了大展拳脚地机会;再比如刑警吧,破获大案要案是不是职业荣誉呢?可是破案太多,反而说明治安很差、天下无案又显得自己可有可无。再比如悬壶济世的大夫吧,就算心里渴望天下无病,可看病为啥要收银子呢?……这就是悖论,有些人的职业就是防御性行业,做得越多反而越不讨好。记者也是,报丧鸟、看门狗……你的敲门,很多时候不被人看作好事。”他更提出疑问:“如果姚贝娜病逝时,全国媒体都静默呢,都回避呢,这对她才公平吗?目前见报的稿子,有很多泼脏水的吗?难道让记者们都散去,统一发新华社通稿吗?”
    
    中立派
    
    也有名人持相对中立的观点,“五岳散人”表示,现今记者的许多报道手法,是媒体与大众互动的结果,双方均有责任:“新闻这行跟世界上所有行当一样,不是独立存在、不食人间烟火的,它必然与自己的消费者有一个互动的过程。正如我们总说有什么样的政府就有什么样的民众,这句话反过来也成立,有什么样的老百姓就有什么样的政府。”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官微“中国之声”则鼓励大众作出思考:“媒体的做法是职业精神还是缺乏人文关怀。你怎么看?”
    
    【尾声】
    
    自从“媒体“这一产物以及“记者”这一职业诞生以来,围绕它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有关道德,有关影响,有关人性。正如网友“ParkerChao”所言“世间从没有什么周全法,倒多得是又负如来又负卿”,又如网友陈博在《每人都有15分钟站上道德高地骂记者》文中所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消费他人的苦难,平衡自己的不爽,焦虑下的中国,每个人都严以待人,宽于律己。”想要表达的,并不是纠结于非要争辩出孰事孰非,更非要像文革一般推出某个人或某个团地不遗余力地鞭挞,我们也无必要用更多言语去更多表达对某些同行某些做法的谴责与反对(请相信我们,媒体从业者绝大多数首先是个“人”,是非对错自在人心)。
    
    或许,在争议的漩涡里,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能再多一些思考和自律,才是让现今这个浮躁社会进步更为需要的事情。

 

[责任编辑:刘深]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