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9

江門市成立會展協會

2015-01-19
来源:江門日報

  在珠三角,會展經濟方興未艾。會議展覽協會(以下簡稱“會展協會”)則在促進會展業的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周邊的兄弟城市,有的10多年前就成立了會展協會,還相互結成了會展聯盟,共享會展資源,將當地的會展經濟推向了更加廣闊和深遠的平臺,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形成了具有強大影響力的會展品牌。

  在千呼萬喚中,江門會展協會終于成立了。人們有理由期待,江門會展協會在江門市今后的經濟發展中,能切實扮演好一個助力者和服務者的角色。而借此機會,共同來回顧和審視江門會展業走過的路程和現狀,就顯得很有必要。

  會展經濟正井噴式發展

  從1998年起步起,江門會展業的發展走過了一條起起伏伏的路子。現在,江門大大小小的會展不下百個,幾乎涉及了江門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剛剛過去的2014年,農博會、錦鯉博覽會、美食節、動漫節、書香節等都在江門人的心目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給人們帶來了物質、文化和精神的多重享受。

  近年來,會展經濟在國內尤其是珠三角呈井噴式發展,各地為拉動當地經濟,紛紛爭搶會展經濟蛋糕。對珠三角會展業熟悉并有較深研究的廣州大學教授、廣州會展產業研究所所長劉松萍告訴記者,江門必須要加入這一蛋糕切割者的隊伍中去,高規格創建展覽環境,扶持專業化的本地展覽企業,積極發揮行業協會力量,盡快實現“江門會展”的規模化、專業化和品牌化。通過集聚擴散、互聯互通,對內帶動五邑,對外輻射泛珠乃至全國,在更廣闊的市場詮釋“江門會展”業。

  會展杠桿撬動力巨大

  當今欲快速發展的城市,誰都不能忽視會展業對經濟的強大拉動作用。據美國展覽研究中心測算,會展業是一個關聯性很強的產業,它可以直接拉動賓館、餐飲、交通、商業、旅游、廣告、印刷等相關行業發展。而國際上一般認為其拉動效應為1:9,即會展的收入可以拉動約9倍的相關行業收入。這只是可以數據化的一面。

  對產業發展的助推,對城市影響力的提升等看不見的方面似乎作用更為巨大。比如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作為廣州會展業的“金字招牌”,它的正向效應怎么拔高都不過分。

  劉松萍就認為,廣交會不僅在于對進出口貿易額的促進,更重要的是對廣州的城市經營起到了無法估量的推動作用。

  “會展經濟是現代服務業中很重要的一塊。不管是綜合性的會展,還是專業性的會展,如果把它辦好了,對這個城市的綜合影響力,包括對某一個行業的綜合影響力,都會有很好的推進作用。”五邑大學產業發展研究中心教授劉志堅與劉松萍所長可謂英雄所見略同。

  作為全國會展業蓬勃發展的珠三角的一員,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至2013年,江門舉辦的會展分別為65個、78個、86個、102個,數量每年都在激增。

  有一定規模和代表性的會展,例如農業博覽會、珠中江進出口展銷會、僑鄉動漫節、中國(江門)錦鯉博覽會、中國工藝美術精品文化博覽會、中國(江門)傳統家具精品鑒賞會、中國(新會)陳皮文化節、江門房博會、國際江門汽車展等。盡管跌跌撞撞,江門會展畢竟是在前進,這是不爭的事實。

  可喜的是,我市有的會展,已初步擺脫了自娛自樂,在珠三角甚至省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比如去年11月的第四屆江門農博會暨第三屆中國(江門)錦鯉博覽會,展示與展銷相融,3天時間共有300多家企業、3000多種產品參展,吸引參觀人數超過50萬人次,現場農產品銷售額達1000多萬元,成為檢閱和僑鄉老百姓及周邊市的群眾分享農業現代化成果的盛會。

  江門市會展業仍在蹣跚中摸索

  從表面上看,江門現在每年100多場各類會展顯得精彩紛呈,但其中的酸楚也只有相關部門和業內人士才知曉。

  時至今日,江門還沒有一個在珠三角拿得出手的會展品牌,也即是說,江門的展會仍未脫離自彈自唱、自娛自樂的境況。這樣的展會,對商家產品促銷,對行業發展與升級,對外推江門的形象和影響力幫助是有限的。曾經我們也有過做大做強會展,拉動經濟發展的構想,只是都沒有結出果實。比如2004年曾宣布今后將每年舉辦一次“機博會”,代之而起的是“摩博會”,都逐漸淡出了江門市民的記憶。

  與品牌打造的艱難相隨的,是會展企業生存狀態的普遍不佳。江門能承接有一定規模的會展企業不超過10家,它們實力不足,人才匱乏,除了一兩家外,基本都無力承擔“市”字頭的會展,更遑論“省”、“國”字頭的會展了。總之,雖然大家都蠻拼的,但日子都過得緊巴巴的。

  場館同樣制約著江門會展業的發展。江門目前僅有五邑華僑廣場會展中心一個有規格的展覽館。這個總建筑面積18000多平方米的場館,在全省橫向比較中排在第10名,比江門gdp在珠三角的排名還落后幾位。場館的歷史也有10來年了,顯得有些落后。據場館管理方介紹,曾有不少大型會展公司計劃到江門布展,但考察過江門會展中心后,發現設計不科學、面積較小、頂梁吊點承重不足等原因,最后只好移師別處。

  會展業的發展,有其內在的規律的驅動。對江門展會經濟目前的現狀,劉松萍等從事展會研究的專業人士認為,就其主要原因,還是與支撐江門會展業發展的產業有關。一句話,江門的產業聚集度不夠且達到相當規模的產業更不多。“相比于珠三角其他城市,江門會展業以產業為依托的展會發展不足。”劉松萍指出,珠三角各名牌展會都是立足本地支柱產業,依托優勢產業發展專業展會,達到了助推現有產業集群發展的效果。

  事在人為。另外,江門對會展業發展相關的扶持力度有待提高,配套政策和設施顯得不足。我們周邊的不少市已出臺了會展業扶持規劃,并簡政放權,將很多的權利直接下放給了當地的會展協會。

  產業與會展經濟關系是相生相融,互為促進。幾年前,江門“兩會”,香港區聯絡組代表羅富昌曾提出,江門要發展先進制造業,就必須重視展會,有先進的會展業與之相配套。此誠為智者之言!

  會展業亟待走向專業化

  人們常說,專業的事要由專業的機構和人去做。不單個別產品生產需要專業化,行業的發展同樣需要專業化的支持。特別是會展協會,在會展走向專業化,拓寬會展的展品和客戶及銷售渠道,升級會展水平和塑造會展品牌,提升城市形象和影響力方面都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這幾年,在市委市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和有關部門的積極引導下,江門部分行業的聚集度和發展速度與規模還是相當奪目的,比如摩托產業、不銹鋼制品、led產業等。一些依托這些行業的展會也隨之興起,像摩博會、不銹鋼制品展銷會、光博會之類,還是比較令人矚目的。但問題是,由于缺少專業化會展組織機構運作和江門沒有專業會展行業協會進行戰略合作,會展規模和檔次上不去,產品研發與銷售、企業和行業發展以及經濟的拉動效果都十分有限。最后,普通市民倒是樂了一陣子,展商客戶卻意趣索然。有業內人士指出,有的政府或者部門主導的展會(特別工業類的),根本談不上助推我市產品和企業達到走出江門、輻射全國的效果。

  江門展會的專業化程度不高,還體現在展會的很多工作都不規范上面。尤其是個別部門牽頭承辦的展會,追求的目的似乎是要向社會說明“自己做過了事情”,對所取效果幾乎并不在乎。因此在招投標、在會展企業選擇等方面,存在著不少亂象,埋下可能產生不良后果的定時炸彈。

  2013年,廣東省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而舉辦的展會共有108個,其中廣州49個,深圳30個,東莞10個,其他城市合起來19個。2014年12月18日,我市正式發布了《江門市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工作綱要(2014—2020年)》,這為江門誕生可以將影響力投射到省內外乃至國內外的品牌展會創造了條件。借助契機,劉松萍說,江門如果能謀劃舉辦華南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博覽會,重點邀請軌道交通裝備、汽車零部件、中小型傳播和特種傳播制造業等重點企業,同時邀請涵蓋自動化儀器、機床、模具等企業參展,并邀請著名專家進行深度對話,假以時日,它將會成為特色定位鮮明、真正有影響力品牌展會。

  問題是,這種規模和格調的展會,江門有可以托付大事的會展企業和協會嗎?

  會展協會呼喚關注和扶持

  廣東現代會展管理公司行政總監、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副秘書長姜淮告訴記者,一個城市成功的展會,或者說有品牌吸附力、召喚力、影響力的會展,須具備至少這樣一些條件:一是本地產業集群發展;二要引進專業產業商家;三需引進專業采購商;四得做到一流的宣傳包裝和布展;五要有互聯互通的能力,具體就是能與國際會展城市、專業會展組織機構、行業協會進行戰略合作。

  最后一點顯得尤其重要,如果沒有互聯互通的能力,任何展會最終結果仍逃不出自娛自樂、甚至落得開幕即閉幕的窘態。

  再換句話說,即使我們通過購買服務等的方式,憑借外力解決了某次展會的互聯互通問題,但這種能力控制在別人手上,宰割由人,終究也無益于江門會展業的做大做強、品牌的塑造和健康發展。

  所以,江門經濟的發展,呼喚著自己的會展協會。

  會展協會是會展企業做大做強的孵化器。借助協會的平臺,可以將江門的各種會展資源整合起來,形成合力,成就大事;借助協會的平臺,可搭建起江門會展業與外界溝通的橋梁,將江門會展的實際功用和影響力投射到更廣闊的市場和地域;借助協會的平臺,可以把江門的會展引上規范化發展和專業化的道路,同時使會展不僅有“商味”,而且能融入文化的元素,豐富城市的內涵和品味,讓城市的形象分外誘人和飽滿。

  相對于周邊兄弟城市來說,江門市會議展覽協會在時間上是遲了一點,但它生存的土壤和發展機遇仍在。只是“路漫漫其修遠兮”,且又時不我待,尤其需要格外的奮力。希望社會能給它更多的關注和扶持。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