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5

手遊行業山寨成風 2015年或難逃整編厄運

2015-01-20
来源:钛媒体

  智能手機的魔力繼續魅惑著全世界的人,消費者把越來越多的生活內容硬塞到這些5英寸左右的屏幕內,且甘願成為它們的一個配件。在所有的手機生活中,遊戲是其中最普遍的行為之一。正是手機遊戲的風靡,催肥了相關產業,無論是內容提供商,還是平台代理商都被業內的資本傳說誘惑著,大量人員紛紛湧入手遊行業,憧憬著一覺醒來,黃金遍地。但任何爆紅的產業都不可避免地充斥著大量泡沫,絢麗色彩的背後是“隨時都有可能破碎”的尷尬。

  相關數據顯示,截止到2014年年底,中國移動遊戲從業人員已經超過30萬,比2013年增加了一倍,開發商數量已有5000多家,僅2014年就增加了2000餘家。2014年,移動遊戲銷售收入達274.8億元,不僅較2013年增長了兩倍有餘,更是首次超過了網頁遊戲。表面上看,這些數字都是中國手遊的赫赫戰績,但背後的心酸無奈,特別是中小團隊的困境,只有從業人員才知道。

  2014年,有4000多款新遊戲光榮上線,但卻只有3%的內容商能夠盈利。創作者制造出的商業價值,有50%甚至更多都流入了強勢平台商的口袋之中。在這種環境中,內容提供商最主體的創作邏輯就是“吸金”,否則,他們根本沒有辦法生存。讓文藝青年去研究財務報表本就是一件挺殘酷的事兒,還會影響遊戲的質量,而糟糕的遊戲體驗又會降低提供商收入,導致整個團隊陷入惡性循環之中無法自拔,直至被收購,或者自己悄悄地崩潰。

  2014年,國內移動遊戲依托於智能手機的大發展而野蠻生長,很多制作粗糙的遊戲因旺盛的市場需求而濫竽充數,但隨著國內換機潮退去,消費者的眼光正變得苛刻,市場需要提供出更加優秀的內容,這也是筆者預測2015年中國手遊需要整編的重要原因,何況,他們還要面對山寨、巨頭壓境等問題。

  移動遊戲,智能手機的寄生蟲

  移動遊戲需要下載到手機上才能玩,可以說,沒有智能手機的普及也就沒有移動遊戲的黃金時代,但智能手機之於移動遊戲的影響又不單止於平台和載體的關系。現在,智能手機輻射出的能量正越來越大,每一個發展階段都會引發配套產業的巨大變化。事實上,移動遊戲能在2014年創造驕人的數據,有50%的功勞要歸功於國內智能手機的發展。

  眾所周知,2014年是國內品牌手機大爆發的一年,他們甚至聯合圍剿了三星,這一方面得益於國內制造商在技術、營銷上的進步;另一方面趕上了國內消費者大批的換機潮。筆者有一位農村的朋友,家鄉是經濟欠發達地區,但這兩年常有家裏人托他在城裏購買智能手機,最普遍的是1000元左右的需求,也有些人知道蘋果,他們常問:iPhone1和iPhone2是不是很便宜了?這個地區的狀況簡直就是2014年國內整體市場的縮影,很多人消費不起iPhone6 Plus,也無意追機趕時髦,但也實在不好意思再用諾基亞了,於是,1000元左右的智能手機成為市場最普遍的第一選擇。

  在這個換機大潮中,消費者必須要打造一些與功能時代不同的手機生活,才能證明這些錢花得值,玩遊戲成了他們的首選。於是,剛剛更換智能手機的用戶會在很長一段時間癡迷於嘗鮮各種新上線的遊戲,從而推動國內手遊市場大躍進式的發展。但經曆過野蠻生長之後,消費者的眼光肯定會變得越來越苛刻,那些僅能滿足“嘗鮮快感”的遊戲App終將會遭到淘汰。

  另外,智能手機之於移動遊戲的寄生關系還體現在“智能硬件對於遊戲參數的決定”,屏幕、CPU容量,乃至電池的壽命都會左右移動遊戲產業。事實上,良好的操作體驗要配有帶有良好反饋的物理按鍵,優秀畫面也需要高品質屏幕和優秀的硬件配置來實現。

  而這種寄生關系最極致的表現應該是就是“專業遊戲手機”的出現,在這樣的手機上,遊戲擁有第一優先權。當消費者正在玩遊戲時,就算總統打來電話,遊戲都不會被中斷。正因如此,我們更應冷靜看待2014年國內移動遊戲的表現,如果沒有智能手機特殊時期的春風,他們是否還會如此得意呢?

  浮躁心態與山寨文化,荼毒遊戲生靈

  國內移動遊戲市場走向除了取決於智能硬件的發展之外,還取決於該行業自己的大環境。如今國內的移動遊戲市場最大的毒瘤無疑就是“山寨文化”的盛行,這幾乎成為中國品牌統一的基因,從硬件到軟件,從娛樂節目到大頭皮鞋,從網頁遊戲到移動遊戲,無一不充斥著大量的山寨產品。

  在中國手遊業,一款作品上線之後就再也不屬於作者了,山寨團隊可以從任何角度去模仿,去篡改、去剽竊,這樣的情節幾乎每天都在上演。美國矽穀充滿著各種魅惑的資本傳說:今天還是一個寫程序的窮小子,明天就有可能變成百萬富翁,臉書CEO紮克伯格不到30歲就坐擁200億的個人資產,他又花了190億美元收購Watsapp,讓另外的50個年輕人一夜暴富。

  其實,2013年的時候,國內也有一些類似的情況,基本上是個手遊小團隊都能拿到投資,大型的平台也是見遊戲就收,這種情況配上來自矽穀的傳說,讓中國手遊從業人員心態浮躁,每天夢想著流水百萬、夢想著一夜暴富,成為下一個紮克伯格,但他們忽略了國內的山寨大環境以及紮克伯格成功的基本邏輯。今天編寫程序的中國小夥子,可能一輩子都要掙紮在密密麻麻的代碼之中了,縱然他也有能力開發出一款優秀的應用,但兩只企鵝是不會花錢收購的,他們只需要改幾行代碼弄成自己的風格就行了,美其名曰:微創新。

  另外,紮克伯格的成功邏輯從來就是先寫好代碼,再談商業盈利,即便是現在,小紮還要強迫自己回歸代碼工作。相比之下,中國的工程師就顯得浮躁和缺乏自律性,他們不僅會以“盈利”作為開發的出發點,而且一旦拿到投資也就再懶得寫代碼了。

  山寨之所以該遭受詛咒,並不在於剽竊本身,而是加劇了整個行業“不勞而獲”的浮躁情緒,人人都在緊盯著競爭對手的情況,尋找可以模仿的地方。為了更好的規避法律責任,開發者還要去學習法律知識,這也就是為什么中國的手遊團隊不斷發生裂變,他們成不了卓越的開發者,卻變成了一個蹩腳的大律師。這種醃臢的環境下能誕生優秀的遊戲內容,實在太難。

  巨頭模式,奪走移動遊戲靈感

  無論從智能手機發展情況,還是國內移動遊戲行業的盈利比例,或者從業人員的浮躁心態來看,移動遊戲在2015年勢必會進行大范圍內地整編,最終形成消費者熟悉的巨頭模式,也即由行業前5的巨頭壟斷70%的市場,其他小型團隊則苟延殘喘,等著下一輪跑馬圈地。

  其實,國內移動遊戲的平台商已然形成寡頭模式,360、UC等一線平台商占據了大概70%的份額,集中度還在不斷提高;內容商方面若想要做出優秀的遊戲,則必須兼具人才和資本實力,給開發者以足夠的待遇以消除其生存危機,只有無後顧之憂才能安心開發,同時,也只有巨頭有能力更好地維護版權,當然,他們也更有實力抄襲別人。

  雖然巨頭模式有利於資源整合以及快速形成品牌效應,但中國互聯網太多的巨頭模式已經帶來很多麻煩,特別是針對創作型行業,巨頭模式真不是一個好模式:遊戲創作需要個性和自由、從而產生靈感,而巨頭一般都會建立起濃重的企業文化,目的是消滅個性,增強執行力,不可不免地“閹割”團隊的創作靈感,就好像應試教育總會把孩子的個性消滅掉一樣。

  在注重創新的移動互聯網領域,筆者希望看到的是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而且每一個領域都能有勢均力敵的競爭。現在,流行的生態圈和帝國之類的說法雖然拉風,但從來沒有一家企業能把全部的事情做到卓越,能全部保持及格就已然非常難得。況且,當巨頭們不斷擴充版圖之後,自身的調節和整合能力也會遭遇考驗,甚至威脅到主營業務。

  好比,中國城市的規劃把北京弄成了政治、經濟、金融、工業、藝術中心,導致全國人民都只能去到首都才有可能實現夢想,房價、交通、教育資源都成為這個城市的麻煩。相比之下,美國城市則要豐富的多,搞政治可以去華盛頓,玩金融可以去紐約,做工業則可以去底特律,誰都不用壓力太大…最後希望,國內手遊業少些霸氣的巨頭,多一些優秀的作品。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