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一帶一路”獲近60國參與 掘金路線圖揭秘

2015-01-23
来源:网易财经

  自提出伊始,市場就對“一帶一路”規劃的熱情不減,該規劃即將於近期發佈,而圍繞“一帶一路”即將展開的對外合作也會更加廣泛。

  上證報記者從一位元參與規劃制定的權威人士處獲悉,“一帶一路”戰略有近60個國家參與支持,因此發佈的不僅是中英文版本。

  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出訪中亞、東南亞等國家時,提出了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其後,“一帶一路”被認為是中國對外開放新戰略的重要部分。

  據權威人士介紹,“一帶一路”的整體框架包括圍繞陸權與海權建設,建設交通基礎設施等,形成互聯互通的亞洲經濟體系;合作重點則是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

  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已有近60個國家表態支持,同時也獲得東盟、歐盟、阿盟等多個國際組織的支援;另外,中國已與哈薩克斯坦、卡塔爾等多個國家簽署合作備忘錄。

  一位分析人士認為,通過與近60個國家、40多億人口建立廣泛的溝通和協作機制,有助於中國獲得外部資源,同時也可以幫助中國商品、資本和適用性技術的輸出。

  “一帶一路”一批重大項目已取得突破和早期收穫。東南亞方向,有鐵路、公路、港口、電網、油氣管線等,如中緬鐵路、公路、皎漂港及特區、西哈努克港及開發區、中老泰鐵路、印尼港口及開發區、泰國羅勇工業區。中亞方向有中吉烏鐵路、中塔公路二期以及中亞天然氣管道C線、D線。東北亞方向則包括中俄東線、西線天然氣管道。南亞方向為中巴公路、核電廠、工業園區等。

  前述權威人士還透露,除此之外,也在東部非洲、北非地區以及中東歐地區佈置了一些專案,南太平洋地區正在考慮做一些規劃,同時“一帶一路”將實現與中亞、西亞和俄羅斯的油氣資源及戰略通道合作,中國會加快與烏茲別克斯坦就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建設運營企業間協定的談判,推進中哈原油管道改擴建工程建設。

  在其他能源項目方面,開工建設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爭取2018年俄羅斯通過該線管道向中國供氣;啟動實施土庫曼斯坦“復興”氣田開發項目,爭取2016年完成產能建設;啟動中俄亞瑪律LNG合作專案,爭取2016年投產;以及推進哈薩克斯坦卡爾恰加納克天然氣田開發、卡沙甘油田開發等。

  分析人士認為,"一帶一路"正逢其時,能夠為中國產能過剩的化解和工業能力的持續發展提供出路。同時,“一帶一路”在A股市場上也將衍生出豐富的投資機會。

  一帶一路或開啟慢牛行情

  "一帶一路"是我國的重要戰略,那它對A股市場的影響究竟有多大?興業證券做了一個十分形象的比喻:如果說"一路一帶"是中國一路帶著其它國家的小夥伴玩,那麼A股市場上就是"一路一帶"一路帶著大盤指數玩。當"一路一帶"這個嶄新的全球化戰略開始落實之後,A股市場將進入"中國創造"和"中國製造"比翼齊飛的系統性行情階段。

  興業證券分析,一帶一路大戰略是生逢其時,該戰略在明後數年將進入加速期。

  首先,從A股市場的大環境來說,興業證券認為,目前的A股市場在經歷了大半年的行情演繹,特別是經歷過"金九銀十"行情之後,很多熱點都已經被充分挖掘,已經到了審美疲勞的時候,因此,A股需要能夠容納大規模資金的新熱點;

  另一方面,從時間點的角度來說,不久之後將舉辦APEC會議, APEC會議之後還有東盟峰會,東盟峰會之後還有布里斯班G20峰會。"一路一帶"大戰略是生逢其時,在近期將要召開的一些重大的國際會議上,"一路一帶"的大戰略將會從過去兩年的萌芽構建狀態,到現在可以鮮明的提出來,而在明後數年"一路一帶"全球大戰略會將進入一個加速期。

  針對一帶一路行情的持續性,興業證券認為"一路一帶"不僅僅是一個主題性機會,而是一個堪比"加入WTO"性質的普惠式機會、系統性機會。興業證券認為,"一路一帶"主題投資炒作可能就像一陣風一樣,不排除數周之後就退潮的可能。但是,受益於"一路一帶"大戰略的系統性行情將可能繼續延續3-5年,是慢牛長牛。

  投資機會解讀

  對於一帶一路戰略的相關投資機會,綜合各家券商研報,可分為以下兩條主線:

  一:從受益區域分析

  從整個"一帶一路"輻射的區域來看,五大區域相關股票有望迎來爆發:第一,新疆板塊。如北新路橋、西部建設、新疆城建等股票有望直接受益;第二,陝西板塊。如達剛路機、建設機械等個股有望受益;第三,甘肅板塊。如上峰水泥、祁連山等個股有望從中受益;第四,寧夏板塊。如寧夏建材、銀星能源等個股有望獲得關注;第五,東南沿海板塊。如連雲港、福建自貿區、東盟自由貿易區概念股有望獲得機會。

  二:從受益行業分析

  平安證券在研報中指出,"一帶一路" 將依託沿線基礎設施的互通互聯,對沿線貿易和生產要素進行優化配置,從而促進區域一體化發展。中國對沿線國家的開放,將刺激區域內基礎設施投入與建設,包括邊境口岸設施和中心城市市政基礎建設、跨境鐵路擴能改造、口岸高速公路等互通互聯項目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點合作領域將給資本市場帶來投資機會,這首先表現在油氣開採運輸、鐵路、公路、電力電網、通信以及港口等基建領域,隨著基礎設施的互通互聯,旅遊、農業、商貿物流等領域將迎來新的投資機會。

  相關專題:

  “一帶一路”:中國之強國戰略

  "一帶一路"將依託沿線國家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對沿線貿易和生產要素進行優化配置。從投資標的選擇來看,建議關注以下主線:

  1、一帶一路,基建先行。

  中國政府對海外工程的貸款+保險支援將持續加強,海外基建專案有望加速釋放,中國海外工程企業無疑最集中受益。

  相關標的:中工國際、中材國際、中國電建。

  2、"一帶一路"戰略的確立大幅提升中國軌交海外市場拓展的力度。

  在中國"高鐵外交"的持續攻勢下,全球已有28個國家與中國洽談引進高鐵技術或合作開發。

  相關標的:南北車(即中國南車、中國北車)、永貴電器。

  3、海外基建施工帶來工程機械需求新的增量。

  預計工程機械需求額約為1500 億~1800 億,未來3~5 年年均需求額約為當前我國工程機械銷售額10%以上。

  相關標的:三一重工、徐工機械。

  一帶一路或成牛股集散地

  多名不同界別人士均表示,一帶一路規劃出臺的國內背景主要是中國的產能過剩和大量的儲備。"一帶一路"不僅能消化過剩產能,同時能在提高自身外匯資產收益率的同時進一步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具體來看,絲綢之路經濟帶同時具備能源和地緣安全意義;"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是中國連接世界的新型貿易之路。

  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認為,"一帶一路"要解決中國過剩產能的市場資源的獲取、戰略縱深的開拓和國家安全的強化這三個重要的戰略問題。"一帶一路"戰略將是我國未來十年的重大政策紅利,初期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緊接著資源能源開發利用,隨後全方位貿易服務往來,帶來多產業鏈、多行業的投資機會。

  事實上,在這個規劃正式發佈之前,各個層面的資本輸出和企業"走出去"戰略已經啟動。近期來,不僅監管層對外投資審批的流程大大簡化,高層領導人更甘當"推銷員",涉及高鐵、能源、基建等的國內企業更加快了海外投資的步伐。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表示,"一帶一路"的發展主要著眼于向西開放以及未來我國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目標。這些經濟帶、走廊等都是未來我國實施全方位對外開發戰略的重大突破口,這對我國未來對外開放有重要意義。 中投顧問產業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則表示,"一帶一路"方案今年出臺的可能性相當大,互通互聯戰略為本屆政府所高度關注,無論是國內經濟發展所需,還是臨近其他地區經濟發展所需,各方對"一帶一路"都寄予了較大期望。

  一帶一路戰略助推高鐵出海

  從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生產水準對比來看,高鐵是代表中國高端裝備製造的最佳選擇,而且其在新興市場國家也存在巨大需求。因此,隨著“一帶一路”這一國家大戰略的加速推進,高鐵必將成為“一帶一路”戰略實施過程中出口的核心產品,從而對高鐵裝備產業鏈產生積極影響。兩市的高鐵概念股也有望迎來佈局良機。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