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9

緩慢增長期的展覽業更應提質增效升級

2015-01-26
来源: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上海1月26日訊 (記者 沈則瑾)2015年3月,外觀呈“四葉草”造型的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將全館啟用,上海將擁有100萬平米展覽面積,成為世界上展覽面積最大的城市之一。

  建設國家會展中心是商務部對中國展覽業發展的戰略布局,象征幸運的“四葉草”會給2015年的中國展覽業帶來怎樣美好的希望?

  記者日前從上海舉辦的主題為“轉型中的中國展覽業”國際會展業CEO論壇上獲悉,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展覽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國家之一,是歐洲、北美之外全球最重要的會展市場,也是國際會展界共同關注的新興市場。

  但值得關注的是進入2014年,我國展覽業持續多年的兩位數高速增長的趨勢首次向一位數的中速增長轉變——展覽業也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

  2014年全國共舉辦2432個經貿類展覽會,比2012年增長17.68%,比2013年增長4.2%;2014年全國展覽會總面積約7110萬平米,比2012年增長約17.97%,比2013年增長約2.6%。

  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公司總裁蔡國楓認為,展覽增長速度放緩,出展及展覽工程相關產業鏈縮減,產值相對穩定,展館建設除北京外均放緩,是展覽業新常態的主要特征,中國展覽業將進入緩慢增長期。

  論壇上許多國內外專家認為,從服務增值中要效益、從智能技術中要效益、從低碳節能中要效益,加快展覽業的轉型升級,應該是新常態下我國展覽業實現從數量增長到質量提升的應對之道,推動展覽業提質增效升級,才有可能做到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

  ——展館服務應該注重展館和服務增值,提升質量效益。

  改造硬件設施,提升展館質量,是展覽業迫切應該著手的一件大事。據中展集團統計,每年辦展20個以上的87個展館16個建成于20年前,40個建成于10年前,基本都到了出現安全風險,需要更新維修的時限;

  制定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全行業共同來遵循,是形成和諧高效的展館服務環境不可或缺的環節。一批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規范正在制定,展覽活動安全管理堅持依法行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是必須堅守的底線;

  提高展會質量,向專業化規范化品牌化發展,是國際會展業的發展趨勢。給國內增長很快、已占總量四分之三多的專業性展會的建議是準確定位展會主題,綜合運用展覽技術,組建專業組展團隊,實施差異化運作。

  ——新技術應用應該注重平臺和智能技術,建設智慧展覽會。

  展館應通過搭建展覽信息大數據平臺,匯集主辦方、參展商、觀眾以及展會服務商的各項數據,并通過與各方共享數據,實現O2O的線上服務,更快地走從線下到線上的道路;

  通過展館電子門禁系統,展館與主辦方能及時掌握觀眾信息,同時展館與主辦方通過采用電子門票、手機門票、短信門票、網絡二維碼門票等先進門禁技術使觀眾得到更好服務體驗;

  展館還應大力建設Wifi熱點,不但提升信息服務水平,更可以通過Wifi技術提供展覽路線導引、展覽區域介紹、展商與觀眾實時對接等精細化服務;

  未來應向展覽服務操作平臺的方向發展。實現展館各個服務板塊流程的線上服務,既能提高服務效率,又能為平臺運營者產生增值效益。

  ——低碳節能應該注重改造硬件設施,倡導綠色辦展、建設生態展館。

  改造展館、建設展館時應引入生態理念。未來展館建設應多考慮一次性投資、長期性受益、節能環保的技術手段,建設生態展館;

  堅持綠色辦展理念,通過價格杠桿引導使用環保材料,減少木混材料,避免展館內塵土飛揚、異味難聞的現象;

  實行展館、材料制作、倉儲的一體化服務,同時也可創造增值效益。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