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0

理性看待會展企業上市

2015-01-28
来源:中國貿易報

  “自深圳證交所開通創業板后,兩年來展覽公司上市熱潮暗涌,以致風險投資公司紛紛伸出橄欖枝,弄得一些公司眼熱心跳,喜不自勝。”這是筆者發表于2012年10月7日的博文《展覽公司上市動因、意義、風險及麻煩》開頭的一段話。

  跨入2015年,1月中旬,應第十一屆中國會展經濟國際合作論壇(CFECO)組委會之邀,筆者主持了CFECO《上市!上市?——會展企業的融資之道》分論壇。演講嘉賓的見解,以及與會人士傳遞的信息表明,會展企業上市表現已由“浪漫的騷動”轉為“理性的選擇”。

  會展業IPO從騷動到現實

  新一輪IPO的暖風吹皺了資本市場的一池春水,中國會展業因此而躁動。至2012年底,聽聞申請上市并進入創業板IPO輔導期的會展企業已有八九家之多。在公開或私下場合,筆者聽到其中3家公司的高層談及此事。在此期間,也有私募基金業者向筆者咨詢會展業IPO投資問題。在中國會展業不太長的發展史上,這種情形是第一次出現,業內許多人對此興奮莫名,又不乏疑惑。

  2014年8月,隨著大連北方國際展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展股份)敲響了新三板掛牌鐘聲,宣告成為“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的掛牌公司,業內人士期盼已久的會展企業上市終于有了實質進展。雖是在俗稱的新三板上掛牌,北辰股份仍被諸多媒體視為中國會展業公眾公司的“第一股”。此事件也被《中國貿易報》和《中國經濟網》評選為2014年度中國會展業十大新聞之一。

  然至2014年秋冬,風向丕變。原擬申請的會展企業放棄上市的消息接連傳出。曾經在各種場合高調標榜上市的某會展企業高層,再被問及此事,已是言辭閃爍,顧左右而言他了。

  在兩三年的時間里,會展企業對IPO的態度由熱望轉為冷對,個中緣故值得探究!

  會展上市企業營收各不同

  會展業內不少熱衷上市話題的人包括一些會展專業媒體,以為會展企業上市是新鮮事兒,似乎資本市場剛發現這片新大陸。其實不然,會展企業上市早已有之。環顧境內外證券交易所,以會展業為主營業務的,或經營范圍涉及會展業的上市公司不少。

  在國際股市上,倫敦交易所聚集的會展公司最多,包括勵展(Reed)、博文(UBM)、英富曼(Informa)、塔蘇斯(Tarsus)等十余家公司在此上市。梅嘎公司(MegaExpo)則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在國內,涉及會展業務的上市公司有中青旅(SH.600138)、北辰實業(SH.601588)、漢商集團(SH.600774)。其中,北辰實業同時在香港聯交所上市。這些公司上市的時間大多在10年以上。

  閱讀上市公司的季報、年報,很容易了解他們的經營狀況和發展戰略。以勵展(Reed)、博聞(UBM)為例,作為全球會展業營收排名第一和第二的企業,其2012年會展業營收分別為8.54億和4.27億英鎊,各占公司營收總額的13.96%和53.11%;兩公司會展業凈利潤分別為2.1億和1.42億英鎊,各占公司凈利潤總額的12.26%和69.68%。分析以上數據,可知博聞以會展業務為主,而勵展主營媒體信息業務,輔營會展。在年報中,兩家公司對于國際會展市場的變化趨勢均有分析,對于企業未來發展措施都有闡述,對該公司當年并購的會展項目及金額各有披露。博聞年報資料顯示,其會展業務的營收貢獻構成為亞洲占50%,北美占26%、歐洲占24%。香港是亞洲會展城市,自稱為香港會展業第五大主辦方的梅嘎于2013年上市。閱讀該公司年報及相關資料,可知其上市實際籌資3370萬港元,每股發行價1.28港元。年報顯示,該公司2014年營收2.06億港元,凈利潤0.14億港元,營收凈利潤率僅為6.8%,大大低于勵展24.6%和博聞34.4%的營收凈利潤率。

  國內主板上市的中青旅、北辰實業、漢商集團,其主營業務分別是旅游、房地產和零售業。其中,中青旅的會議業務2013年營收17.84億元,占其營收總額的20%,為第二大收入來源。北辰實業在北京轄內有國家會議中心和北京會議中心,2013年共計接待1603個會議和91個展覽。但其年報并未披露會議租賃收入的具體數據,可判斷這方面收入在其公司營收總額中占比不大。漢商集團轄內有武漢國際會展中心,但歷次年報都指出這方面業務是虧損的,原因是展館物業租賃收入無法回報建館的巨額投資。

  在此輪上市熱潮中,不少會展企業躍躍欲試,但鮮見有意者包括券商借助上市企業的公開信息進行系統分析。這種現象是否折射出中國會展業仍盲目于自我感覺良好的虛熱之中呢?!

  融資為發展壯大

  2015年1月,在中國股市呈現“瘋牛”態勢的背景下,CFECO論壇主辦方特設《上市!上市?——會展企業融資之道》分論壇,似乎要給關心IPO的業者一個說法。

  本次論壇上,對于會展企業上市看法,分歧諸多。在“新三板”掛牌的北展股份董事長李瓊認為,上市可以促使企業迅速做大做強。他解釋,北展股份掛牌新三板,是借助國家優惠政策,旨在通過融資擴大經營規模,較快獲得創業板上市的“轉板”機會。他指出,掛牌新三板可使企業治理結構規范化,有利于提升會展企業素質。他還介紹了北展股份掛牌后的發展規劃。勵展華博展覽公司董事長蔣承文則以上市香港聯交所某展覽公司從上市到退市股價幾無變化為例表示,會展企業沒有必要上市。

  據蔣承文分析,會展業整體規模有限,公司難做大,二級市場投資興趣不高。他進一步指出,經營穩定的展覽公司現金流充沛,并不缺錢,上市融資意義不大。針對展覽市場的資源整合,他建議建立基金應對融資需要。特邀與會演講的國際獨立組展商協會(SISO)副主席孟楷禮(Charles McCurdy),分享了美國展覽公司借助上市、貸款、股權置換等融資方法獲得發展的案例。

  作為此次分論壇的主持人,根據嘉賓演講以及現場交流的意見,筆者在論壇小結中提出五點看法:

  一是會展企業融資的動力,一般離不開購并項目、整合資源或企業改制,即為發展而融資;二是融資有多種途徑,上市只是其中之一;三是會展企業上市在國內外都有,但完全依靠會展業務支撐的上市公司不多;四是會展企業上市所募集的資金,主要用于項目收購;五是中國會展企業上市仍有必要,一方面是國內市場資源整合存在需求,應有中國企業與跨國公司競爭;一方面是配合“一帶一路”戰略,中國會展企業“走出去”,必然參與國際展覽市場的項目購并。

  (作者:張凡 系好博塔蘇斯展覽公司董事、常務副總經理)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