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9

文物充當“外交使者”出國交流

2015-02-06
来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陜西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擁有古老的文明和豐富的文化遺産,在對外文化交流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1973年,國家文化部組織陜西在內的全國各地出土文物赴亞洲、歐洲、美洲和大洋洲的十多個國家舉辦“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土文物展覽”,在世界各國引起轟動。這次展覽標誌著陜西文物出國(境)展覽工作拉開序幕。

  近年來,陜西省文物交流中心抓住機遇,整合全省文物資源,加強文物對外交流工作。截至2014年年底,陜西省文物出國(境)展覽共計192場,其中包括秦始皇陵兵馬俑、古代青銅器、漢唐絲路文物、唐代文物精華、歷代陶俑等專題展覽,前任世界五大洲的33個國家和地區辦展。

  陜西省文物交流中心主任龐亞妮介紹説,陜西省文物出國(境)展覽的一個重要主題即為“漢唐絲路”。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為推動中華文化在臺灣的傳承與發展,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與臺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共同承辦、陜西省文物局協辦的“光照大千—絲綢之路的佛教藝術特展”在高雄舉行。

  據悉,“光照大千—絲綢之路的佛教藝術特展”的71件展品選自陜西、甘肅、新疆三省(區)的16家文博單位,包含了佛教壁畫、佛造像、法器、經卷等珍貴文物。展覽分“菩提西來、梵跡流光、佛光普照”三個版塊,以漢唐時期重要的貿易與文化傳播之路絲綢之路為核心,以時間和空間為線索,講述佛教西來東漸的歷史進程,展示佛教考古的最新成果。通過對臺胞影響較大的佛教藝術特展,編織文化紐帶,為大陸與臺灣架起友好交流的橋梁。

  文物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最易進入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意識形態、不同政治制度的國家和地區的主流社會。戰後中日文化外交就曾對實現邦交正常化發揮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陜西省14場“漢唐絲路”文物出國(境)展覽中,在日本舉辦的就多達6場。今年陜西省文物局與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日本放送協會(NHK)將聯合主辦《中國陜西秦始皇與大兵馬俑展》 的三地巡展。該展會將是中日近年來文物交流活動停滯後的第一個展會。

  隨著以文化為紐帶,以文化傳播、交流與溝通為主要內容的外交形式的發展,陜西文物出國(境)展覽將作為“外交使者”、“國家名片”,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傳達出中國人民的友好情意。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