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5

滴滴快的合並:兩個“敗家子”的聯姻

2015-02-15
来源:新浪创事记 作者: 磐石之心

  文/磐石之心

  2月14日情人節,滴滴打車宣布與快的打車戰略合並,這也成為2015情人節的熱門話題。其實,關於兩者合並的消息已經持續見諸媒體數日,這也應驗了無風不起浪的老話。

  看到滴滴與快的合並的消息,我並未感覺到什么意外,而且在幾天前聽到這個消息就已經對他們的合並有了幾點看法,於是看到消息後就迅速將觀點寫在了朋友圈裏:

  1、投資人的意志,燒了太多錢,死拼無結果,繼續拼兩敗具傷!2、合並後無需再發補貼了,壟斷市場後准備打包上市,投資人跑路!3、用戶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因為沒有補貼了!4、如果不開放支付手段,這種合並就更是投資人意志,而開放則意味著騰訊支付進攻戰略失敗,阿裏也不需要防禦了,似乎這個局面不是某一方想要的!長文分析後續補上!

  滴滴與快的是打車軟件的雙寡頭

  經濟學的寡占市場競爭分析認為,寡頭壟斷市場上,寡占雙方進行惡性競爭的結果是兩敗俱傷。滴滴和快的分別依靠騰訊、阿裏巴巴的資金、資源將大量打車軟件淘汰,構成了寡頭壟斷之勢。據CNNIC報告,滴滴打車市場份額為74.1%。易觀國際報告則認為,快的打車份額為56.5%,滴滴為43.3%。

  對於這些報告數據,我們可以一笑而過,調查標准“你懂得”。但是滴滴和快的占據打車軟件市場前兩名,並壟斷90%以上市場是完全可以肯定的。而寡占理論指出,寡占者一般會放棄惡性競爭,而采取相互勾結的方式,共同制定協議價格和規則。

  比如,在2014年的多場反壟斷調查中,日本汽車配件廠商之間在中國市場形成寡頭壟斷地位,他們也采取了相互勾結的行為,指定壟斷價格,攫取高額利潤,觸犯了中國的反壟斷法。所以滴滴與快的合並是否需要接受反壟斷機構的調查?他們在後續是否會在專車領域抬高價格,利用市場支配地位打擊易到、Uber、AA、一嗨等份額較小的企業,這也是判定他們是否觸犯反壟斷法的重要依據。

  合並是部分投資人意志,騰訊阿裏態度仍不明朗

  顯然,滴滴與快的合並是雙方投資人的意志。這兩家公司是打車軟件市場上的幸運兒,他們率先獲得了資本市場的青睞,但是這些善於投資互聯網公司的企業並沒有想到打車市場是一個比電商還燒錢的領域。

  自2013年開始,兩家在打車市場對司機和用戶的補貼已經高達數十億元,而且至今看不到盈利模式,同時持續面臨各地交管部門的處罰與監督。資本的目的就是賺錢,但現在卻距離賺錢遙遙無期,而享受了補貼的用戶變得十分“矯情”,只要“停藥”就不再使用。

  惡性競爭、用戶不買賬、政策監管的不確定性都讓已經投入巨資的純資本感到恐懼,所以他們必須撮合這場寡頭之間的交易,以期待不再支付補貼,降低燒錢速度,做大規模瓦解小對手,給監管機構施壓,盡快IPO套現。

  但是滴滴與快的卻是騰訊推廣微信支付的馬前卒,是阿裏防禦微信支付的堅強後盾,所以這兩個投資人是這種惡性競爭的最大受益者,而其他諸如DST、淡馬錫、軟銀、老虎基金們卻一無所得。

  一旦兩者合並,是否意味著滴滴打車用戶也可以用支付寶支付?快的打車可以使用微信支付?而目前用戶選擇滴滴和快的的主要標准除了補貼多少外,就是支付工具的不同。因此,如果支付工具無法通用,就意味著這個合並對於用戶而言無任何意義。而如果可以通用支付工具,則意味著滴滴失去了微信支付“馬前卒”的角色。

  再進一步考慮,只為滴滴開放的微信朋友圈、微信群也可以對快的開放?打車軟件內置的支付寶也可以任其在微信上曝光?雖然馬化騰與馬雲都共同祝賀二者合並,但並不意味著阿裏與騰訊和解了。

  顯然,滴滴與快的合並後續還有很多難題待解,我看到已經有人以優酷和土豆合並來預測滴滴和快的可能面臨的裁員、某一方管理層退出套現等,這都是無法回避的。

  難以探尋的盈利模式更讓人擔憂

  打車軟件市場如此火爆,與騰訊想要推廣微信支付有著密切關系,如果不是騰訊的巨資投入滴滴,也不會有阿裏巨資投入快的,所以享受了福利的網民應該感謝騰訊,而滴滴和快的兩個幸運兒更應該磕頭拜謝。

  但是到底打車軟件的盈利模式是什么?至今沒有人可以給出明確答案。在專車市場上,滴滴和快的打車的盈利模式就是收取“份子錢”,與傳統的出租公司似乎並無本質區別,除了信息化之外。而昂貴的打車價格,持續的高額補貼,較少的打車人數,顯然無法支撐他們的巨額投資。

  所以很多人認為,打車軟件的盈利模式是海量用戶下的廣告、電商、O2O。目前,廣告模式已經成為滴滴打車的收入來源之一,利用“獨食”微信資源的優勢,幫品牌企業發打車紅包成為一種廣告形式。寄生於微信之中,與微信自己推的信息流廣告沒什么本質區別。

  所謂的電商和O2O,則被認為有了用戶之後就是連接服務的入口,就必然有價值,這是互聯網人非常擅長的為資本市場“畫餅充饑”。但是當前的滴滴、快的似乎泡在了“錢坑”裏,根本沒有自主獲得盈利的想法,甚至有個創始人還講3年內不考慮盈利。

  我認為不給他們斷奶,他們是不會想到去創新盈利模式的,因為無論是電商、O2O都會涉及到非常龐大的地推業務和更為複雜的線上線下結合,泡在“錢坑”裏的企業怎么可能會用心去做這種費勁的業務。“富二代就是敗家”這似乎是一個難以跳出的魔咒!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