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6

果敢同盟军否认雇中国人参战 缅北冲突陷入拉锯

2015-02-25
来源:

   資料圖:彭家聲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針對近日有緬甸軍方官員稱,有“中國雇傭軍”參加果敢戰斗的說法,果敢同盟軍領導人彭家聲24日在電話中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不接受中國籍人員參戰是果敢同盟軍“鐵的底線”。此前針對“果敢少數民族地方武裝與中國有聯系”的傳聞,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曾回應說,中方一向尊重緬甸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允許任何組織和個人利用中國領土從事破壞中緬關系和邊境地區穩定的活動。緬甸軍方24日稱在“掃蕩清剿戰斗”中取得“重大進展”,但對大批難民來說,果敢的局勢遠未穩定。緬甸政府軍與果敢同盟軍之間的戰斗進入復雜的拉鋸戰狀態。

  21日,在首都內比都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緬甸首席軍事安全會主席、國防部參謀處(陸軍)特別戰役指揮官妙吞吳中將說,根據戰俘供述,有一些中國籍雇傭兵已經加入彭家聲的部隊。據了解,雖然不少緬甸媒體都關注了此次新聞發布會,但軍報《妙瓦底日報》、“緬甸之光”和《緬甸新光報》等官方媒體的報道中并沒有上述內容。此前,緬甸總統辦公室主任吳昂敏在聯邦議會答辯時曾表示,中國中央政府與發生在果敢地區的戰事無關。

  果敢同盟軍領導人彭家聲24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說:“從2009年‘8·8’事件時起,果敢方面就嚴禁中國籍公民進入果敢參加果敢同盟軍,我們也不會接受中國籍人員參加武裝行動,這對我們有害無利。最為重要的是,中國執法機構一旦發現我們這邊有中國籍公民參戰,會給我們巨大壓力。因此,不允許中國公民參戰是我們的原則。”果敢同盟軍一名楊姓旅長也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不要說接受中國退伍兵,發現有中國公民非法過界,我們也是采取勸返政策。”

  中國相關部門2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中國法律嚴禁中國公民到境外參加武裝組織和戰爭行動,一旦發現會面臨嚴重后果,“緬甸軍方發言人所說的中國籍人員被逮捕的事,緬甸媒體此前就有報道,當時官方的說法是他們參加了一些境外玉石走私活動”。

  根據24日緬甸軍方公布的最新戰報,2月21至22日,緬甸國防軍與果敢同盟軍發生5場激烈戰斗,攻克老街至拱掌之間18英里長的交通樞紐。此役緬軍傷亡20余人,發現果敢同盟軍尸體3具、槍支7支以及一批彈藥。至此,緬軍宣布已全面控制老街-拱掌公路。然而,果敢居民楊先生24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白天,緬甸國防軍控制著果敢公路和城鎮。晚上,彭家聲的部隊就出來襲擊,打了就跑。”緬甸“伊洛瓦底”網站報道說,老街仍面臨游擊戰。

  23日晚偷回到果敢老街市東城區家里看情況的李老三對記者說:“這幾天局面相對穩定,緬軍的行動有所約束。他們剛到果敢戰場時草木皆兵,見到可疑的人或物就開槍。”但氣氛依然緊張。李老三溜回老街時全城停電,他剛打開手電筒,就有子彈颼地從耳朵邊飛過,嚇出一身冷汗。

  中國臨滄官方發布的消息顯示,進入中國躲避戰禍的果敢難民有3萬多人。其中,一部分得到中國當地政府或民間機構救助,另一些人在中國邊境地區租房,還有人跑到中國親戚家避難。緬甸國有媒體《緬甸新光報》24日報道稱,12日至21日晚間,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的交通主管部門和熱心人士共安排269輛車,將5732名滯留該地區的老街居民送回家鄉。

  一名鄰近戰亂地區的克欽獨立軍官員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緬甸政府軍在靠近中國邊界地區埋設了大量的地雷,給難民救助工作帶來危險。緬甸軍方則指責,果敢民地武襲擊了運送難民的車隊。緬甸Eleven 23日報道稱,紅十字會的救援車隊21日傍晚在運送老街居民前往滾弄難民營途中,遭遇第三次襲擊,造成包括一名緬甸廣播電視臺記者在內的4人受傷。17日,兩名緬甸紅十字會志愿者在護送100多名老街難民時也遇襲受傷。果敢民地武須對襲擊事件負責。果敢民地武發言人22日反駁稱,官方媒體報道失實,該武裝未曾在事發地帶部署軍隊。Eleven 24日報道稱,緬甸聯邦和平工作委員會與各民族地方武裝一致同意,將于3月中旬恢復全國停火協議的談判。該談判去年9月陷入停滯。但“緬甸女性和發展提議組織”近日對862名來自欽族、克欽族、撣族等3個民族地區居民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各方很難達成停火協議,即便達成也難以落實。該報道說,主要的阻礙因素包括地區發展和教育、高成本的復雜司法體系等。高水準的公共事務合作才是達成并最終實現停火、維護民族地區人民安全的關鍵。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