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5

息差趨同只是暫時現象

2015-03-02
来源:香港商報

  王長久

  中國央行決定,自3月1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5.35%;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5%。同時,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2倍調整為1.3倍。不過,一些中小銀行隨即宣布利率「一浮到頂」,上浮后的一年期存款利率達到3.25%。

  央行將利率決策權還給金融機構的步伐明顯加快。而從歷次降息的數據來看,一般都是城商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領頭將存款利率「一浮到頂」,隨后國有銀行也會跟進,各家銀行的存款息差將進一步趨同,如何實現差异化競爭將是決定銀行業未來走勢的重要因素。

  金融機構渴望更多自主權

  2014年是中國內地深化改革元年,而2015年被定義為中國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一直被形容為戴著鐐銬跳舞的內地金融機構,渴望著在深化改革關鍵之年能最終獲得利率的全部決定權。

  沒有進入互聯網時代,內地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還不激烈。但最近幾年興起的互聯網金融讓內地金融機構感受到了強烈的冲擊。2013年年底2014年年初,內地金融機構的存款被互聯網金融大量吸走。而互聯網金融競爭的一個重要利器,就是利率的市場化。內地傳統意義上的金融機構的軟肋,也是利率無法自主,無法充分參與市場競爭。

  現在,利率市場化已經成為各方的共識,也被央行所采納。利率市場化是將利率的決策權交給金融機構,由金融機構自己根據資金狀况和對金融市場動向的判斷來自主調節利率水平,最終形成以中央銀行基準利率為基礎,以貨幣市場利率為中介,由市場供求決定金融結構存貸款利率的市場利率體系和利率形成機制。

  在利率市場化的條件下,如果市場競爭充分,則任何單一的市場主體都不能成為利率的單方面決定者。利率市場化的主要意義在於促進金融創新,金融市場主體充分而賦有競爭意識,所有的經濟主體都會得到創新帶來的好處。

  初步嚐到市場化甜頭

  按以往慣例,央行降息會降低金融機構對存款的吸引力,出現存款大搬家的情况。但去年11月降息之后,許多金融機構利用央行賦予的利率自主權,將存款利率上浮到頂,出現了一些金融機構存款利率不降反升的情况,明顯增強了競爭力。所以去年就沒有出現存款大搬家的情况。

  本次央行宣布降息后,恆豐銀行、包商銀行、浙商銀行宣布執行央行存款利率政策,存款利率一浮到頂。相信還會有更多的金融機構跟進,所以可預見的是,本次降息也不會對內地金融機構的存款造成太大的壓力,只是金融機構會承受更大的息差縮水的壓力。但從微觀講,利率市場化后,可以提高資金需求的利率彈性,使資金流動合理化、效益化,從總體上消除利率的所有制、部門、行業歧視,使利率充分反映資金的供求,使利率的水平與結構與信用風險緊密聯繫。宏觀方面,市場化的利率在動員儲蓄和儲蓄轉化投資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取消限制勢在必行

  內地利率市場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利率市場化的過程,實質上是一個培育金融市場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轉化的過程,最終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場:融資工具品種齊全、結構合理;信息披露制度充分;賦有法律和經濟手段監管體制;同時,利率市場化將有利於中央銀行對金融市場間接調控機制的形成,對完善金融體制建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央行2月28日已經明確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態度,指出內地已初步形成差异化、精細化的存款利率定價格局。央行強調,在存款保險制度即將推出,相關配套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背景下,進一步擴大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條件基本成熟。同時,隨著理財等存款替代類金融產品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負債類產品已經自發實現了市場化定價,這都推動內地必須要加快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

  鑒於目前推動貨幣政策從數量型轉向價格型時機也已經成熟。今年央行將在利率市場化之路大舉推進,促進銀行走市場化的道路,加快改制,有利於金融體系的發展和健全,進而完成利率市場化最后一躍,取消存款利率浮動限制,推出存款保險制度都是大概率事件。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