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解放軍裝備學院原副院長劉建少將3日表示,建議通過立法形式,將閱兵活動制度化規范化。
他建議,將閱兵時間由原來的國慶閱兵擴展為國慶節、建軍節、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以及具有重大國際影響的紀念日四個時間段。其中,國慶閱兵每五年或十年組織一次,閱兵規模最大,展示的武器裝備最先進;建軍節和抗日戰爭紀念日閱兵規模可適當控制,形式可以更加靈活,可以每一至兩年安排一次;其他具有重大國際影響的反侵略活動紀念日根據需要臨時確定。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也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中國將根據慣例並參照各國作法,在北京隆重舉行閱兵式等紀念活動。
劉建認為,要通過此次閱兵活動,團結全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和兩岸同胞,使他們充分認識到法西斯對世界人民带來的深重災難,避免歷史悲劇重演。通過閱兵活動,進一步教育引導全國各族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牢記歷史,珍愛和平,將大家的愛國熱情充分調動起來,共同匯聚起強國夢、強軍夢的磅薄力量。
他建議,在閱兵活動中,設立老兵方隊。方隊中應包含:新中國成立前參戰、參軍的老戰士代表;參加過保衛祖國、反分裂、反侵略的老戰士代表;國防和軍隊建設中涌現出的英雄模范和重要功臣代表。身體條件好的老兵可以參加游行,身體狀況不允許的老兵可以參加觀禮。
劉建還建議,兩岸抗戰老兵共同組成方隊,可以由國家相關部門或民間團體邀請台灣地區的抗戰老兵和大陸地區的國民党抗戰老兵參加。
他認為,可以此次閱兵活動為契機,舉辦兩岸抗戰老兵和退役將領系列紀念活動;由國家民政部門對全國抗戰老兵進行全面摸底統計,並加大撫恤和資助力度,確保抗戰老兵能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