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4

硬件比拼微創新 可穿戴仍欠“火候”

2015-03-04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李娜

  [作為全球手機產業的風向標,硬件上的展示還是讓人有些失望,除了繼續“變長、變大、變薄”外,即便是國際一線廠商的外觀差異也越來越小]

  每年的二三月份,都是巴塞羅那最忙碌的時候。作為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城市,這裏的冬季較為溫和,最低溫度也極少降到零攝氏度以下。自從主辦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obileWorldCongress,簡稱MWC)開始,這裏的冬末春初就變得更熱鬧了。

  在開展的MWC2015首日,來自全球各地的手機廠商以及產業鏈上的合作夥伴聚集於此,除了向外展示自己在2015年即將發布的新品外,也少不了窺探一下競爭對手的新品研發情況。

  從開展的情況看,三星、HTC、華為等手機廠商競相對外發布了新品,但作為全球手機產業的風向標,硬件上的展示還是讓人有些失望,除了繼續“變長、變大、變薄”外,即便是國際一線廠商的外觀差異也越來越小。

  不過這並不影響小廠商的進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首日看到了不少新晉廠商的展台,各類可穿戴產品的發布也依然熱鬧,下面就讓我們來說說首日展台的情況。

  硬件創新乏力

  去年,國際上的各家智能手機廠商都把重點放在了影像性能以及更大尺寸的屏幕方面,並在硬件和軟件方面均有提升,例如光學影像防抖(OIS)、先進的影像編輯工具或更高解析度前置攝像頭等。而記者在現場觀察,這樣的趨勢今年依然持續,但熱鬧中總是少了那么一些亮點。

  比如三星發布的S6在設計及材質上做出了巨大的改變。此前三星的GalaxyS系列一直以塑料材質為主,導致用戶“怨聲不斷”,而在材質上S6由塑料變為金屬,金屬質感增強,在機身方面比S5修長,現場體驗握感比S5有明顯提升。但也有人因此吐槽表示“手機除了變大,只能變長嗎”?

  不過,和HTC相比,三星還算是做出了一些“改變”。從MWC現場來看,HTC推出的HTCOneM9,由於該產品在外觀設計與前代幾乎毫無差別,相對於競品也沒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因此被稱為“整場發布會最無趣的設備”。而據HTC掌門人王雪紅解釋說M9沒有做顛覆性的創新,是因為M8本就已經很好了。對於期待看到HTC“滿血複活”的粉絲們來說,這可能有點讓人失望。

  中國廠商方面,華為把自己的年度旗艦機放在了4月份的倫敦發布會上,金立依舊在“全球最薄”上做文章,能夠期待的似乎只剩下了中興的眼紋識別手機GrandS3,該產品的亮點在於運用了基於眼球生物識別技術的先進解鎖功能,通過掃描人眼虹膜進行手機解鎖。

  據工作人員介紹,中興GrandS3使用前置攝像頭對用戶眼紋血管紋路進行高精度成像識別,由於人眼的眼紋具備唯一性,因此安全性更高,相比密碼輸入解鎖方式也更加簡單高效。根據現場的演示,即使戴著眼鏡仍然可以識別,識別率較高,識別速度在2到3秒。

  新晉廠商層出不窮

  讓人意外的是,柯達(Kodak)、拍立得(Polariod)等廠商也開始在手機領域大力投入。

  以柯達為例,該公司上月才在美國CES展會上與BullitGroup合作推出首款安卓智能手機,這次又對MWC表達了熱情。正如品牌名稱所示,這款手機的營銷重點在於強大的影像功能、輕松簡易的照片分享方式,還可以通過定制化的用戶界面打印照片。

  不過Gartner研究總監AnnetteZimmermann認為,柯達的品牌知名度雖高,但要打入品牌眾多且競爭激烈的中端智能手機市場仍非易事。而且競爭者也很多,比如微軟已在過去3年裏開發出了市場上最好的照相手機之一,其高端與中端手機產品線也將持續主推這一性能,BullitGroup與柯達將如何在歐洲成功推廣其新款智能手機,將是一個有趣的觀察重點。

  此外,不少來自中國的手機廠商或者相關業務部門也開始在MWC上小試牛刀。

  在北京前往巴塞羅那的飛機上,碰巧記者旁邊就坐著一位來自海信手機的品牌負責人,第一次參加MWC的他告訴記者,隨著中興華為等廠商在國際市場上取得成功,海信也希望借助參加展會的方式向外展示自己。而同樣希望展示自己的還有樂視。有意思的是,在MWC2015上,樂視並沒有產品參展,不過,它卻用另一種方式亮相,在現場贊助了一家餐廳,記者在現場看到餐廳的外牆上貼著樂視電視以及其他終端產品的海報。

  AnnetteZimmermann對記者表示,以價格取勝的中國廠商則將繼續獲利於新興市場不斷增長的智能手機需求。根據Gartner估計,2014年拉丁美洲的智能手機裝機量為50%,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則為30%。2015年,這些地區的用戶首次將功能手機替換成智能手機所帶來的商機將相當可觀。Gartner預測,由於廠商須應對歐元區貨幣轉換這一新的市場不確定因素,可能導致價格上漲,2015年手機市場的競爭將更為激烈。

  穿戴式受到熱捧但火候未夠

  MWC首日的另外一個亮點來自於可穿戴設備。隨著智能手機行業的競爭越發激烈,這個市場的增長正逐步放緩,因此對於手機廠商來說,可穿戴設備成為下一個爭奪的焦點。

  本次大會上華為發布了智能手表HUAWEIWatch、智能手環TalkBandB2和智能耳機TalkBandN1,此外在摩托羅拉的展台上,還展示了Moto360。

  華為消費者BG總裁餘承東認為,可穿戴設備是手機的延伸,可穿戴設備之間並不是單一孤立的,它們將協同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的智能解決方案,可穿戴設備將是智能端產業未來最重要的發展趨勢。

  中興終端事業部CEO曾學忠則認為,可穿戴設備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但是要取得成果,需要真正了解消費者的需求,找到好的點。由於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屏幕不會太大,因此更加好的人機交互,就需要智慧語音控制,“可穿戴設備與語音分不開。”

  但總體來看,可穿戴設備仍然處在一個初級的階段。

  “目前穿戴式設備市場普及率仍相對較低。”AnnetteZimmermann表示,可穿戴設備在未來5年內還不至於會取代智能手機,而將成為現有產品線的輔助設備,但長期來說有機會實現兩位數的增長,2020年穿戴式設備的銷售量將達到5.14億件。

  “AppleWatch勢必會引發消費者對穿戴式設備更大的興趣,而三星、SONY、聯想等品牌也必定會推出更具吸引力的產品與其一較高下。除了硬件,廠商還將強調生態系統以及如何從關聯市場中找到協同增效。”Gartner預測,2015年,智能手表、健身腕帶等追蹤設備數量將達到約7000萬,與2014年相比增長38%。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