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4

PC進化的下一步,是消滅桌上的實體電腦

2015-03-06
来源:36氪

  1949年,有人大膽預言:未來計算機的重量...可能不會超過1.5噸。當我用著一臺2、3kg重的筆記本打下這句話的時候,我心里的想法是:我這臺電腦還是太爛了,現在的電腦也都還是太大、太笨重了。

  如果你也這樣“嫌棄”現階段的電腦,Paperspace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家YC創業公司提供一種這樣的服務:他們在云端部署PC需要的計算資源,讓能上網的用戶可以通過瀏覽器接入一臺更好的電腦。這臺電腦搭在云端,與正常的實體電腦沒有什么不同,可以安裝運行任意的程序、存儲查找文檔、下載資料等等。從瀏覽器里接入云端電腦的好處是,你可以從任何地方進入這個固定的工作環境,比如從辦公室回到家里,打開一個瀏覽器,就可以繼續在公司里未完成的工作。

  當然,這樣還遠遠不夠。Paperspace的另一個亮點是推出了一款低成本的圓盤形黑色硬件Paperweight。如果你不想通過瀏覽器接入云端,只要給這個小圓盤接上鼠標、鍵盤、顯示器這些外圍設備,也可以獲得一臺電腦!當然這個小圓盤并不是一個主機,它只負責傳輸數據流,真正的電腦還是在云上。

  這種云端電腦的想法其實早就不新鮮了,隨著前幾年云計算的雄起早早被人們提出來過。科技進化的速度很快,帶著計算設備的迭代一路飛起。人們已經習慣花一筆大價錢買下臺新電腦,過了兩年就遭到淘汰,化作一攤廢鐵。而云端電腦的好處是,軟硬件永遠都是最新的,用戶也不用擔心存儲空間,或者木馬和病毒等問題。

  在云里搭起本地PC需要的那些計算資源,在云端布局CPU、GPU以運行應用程序,然后每個用戶只要利用最簡陋的客戶端,通過網絡連接上云端的電腦就可以使用強大的功能。不止是PC,所有的計算設備(手機、平板、手表)或許都可以這樣利用云計算進化成更簡潔的形式,簡潔到只剩下輸入和輸出。

  這時候其實已經不存在PC這個概念了,因為計算設備成為了像水和電一樣的基礎資源。只要有互聯網,每個人都能按需獲得PC。這時制造商也不再需要費力去研究那些體積更小性能更高的芯片和處理器,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能很方便地使用電,但沒有人需要去買一臺發電機。

  Google的Chrome OS讓用戶從chrome瀏覽器或者chromebook里運行chrome apps,微軟有PC遠程控制協議RDP,Citrix和VMWare有桌面云產品,IBM、HP、亞馬遜也有相似的服務。相比這些公司,Paperspace是一種針對個人消費者的、更方便同時又更適合非技術性的小白用戶的個人云端電腦方案。不過要真正實現個人PC的云端化,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最大的障礙或許來自互聯網。云端電腦對網速的要求比較高,PC要利用云端成為一種基礎資源,前提肯定是互聯網首先成為一種得到廣泛運用的穩定的基礎資源,要實現這一點,還很不容易。

  Paperspace目前已經開始接受預定,根據用戶需要的功能有基礎版和專業版兩種選擇,基礎版里包括常用的一些辦公軟件,專業版則包括了CAD、Autodesk等專業軟件,收費方式則是按月訂閱式。另外小圓盤Paperweight的預定價格為50美元一個。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