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4

非遺展台:徽州目連戲

2015-03-16
来源:香港商报

  徽州目連戲是徽州地區古老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目連救母的故事最早見載於佛家經典,到了明代,祁門清溪人鄭之珍,為借戲曲宣揚佛理,勸人為善,以正社會之風氣,在這些雜劇、變文、傳說的基礎上,於1579年撰寫《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3卷100出。它描寫了傅相一家人的命運,傅相行善而升入天堂,其妻劉氏不敬神明,被打入地獄,其子傅羅卜孝母情真,地獄尋母,歷盡艱險,終於感動神明,救母脫離地獄。

  在祁門有目連戲「出在環砂、編在清溪、打(即演)在栗木」的說法。即目連戲的故事是以祁門環砂原形,由清溪人鄭之珍撰寫,栗木村最早搬上舞台。鄭本目連戲一經產生,就在原徽州所屬的六縣流傳,且流傳到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四川等地,被許多漢族戲曲劇種移植上演,300餘年經久不衰。

  由於劇本來源徽州農村生活實際,又融入了徽州地區漢族民俗風情,因此有著濃郁的地方文化色彩。目連戲內容通俗易懂,其中還有群眾喜聞樂見的漢族民間雜耍、出神入怪等表演形式,因而流傳很快。基本唱腔是明中葉流行於徽州一帶的「徽池雅調」,即徽州腔、青陽腔。以鼓擊節,鑼鈸伴奏,不用管弦,上壽時則用嗩吶。目連戲走索、跳圈、躥火、躥劍、蹬桌、滾打等表演武戲的特殊招式,為后來徽班的武戲表演奠定了基礎。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