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江南人家秋季講究吃芋艿、毛豆、鴨子和梨。
芋艿分紅梗白梗,大部分人偏愛紅梗芋艿,吃口粉,芋香濃,所以現在菜場小販大部分都懂得賣紅梗芋艿,把芋艿梗削點皮露出淺粉色的梗子吸引顧客。這時江南最好的毛豆「牛踏扁」姍姍來遲,其貌不揚,但豆香清甜,又酥又糯。而碭山梨,表皮黃綠色,帶褐色小斑點,觸手略粗糙,果肉是水靈靈的牙黃色,極其細嫩甘甜。
鴨子是中秋家宴的重頭戲,懶惰的主婦,煮一鍋老鴨芋艿毛豆湯,一舉三得,亦不失為躲懶應景的好辦法。我總要做一隻本幫醬鴨。
紹興麻鴨如其名,灰白的毛色,帶漂亮的小麻點。紹興出酒,制酒剩下的酒糟喂養的麻鴨肉質特別肥嫩鮮美。鴨子和雞相反,母鴨雖然皮下脂肪厚實,肉卻不如公鴨來的細膩緊實,母鴨略微走油后篤湯尚可,做醬鴨,最好選公鴨,而且越老越值錢,問了許多人,都不明白其中緣故。 選四斤上下麻鴨一隻,褪毛洗凈,於鴨身、內膛均勻抹上一層細鹽,掛在通風處風乾一兩個小時,一使入味,二使鴨皮收縮,鴨肉緊致。然后用醬油、料酒、糖少許調汁繼續醃制,醃制的兩三個小時里,要將鴨子經常翻身,保證色面和入味的均勻。用七八隻茴香、兩段桂皮、幾隻丁香做一隻香料包,生薑一大塊,蔥結一隻,加料酒和醬油,下醃好的鴨子,加水沒過三分之二鴨身,中小火煮至筷子能戳通鴨身肉,但不能戳通鴨腿肉時,下冰糖小火煨二十分鐘。
這時,整個醬鴨制作中最麻煩的程序開始了--稠汁。由於一般人家最大的鍋子不過是炒菜的鐵鍋,四斤重的整隻鴨子放在弧形鍋底的炒鍋里,其實是架在鍋子中間,底部是懸空的。這就要不停地用鏟勺舀起汁水,均勻地澆淋整個鴨身。火要極小,但要始終保持極緩慢沸騰的狀態。這個收汁過程有個專門的名詞就叫「稠」。「稠」大概要勻速持續半個多小時,廚師手臂酸軟不堪,直至汁水基本掛上整個鴨身,只餘一小碟濃稠的醬料備用。做這道菜一點急不得,否則必定無法入味,還容易把醬汁熬焦。燒醬鴨并不需要很大的悟性,但需要相當的耐性。只有對烹飪和親人有極大的熱愛,才會有這種雖極繁而吾往矣的心力吧。
等醬鴨冷透,即可斬件上桌。把那一小碟醬料淋在醬鴨上,鴨肉緊而不實,醬汁濃稠甜香,拌熱米飯吃可以囫圇吞下。
本幫醬鴨的調料并不復雜,醬是絕對主角,甚至可以說是唯一主角。醬香要濃,要純、要正,適量放些八角茴香只是為了祛除鴨肉些微的腥氣。有人燒醬鴨,額外放入香葉、草果、花椒、陳皮等香料,味道類似潮州滷水,香味豐富華麗,不是不好吃,卻有違本幫醬鴨純正醬香的本意。
食家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