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6

臺島夜市之閒散的淡水老街

2015-03-30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夜市對我來說,是生命中穿插著的重要間奏,從小就愛。

  淡水鎮中正路上淡水老街的閒適,則跟我從小到大的經驗不謀而合--帶著閒散的毫無目的游走亂逛,吃些「有的沒的」(喜歡這個「臺普」用詞,很好地概括了那種閒適)。在臺灣逛的夜市里,最鍾情它,可以帶來「生為此地人」的錯覺--傍晚走出家門,家門口就該有這麼個小巧的街市,入夜燈火迷離,游客成群。它熱鬧不吵鬧、豐富不雜亂,食物品類多,也有很多各種小店賣些雜物,處處流露著安靜和穩定的生活節奏,不為一時一事所動,有自己的節奏。

  小、清淡、閒散、不羈但又明確的「小確幸」。

  過一家德國豬腳檔,名字可愛地稱為「小呆豬」,一小盒新臺幣100塊而已,阿給擺放得很有藝術感,一隻一隻間保持距離,好像搭建一個樸素的藝術展臺;魚膠蓋著豐盛飽滿的腐皮上,「天下第一辣」的辣醬擺在旁邊--這倒要笑出聲來了,內地多少嗜辣地方,也敢自稱天下第一辣,是個笑話,會意一笑的笑話。

  一圈淡水夜市逛下來,已經無數款從未見過的小吃讓人眼花繚亂了。炸榴蓮以芋絲包著,咬一口外酥內軟糯;麻糬是大陸很多地方都有的糯米制品,卻滋味不同,麻糬(實際上是日語mochi的閩南語說法,帶著明顯的歷史印跡),「麻糬燒」就更傳神這一道日本點心的來歷。

  還有紅豆餅,應該是孩子們最愛的「銅鑼燒」的變種,新臺幣10塊錢1個。一定要吃傳統的紅豆味,叼在嘴上細細品味店家的自制紅豆餡,小小甜甜,并沒有什麼令人驚豔之處,尋常小吃卻透著尋常生活的安寧況味……我總在想,國人那麼愛吃,而民間之安樂神髓,也不過如此!跟西北人變換著各種花樣吃麵一樣,沿海人士吃米也是各種求變。

  淡水河河水在暗夜和燈光映射下顯得黑漆漆,不動聲色地奔流 ☆元糕的小攤子其實是輛小推車,站在攤后的后生怕也只有二十一二歲,手腳麻利流暢地制作這一味甜品:一個小煙囪似的蒸鍋盞,呼突突熱氣直冒,不一會兒就蒸出一個。

  米是磨碎了的米屑,一定再以什麼調味過的,也說是古早味,這個我很相信。這個飛變化的世界,可能30年前的東西,已經算很「古早」了,一個人幼年吃過的東西,成年后再看,都顯得很「古早」。網絡時代、商業大潮飛奔襲來,過去傳統農業社會里的情愫還都藏在人們的潛意識里,對舊時舊物舊年代舊情感的懷戀,用食物來體現,會顯得不太悲情。

  花生糖冰激凌看起來有趣,這種用特殊的麵皮包裹的甜食跟我多年前在潮汕的海陸豐夜市里吃到的相似度極高,也是韌勁十足的現做麵皮,裹著花生糖,咬起來表皮韌韌的,里面的糖碎咯吱咯吱的脆甜香。不過,這家檔的老闆略加了創新,一塊幾十厘米見方的大塊花生糖,用木工刨子一樣的工具刨成糖碎,然后卷上一球冰激凌,即刻脆甜香里又增加了冰涼甜糯。

  從華燈初上直至夜色闌珊,一些店舖已經開始慢慢收起攤檔準備回家了。遠處河對岸的燈火也漸漸成片。

  不知為什麼想起臺灣作家朱少麟的小說,故事虛擬了一個河城--帶著陽光普照下憂鬱神秘氣質,莫不是就在此地?

  曉莫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