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改第二輪諮詢上月結束,特區政府預計本月將公布諮詢結果及提交立法會的政改方案。香港青年聯會最近完成一項調查發現,超過四成半受訪青年認為,立法會應通過人大「831」框架下的普選行政長官方案;超過七成半認為立法會議員表決時應跟從多數民意;亦有近五成對政改方案獲通過感悲觀。青聯促請立法會議員能慎重考慮民意,投票支持政改方案,讓香港政治體制踏出重要的一步。 香港商報記者 王珈莉
上月24日至28日,港青聯委托香港研究協會電話訪問1075名18至45歲市民,了解青年人對行政長官普選方案的意見。調查顯示,超過四成半受訪青年認為立法會應通過「831」框架下的普選方案;四成三不贊成泛民綑綁式否決方案;逾六成支持泛民議員與中央及特區官員重啟政改對話。此外,近半受訪者對方案最終能獲通過持悲觀態度,超過四成人認為若方案不獲通過將對香港社會造成負面影響,逾四成認為需等10年或以上才可普選特首。
霍啟剛:議員須聽取民意
霍啟剛昨表示,政改需按基本法及人大「831」決定進行。新華社
青聯主席霍啟剛表示,超過七成半受訪青年認為立法會議員表決政改方案時應以民意為依歸,反映青年期望議員能慎重考慮民意,依從多數民意表決政改方案。他指,未來兩個月希望各組織或機構多做民調供議員參考,青聯亦會待政府方案出台後再進行民調,藉此觀察民意變化;稍後,青聯會把民調結果交予政府及立法會議員。他強調議員須聽取民意。對於有建議政府牽頭進行大型民調,他認為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出各方都認為公道及獨立的機構進行。
霍啟剛稱,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早前因泛民提出綑綁否決政改方案而取消訪港,這是香港人的損失。他認為,現時是通過政改的關鍵時刻,香港正處十字路口,期望泛民與中央和特區政府盡快展開對話,盡快瓦解分歧。
被問到是否贊成議員辭職推動變相公投,霍啟剛指不希望看到,希望政府和泛民主派用對話來解決問題。他又建議政府,政改方案出爐後除游說泛民支持通過外,可向市民宣傳及解釋方案內容,藉民意影響泛民投票意向。
否決政改將令爭拗內耗持續
霍啟剛重申,政改需按基本法及人大「831」決定進行。他對通過政改有信心,認為能令政制向前走。他指,青年人應持正面態度及從長遠方向看,若今次向前一步,未來還有很多步可以行。
青聯發言人亦表示,大多數香港青年人認同普選行政長官方案是較目前辦法進步,然而由於政改爭拗仍僵持不下,青年人對政改方案能否通過比較悲觀。他們同時認為,否決政改方案會令社會長期爭拗內耗之局面持續,不利整個社會長遠發展。因此,青聯促請立法會議員慎重考慮民意,投票支持政改方案,讓香港政治體制能踏出重要的民主步伐。
推廣基本法 促政改通過
香港基本法頒布25周年紀念日到來之際,為在本港廣泛推廣基本法,民建聯昨起向市民派發基本法袋裝書,方便市民攜带及隨時閱讀。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表示,希望市民可以透過閱讀基本法加深對普選認識,從而減少爭拗,早日通過政改,達成2017年一人一票選特首的目標。 香港商報記者 何加祺
譚耀宗:政改不可「蹉跎歲月」
香港今年適逢基本法頒布25周年,民建聯昨在中環街頭設立街站,由主席譚耀宗聯同立法會議員李慧琼向市民派發基本法袋裝書。譚耀宗表示,為廣泛推廣基本法,民建聯獲「馬力國民教育基金」贊助印制60萬本袋裝書,向全港各區中小學贈送。他指,近期本港社會有不少爭拗都圍繞着基本法,因此希望市民能多了解基本法內容,進而達成共識。
譚耀宗說,昨日是向市民派發袋裝書首天,民建聯選擇中環作啟動禮,看到中環市民反應不錯,未來亦會在各區派發。是次會重點在學校推廣,目前已有不少學校登記索取,總數已過萬本。他又指,袋裝書方便攜带,市民可隨時隨地閱讀。
對於現時社會有不少聲音都在討論政改、普選等問題,譚耀宗認為,可能大家對基本法條文認識並不多,故希望藉25周年為契機,讓大家能加深認識基本法。據了解,此本袋裝書包含了基本法全文,還加入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基本法及其文件說明,以及有關普選問題等內容,文件根據時間順序錄入,方便讀者在查閱時對背景多些了解。
譚耀宗續指,通過政改是香港民主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希望大家好好思考,接受基本法及全國人大常委會「831」決定。他期望政改可在立法會獲得通過,而不要再蹉跎歲月。
基本法是國家意志香港基石
【編者按】今年是香港基本法頒布25周年。新華社昨發表題為「國家的意志 香港的基石——寫在香港基本法頒布25周年之際」的文章,指出「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為制訂香港基本法提供了法律依據。香港基本法與憲法是子法和母法的關系,兩者共同構成香港的憲制基礎」;「妄圖挑戰基本法、背離基本法、曲解基本法,香港就會紛爭迭起,永無寧日」。全文如下,文中小題為編者所加。
1990年4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審議並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以國家基本法律形式落實了「一國兩制」偉大構想。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基本法作為國家意志的體現,開始在港實施。香港從此如巨輪入海,劈波斬浪,開啟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新航程。
基本法體現「香港共識」
二十又五年,彈指一揮間。基本法所體現的「一國兩制」已由當初的偉大構想,變成今天舉世公認的光輝實踐。回歸以來,中央政府嚴格按照基本法辦事,認真履行憲制責任。特區政府認真執行基本法,團結带領香港同胞,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在中央政府、祖國內地的大力支持下,在香港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香港沉着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妥善處理一系列重大問題,保持了社會大局穩定,實現了經濟繁榮、民主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實踐證明,基本法是一部經得起實踐檢驗的好法律,是香港保持繁榮穩定、繼續向前邁進的堅實基礎。
回顧基本法歷時四年零八個月的起草過程,充分體現了民主開放、理性協商、凝聚共識的精神。在起草委員會59名委員中,有來自香港各方面人士23名;起草委員會在香港成立由180位各界人士組成的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廣泛收集香港社會各界意見和建議;基本法草案反覆多次在港廣泛徵求意見,香港各界人士共提出近8萬份意見和建議。可以說,香港基本法體現了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意志,凝聚了香港各界人士的集體智慧,是名副其實的「香港共識」。
基本法與憲法為子母法關系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要全面理解、貫徹執行基本法,就必須認清基本法是中國的法律、是在中國領土上實施的法律這一根本事實。
制訂基本法,是中國作為主權國家依據本國憲法,決定對恢復行使主權後的香港采取什麽管理方式的立法行為。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為制訂香港基本法提供了法律依據。香港基本法與憲法是子法和母法的關系,兩者共同構成香港的憲制基礎。唯有認清這一根本事實,才能厘清中央全面管治權與香港特區高度自治權的法律邊界,才能自覺維護憲法的權威地位和最高效力,才能切實尊重全國人大常委會依據基本法作出的「831」決定,也才能分辨企圖將「兩制」凌駕於「一國」之上、將香港排除在中國憲法適用范圍之外的險惡用心。
挑戰基本法就會永無寧日
「國有常法,雖危不亂」。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是法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一國兩制」賴以成功的基礎。回歸以來無數事實證明,切實尊重法治,嚴格依法辦事,是香港保持繁榮穩定的重要法寶。只要擁護基本法、維護基本法、遵守基本法,香港就能長治久安,保持繁榮穩定;妄圖挑戰基本法、背離基本法、曲解基本法,香港就會紛爭迭起,永無寧日。香港社會素有崇尚法治的優良傳統。但是,無論是去年爆發的「佔中」非法集會,還是近期出現的「反水貨客」暴力脫序行為,乃至一些人在醞釀的「辭職公投」和「全民投票」的政治圖謀,都是對基本法的漠視、對法治的破壞,其結果只能是禍港亂港,嚴重損害700萬香港市民的整體利益和切身權益。
順應民意是從政者道義責任
按照基本法和「831」決定,特區政府將向立法會提出修改行政長官產生辦法的議案,香港政改「五步曲」即將邁出關鍵的第三步。如果2017年能順利實現行政長官普選,香港的政制發展、民主深化將開啟新航程;如果普選方案在立法會被否決,香港民主發展將原地踏步,社會將繼續被撕裂,矛盾將進一步激化,經濟發展將受到嚴重影響。
針對近期香港政制發展過程中產生的爭議,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香港政制發展應該從本地實際出發,依法有序進行;應該有利於居民安居樂業,有利於社會繁榮穩定,有利於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國家領導人在不同場合、以不同方式,對廣大香港同胞表達殷切希望。無論特區政府開展的兩次公眾諮詢結果,還是近期香港多份權威民調,都非常清晰地顯示,在基本法和「831」決定框架下落實行政長官普選,已是香港社會的主流民意、最大共識。尊重共識、順應民意是政治人物應有的道義責任,香港一些政治團體、政治人物應理性務實,把握機遇,在普選問題上作出明智正確的選擇,確保香港政制發展在基本法規定的軌道上穩步推進。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一國兩制」是沒有先例的政治制度,在實踐中出現新情況、新問題,產生不同意見都是正常的。只要以憲法和基本法為依歸,嚴格依法辦事,就能解決問題、化解歧見。香港即將迎來回歸祖國18周年。站在新的歷史關鍵點上,香港各界理應把握良機,在關鍵時刻作出無愧歷史、無愧後人的正確抉擇,與祖國內地攜手並肩,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基本法》是港賴以成功的基石
明天乃《基本法》頒布25周年紀念日。《基本法》是依據國家憲法制訂的香港憲制性法律,沒有《基本法》就沒有今日香港。《基本法》確保了香港順利回歸祖國,正如第一條所確立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同時又授權特區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等,從法律上訂明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針。
事實上,回歸以前,香港過渡期間,由於有人擔心的種種不明朗因素,甚至出現了信心危機和移民潮﹔可是,隨着《基本法》頒布及貫徹落實,香港前途問題得以厘清和解決,香港管治權得以順利交接,政局不但維持穩定,並沒出現任何動蕩,整體而言更愈來愈繁榮進步,經濟表現及就業市場發展良好,有關成績絕對有目共睹。此所以,很多港人均選擇回流故土,外來投資更是有增無減,充分引證了各方各界對香港投下的信任一票。香港作為世界首屈一指城市的地位,無疑得到了進一步巩固及提升。
受益於《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回歸以來,總體而言,香港克服種種不同考驗,風雨兼程,各項事業均取得全面進步。經濟方面,國家發展如日中天,香港便成功藉着「一國兩制」獨特優勢搭上快車,國際金融中心及人民币離岸中心的地位在區內難出其右﹔沙士襲港期間中央對港簽署CEPA和開放個人游政策,亦為香港其余支柱產業即貿易、旅游、專業服務等注入莫大強心針﹔「十一五」首次納入香港、繼而在「十二五」把香港部分獨立成章,時任副總理李克強親自專程來港宣布挺港36條等,加上一直以來堅定不移支持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發展,更為香港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非常堅強的後盾。政制方面,香港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兩個選舉辦法,均按照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向前發展,民主成分不斷提高,而2017年特首選舉和2020年立法會選舉可以普選產生,不但回應了香港市民的普遍願望,也是貫徹落實《基本法》有關目標的應有體現﹔如今,「政改五步曲」已走畢首兩步,接下來就看立法會能否三分二多數通過政改方案,順利的話,一人一票的普選基本上便可袋穩。
可以肯定地說,唯有按照《基本法》辦事,香港的政經發展才能夠繼續向前。反過來說,倘若漠視、挑戰、甚而背離《基本法》和「一國兩制」,香港還會取得以上驕人成果嗎﹖香港還可保持繁榮穩定嗎﹖由去年爆發的「佔中」,到部分人不斷滲透的「港獨」思維等,相信絕大多數香港市民都已看到弊端,這都是禍港亂港、並威脅香港整體利益的違反《基本法》的惡意操作。香港一路走來,既跨過了重重危機,又開拓了更多機遇,所依靠的就是《基本法》,所憑藉的就是「一國兩制」。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由過去到現在至將來均嚴格按照《基本法》辦事﹔事實說明,《基本法》是香港賴以成功的基石,離開《基本法》的話,香港肯定永無寧日。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