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2

新興市場恐陷償債困局

2015-04-03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綜合報道】受美元走強等因素影響,新興經濟體正在經歷近6年最大資本外流。荷蘭國際集團(ING)的數據顯示,去年下半年,從最大的15個新興經濟體流出的資本總量高達3924億美元(約3.04萬億港元),這不比金融危機期間的情況好到哪里去。麥肯錫的研究報告也指出,截至2013年底,新興市場的債務總量已達49萬億美元,其增量占到全球債務6年來增量的一半左右。

  高成本融資腐蝕發債人信用

  ING表示,2008至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新興市場三個季度資本外流量也才5459億美元。由於美元走強導致新興市場貨幣疲軟,投資者也預期聯儲局會加息。IMF稍早前也表示,自1995年以來,新興市場手中的外匯儲備去年首次下降。沒有穩定的資本流入,新興市場可能陷入償債困難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新興市場的企業硬通貨債券規模上升。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預計,該債券市場規模已超過2萬億美元,超過了1.6萬億的美國高收益債券市場。這些熱錢來自高風險偏好的投資者,他們受此前美國貨幣寬松的驅動,大批向新興市場轉移。此外,麥肯錫報告還顯示,中國債務量占GDP的比例在2007年至2013年間上升了83個百分點。

  今年經濟增速下調至4%

  法國巴黎銀行的新興市場債券策略部負責人史匹格爾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美國正在改河易道。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長期高成本融資會腐蝕發債人的信用。由於資本外流往往伴隨著債務違約,我們繼續相信新興市場還會面臨更多困局。」

  史匹格爾并非危言聳聽。隨著房地產價格不振,導致鐵礦石產業陷入危機,中國經濟增速隨之放緩。俄羅斯國內的投資人也在將盧布資產換成美元資產。而巴西上個月爆發游行,指責政府管理失當,導致國內通脹高企、財政危機。這讓凱投宏觀將新興市場今年GDP增速從去年的4.5%下調至4%。

  中國保持較大順差難再現

  豐銀行經濟學家範力民則注意到,長期存在的中國境內外利差套利的空間也在收窄。他表示,「盡管中國經常項目仍有順差,過去半年的資本流出量已經使中國的外匯儲備萎縮。隨著人民幣估值越來越市場化,中國保持較大順差已經很難再出現。」

  「脆弱五國」最難抵美元沖擊

  美元持續升值讓許多新興市場國家處境不妙。牛津經濟研究院稱,「脆弱五國」——馬來西亞、智利、土耳其、委內瑞拉和俄羅斯受沖擊最嚴重。

  牛津經濟研究院高級經濟學家斯萊特在報告中表示:「根據經典教科書理論,美元升值對新興市場有利,因為它將提升新興市場相對於美國的出口競爭力。」但他也指出,美元升值將增加新興市場以美元計價債務的負擔、打壓大宗商品價格和抑制資本流入。

  本輪美元升值幅度罕見

  從去年6月到今年3月,美元貿易加權匯率升值12%。牛津經濟研究院指出,從歷史來看,如此規模的美元升值非常罕見。除了2008至2009年金融危機時期短暫的飆升,上一次美元大幅升值發生在上世紀90年代末。斯萊特說:「美元升值對新興市場生成消極的資產負債表效應,從而損害經濟增長。尤其是對於那些美元債務與資產之間存在嚴重錯配的新興市場企業、銀行和政府而言,更是如此。」

  美元升值還會造成資源價格下跌,從而對那些依賴大宗商品出口的新興市場造成沖擊。比如說,在去年6月到今年3月美元升值12%的過程中,油價暴跌50%。當然,商品價格下跌并非對所有新興市場都構成利空,亞洲一些大型經濟體,包括中國、印度、韓國和臺灣地區,就從能源成本下降中受益。然而,俄羅斯、智利、委內瑞拉大宗商品凈出口占GDP的17%左右。馬來西亞、阿根廷和哥倫比亞依賴度也很高,大宗商品出口占GDP的8%至9%左右。

  大陸臺灣韓印菲受影響最小

  美元升值對新興市場的另一個影響途徑是造成資本流入減少。斯萊特表示:「簡單來說,強勢美元將會吸引資本從新興市場流向美國資產。這將會導致新興市場貨幣貶值,并通過推高新興市場利率或抽乾銀行系統中的流動性,而造成貨幣環境收緊。」

  根據6個關鍵指標來衡量,斯萊特認為美元升值對中國、臺灣地區、韓國、印度和菲律賓的影響會最小。

  外儲下滑或因中東與華拋歐元

  IMF近日發布數據顯示,新興市場國家的外匯儲備20年來首次下降。華爾街分析人士認為,新興市場減少的外匯儲備很可能是歐元的儲備。除了歐元匯率下跌使這類儲備估值縮水以外,中東產油國和中國都可能拋售歐元儲備。前者因國際油價下跌面臨高額財政赤字,后者面臨大規模資本外流,他們被迫拋售歐元的壓力越來越大。

  高赤字及資本外流系主因

  德意志銀行的歐洲外匯策略負責人薩拉瓦羅斯指出,IMF的數據并未包括全球兩大高外儲國家,將其他地區央行的資產盡量統計在內。很可能拋售歐元資產的是以下兩個國家地區:該地區官方外匯儲備1萬億美元,還通過主權財富基金持有2.5萬億美元。國際油價下跌使中東國家財政赤字很高。預計今年中東產油國的財政赤字超過2000億美元。這些國家持有低收益的歐洲資產,他們可能是主要拋售者。

  而中國可能是全球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但由於中國央行干預國內大規模資本外流,這類儲備正在以史上最快的速度減少,估計年度減少規模約為2000億美元。過去20年人民幣存在結構性的升值壓力,如今出現逆轉,投機性的熱錢流入逐漸減少,境外投資者開始對沖投資組合的風險,企業對沖活動增加。今年這種變化可能持續,未來也可能如此。

  投歐低收益儲備或成犧牲品

  薩拉瓦羅斯認為,新興市場的央行并非主動重新配置、拋售歐元的儲備,導致歐洲資本外流。中東與中國可能是兩個突出的國家地區,未來幾年他們面臨越來越大的消耗外儲壓力,投資歐洲的低收益儲備可能是主要犧牲品。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