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8

美又提“亞太再平衡”,幾個意思?

2015-04-09
来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4月7日至10日,今年2月就職美國防長的卡特訪問日本和韓國。啟程前,卡特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發表演講稱,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將進入“新階段”。他表示,美中兩國也許不是盟友,但也不必是敵人,強有力的美中關系對於全球安全和繁榮至關重要。

  “新階段”什么樣

  根據美國彭博社報道,卡特說,“新階段”意味著美國在亞太的參與要“深化而且多樣化”。

  根據美國媒體報道,“新階段”中,美國將進一步加大亞太地區的海空力量部署,包括部署更多的F-22戰鬥機和B-2、B-52遠程轟炸機,增派“宙斯盾”驅逐艦等。此外,美軍的電子部隊和新式武器也將出現在這一地區。“新階段”中,美國在發展與現有盟友關系的同時還將繼續尋求新的夥伴,特別是在南亞和東南亞。他以美印關系舉例稱,兩國關系是非常具有活力的夥伴關系,兩國未來將在海上安全、軍事技術等方面擴展合作。“新階段”中,卡特稱TPP“如同一艘航空母艦一樣重要”,呼籲美國會盡快通過奧巴馬政府進行貿易談判的授權。他預計,未來10年,美國的出口將增長1250億美元。

  目前,伊拉克、敘利亞、也門、烏克蘭等地局勢的發展依然不容樂觀,而這些地區是美國傳統的戰略重點。不過,美國防長似乎把其關注焦點轉向了亞太。據彭博社報道,繼本周日韓行之後,卡特將於5月訪問印度、參加新加坡的一次國際安全會議,還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訪問中國。

  受挫之後再出發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上周四的一份評估報告指出,奧巴馬政府的“亞太再平衡”是一次不太成功的嘗試,它既未能遏制中國的發展,也未能讓日韓等盟友放心。

  2011年11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夏威夷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上,正式提出美國“轉向亞洲”戰略。在美國宏大的“亞太再平衡”戰略當中,如果說提升在亞太的軍力部署、強化與盟國軍事合作是骨架,那么,力推TPP談判、以高標准打造以美國為中心的地區經濟一體化組織則是血肉。

  目前,美國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總體來看,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可以說效率非常低。

  不久前,美軍發布了2015版海上戰略。與2007年舊版海上戰略相比,這份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海岸警衛隊三大海上力量第二次聯合發布的綱領性文件,首次提出“印度洋—亞洲—太平洋”地區概念。分析指出,在美國新版海上戰略中,所謂的“中國威脅”被無限放大,隨著中國海軍的影響力漸漸抵達印度洋,美國開始調整其長期策略,謀求太平洋和印度洋“兩手抓”。專家指出,美國再次調整其亞太戰略,提出“印亞太”地區概念,與其“亞太再平衡”戰略受挫密不可分。

  此外,最近,菲律賓退出TPP談判這一意外舉動給TPP談判的主導國家美國形成重要一擊,也意味著以TPP為核心支柱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在落實過程中困難重重。

  “新心態”求共贏

  在“亞太再平衡”戰略受挫的背景下,卡特出發了。這意味著美國戰略的調整嗎?

  自奧巴馬政府提出“亞太再平衡”戰略以來,各方分析均認為,美國意在遏制中國在該地區影響力的發展。如今,卡特則反複強調,中美不是敵人。

  “我拒絕‘零和’思維,中國的成功不意味著美國的失敗。亞太還有另一種可能性,即‘共贏’。”卡特說。

  4月2日,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發布了一份名為《亞太地區沖突與合作》的報告。報告認為,未來25至30年內美國將依然是亞太地區實力最強、最有影響力的國家,但其“塑造”亞太格局的能力將會下降,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增長,中國影響力將繼續上升。包括基金會在內的華盛頓主流智庫均建議,美國要通過開展長期戰略對話、在白宮增設對華事務高官等多種渠道“全面提升”對華接觸,以“新心態”與中國打交道。

  中美兩國之間的接觸也有了一些成果。比如,去年11月,中美正式簽署“重大軍事行動相互通報信任措施機制”和“海空相遇安全行為准則”。卡特在6日的演講中透露,美中正在就空中相遇原則進行協商,計劃在今年年內完成文本內容的談判。

  不過,對於亞太這個蓬勃發展的地區,美國顯然還在糾結。卡特行前還在強調,亞太過去幾十年的和平與穩定得益於美國強有力的角色。而且,他依然不依不饒地提出,美國及其盟友“深為關切”中國的“不透明的”國防花費、網絡行為以及在爭議海域的力量展示。

  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大勢總是不可阻擋的。美國該明白,識時務者為俊傑。(張紅)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