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空軍“吸血鬼”戰鬥機,到上世紀60年代初已經落後。
印方的資料顯示,印度空軍在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中表現平平,不僅與高層決策失誤有關,自身實力不濟也是重要原因。
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已過去了整整半個世紀。多年來,印度史學界流傳這樣一種觀點:若印軍在戰端初開時果斷動用空中力量,轟炸中方的後勤補給線,則“斷然不會遭此大敗”。印軍內部持相似觀點者亦不在少數,空軍司令兼參謀長委員會主席布朗最近在接受采訪時聲稱:“若空軍參戰,結局將不同。”時任陸軍第7旅指揮官、後被解放軍俘虜的達爾維准將也曾忿忿不平地寫道:“下次……印度空軍不管在何處、對抗誰,都要扮演主導地位。”那么,印度空軍當時的表現究竟如何?它是不是如印軍官員所言,強大到足以扭轉戰局呢?
裝備水平無優勢可言
據印度空軍首任參謀長薩伯羅特·穆克吉的回憶錄記載,1959年中印開始出現摩擦後,時任總理尼赫魯責成穆克吉領導的空軍,加緊為蠶食“東北邊境特區”(即中國藏南地區)的地面部隊提供運輸、偵察等方面的幫助,但嚴格限制印度空軍的戰鬥飛行。
考慮到中國空軍在朝鮮戰爭、1958年金門炮戰及1959年西藏平叛過程中顯露的實力,生性謹慎的穆克吉不敢將戰鬥機部署到靠近中印邊境的前沿機場,只派運輸機輸送給養。由於缺乏經驗,空投的物資有不少掉進峽穀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投下後,降落傘未能打開,導致墜地損壞。最終,只有約40%的空投物資被陸軍獲得,遠遠不能滿足正常作戰的需要。
慕克吉的謹慎並非“怯戰”。印度官方資料顯示,中印開戰前夕,印度空軍的骨幹主要是二戰水平的螺旋槳式飛機和引進自英國的二手“吸血鬼”式噴氣戰鬥機,無論從數量還是性能而言,都不比中國空軍當時裝備的蘇制戰機先進。至於印度先前向英國訂購的100架新型“獵人”戰鬥機和90架“堪培拉”輕型轟炸機,1962年時都還沒來得及交付。
尼赫魯否決空襲計劃
1962年10月20日,中印邊境戰爭爆發。由於缺乏心理准備,印軍的指揮系統很快陷入混亂。沖突開始3小時後,一架印度空軍的C-47 運輸機,還渾然不覺地試圖向駐克節朗的陸軍第7旅空投物資,不料迎面飛來連串炮彈,飛行員顧不上空投便倉皇逃離。穆克吉聞訊大發雷霆,當場向國防部長梅農打報告說,被打懵的陸軍連向空軍通報戰況都忘了。
10月23日,穆克吉主動請求調集戰機,空襲中國軍隊的補給線,但尼赫魯拿出一份據說是印度情報部門從美國中央情報局處獲得的消息,稱中方已在西藏某地部署了蘇制圖-4轟炸機,其作戰半徑覆蓋新德裏,言外之意是,印度一旦空襲西藏,勢必引發中國的強硬報複。雙方話不投機,印度空軍武力介入的請求遂被無限期擱置。事實上,在中印戰爭第一階段結束前,印度空軍完全成了“旁觀者”,既不向前線運輸物資,又不去撤退被困官兵。
10月28日中方宣布暫時停火,印度空軍才傾巢出動,躲進深山的陸軍第4步兵師師長尼蘭詹·普拉沙德就是被直升機救走的。營救過程中,曾有一架直升機誤入解放軍陣地,當場被擊落,另一架在印軍撤離拉達克時被遺棄,完好無損地落入解放軍手中。11月中旬,中方開始第二階段作戰,主攻方向在達旺等地。這回,印度空軍表現比較積極,不斷向被圍困的部隊提供補給,只是為時已晚。其間,又有一架“水獺”式飛機被擊傷,後遭中方繳獲。
緊急“進補”終無緣實戰
中印沖突使印度陸軍飽嘗苦果——在邊境問題上沒得到什么好處,還付出了6000多名士兵陣亡、失蹤或被俘的代價。印度空軍同樣經曆了苦澀的記憶:不曾出動飛機與中國空軍交戰,由於缺乏基本的夜間作戰能力,也無法對擅長夜戰的解放軍造成有效威脅。
印度軍方認為,中印戰爭的惟一正面效應,就是刺激了自身的現代化步伐。戰後不久,美國就向印度空軍提供了大批運輸機,法國加速為印度生產具備高原起降能力的“雲雀”直升機。同時,新德裏與蘇聯的軍事合作日益密切,1962年和莫斯科緊急達成協議,購買了首批7架米格-21戰機。不過,因為中方的軍事行動適可而止,這些裝備皆與實戰無緣。
由此不難看出,印度空軍在1962年無所作為,並非只是由於決策失誤,自身實力不濟也是重要因素。進入21世紀,印度空軍依然對當年的教訓念念不忘,想方設法將空中力量向中印邊境方向傾斜。截至2012年上半年,印度空軍已在東部邊境部署兩個中隊的蘇-30MKI戰鬥機,另兩個中隊很快就會成軍。此外,印度向法國采購的“陣風”多用途戰機和向美國采購的C-130J“超級大力神”運輸機,也會把東北部邊境作為今後的重點活動區域。
■參考資料
印度空軍的源起
1932年11月8日,英國女王調查委員會批准《英屬印度空軍法案》。次年4月4日,英屬印度空軍第1飛行中隊成立,由1名英國軍官和5名印度飛行員組成,主戰裝備是老舊的雙翼飛機。1936年,第1中隊調至西北邊境省(今屬巴基斯坦)平叛,由於飛機性能落後,其間竟被當地部落武裝用步槍擊落。
二戰爆發後,英屬印度空軍收獲了難得的發展機遇。為鞏固遠東殖民地,1942至1945年,英屬印度空軍培養了3000名軍官和2500名士兵,其中600名飛行員組成10個戰鬥機中隊參戰,作戰地域遍布緬甸、北非甚至英國本土,對手包括日德意三大軸心國。
1947年印巴分治,英屬印度空軍被兩國瓜分,印度接收的部分稱皇家印度空軍,旋即參加了第一次印巴戰爭。1950年,印度成立共和國,皇家印度空軍正式更名為印度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