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7

阅兵:俄罗斯的胜利?

2015-05-09
来源:聯合早報

   陰影下的莫斯科勝利日閱兵

  5月9日的莫斯科盛大閱兵紀念,是俄羅斯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武裝部隊檢閱。在烏克蘭危機濃重陰影之下舉行的此次勝利日閱兵,是“新帝國主義”俄羅斯的勝利嗎?是“樂見”美俄互毆、“坐收漁翁之利”的中國的勝利嗎?是日益一體化的世界的勝利嗎?

  俄羅斯的勝利?

  自從烏克蘭危機爆發尤其是俄羅斯吞並克里米亞半島以來,普京被貼上了“侵略者”的標簽,俄羅斯自然淪為了“新帝國主義”,而歐美諸大國則聯手對俄羅斯實施了經濟上的制裁、外交上的孤立和戰略上的包抄。

  反法西斯戰爭暨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閱兵,曆來是(蘇聯)俄羅斯國家政治中的重要活動,也是其重要外交舞臺。自啟動閱兵籌備以來,俄羅斯先後向近70位外國領導人以及國際組織領導人發出了邀請,但出席者寥寥。歐美日諸大國聯手抵制,烏克蘭、波蘭等國領導人不僅拒絕出席,還公然否定蘇俄在法西斯戰爭中的貢獻。更有甚者,從4日起,美國率北約(NATO)諸國在愛沙尼亞和挪威海域舉行大規模陸海軍事演習,隔空叫板莫斯科。

  最終,參加閱兵觀禮的國家主要有俄羅斯的“金磚盟友”中國、印度和南非,傳統友好國家越南和古巴,“兄弟”國家蒙古和埃及,希臘和捷克則是“全面淪陷”的歐盟諸國中“幸存”的參與者,而在俄羅斯苦心經營多年的獨聯體國家中,亦有白俄羅斯等國元首缺席。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貌似捧場,實則意在斡旋。更有甚者,金正恩還放了普京的鴿子。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在2005年的60周年閱兵典禮中,有包括美、中、日、德等國在內的53個國家的領導人出席。

  那麼,出席者寥寥的此次閱兵,是否意味著俄羅斯的失敗呢?不完全如此,俄羅斯至少獲得了“慘勝”。

  首先,俄羅斯通過此次規模宏大的閱兵,展示了俄羅斯強盛的國力,尤其是強大的常規軍事力量和毀滅性的核力量。通過此次盛大閱兵,俄羅斯展示了T-14主戰坦克、RS-24洲際核導彈以及蘇-35戰斗機等上百種先進武器裝備,向垂涎俄羅斯國家安全戰略空間的歐美大國傳遞了一個強有力的信號:俄羅斯仍然是強有力的世界大國!

  其次,顯示俄羅斯的外交陣營基本是穩固的。雖然美國、日本以及歐洲大國如英國、法國不再捧場,但中國、印度和南非等新興大國的力挺,為莫斯科挽回了相當大一部分顏面;雖然德國總理默克爾沒有參加閱兵,但她于閱兵次日即親赴莫斯科致意,普京足以慰懷。默克爾的到來,將歐美大國在對俄政策上的分歧暴露無遺。更為重要的是,反法西斯戰爭主要戰勝國中國的熱情捧場,意味著中國願意與俄羅斯一道,捍衛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成果,鞏固以此為基礎的戰後世界秩序,尤其是歐洲地區秩序和東亞地區秩序。

  此外,無論是在朝核問題、伊核問題等國際社會“痼疾”的處理上,還是也門亂局等新熱點問題的處理上,歐美都無法拋開俄羅斯。未來,俄羅斯仍然可能劍走偏鋒,置歐美反俄勢力于尷尬境地。

  中國的勝利?

  自從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歐美一直有人聲稱,中國已悄然成為此次危機的“最大贏家”,理由大致如下:

  首先,歐美與俄羅斯因烏克蘭危機而交惡,中國成為歐美和俄羅斯爭取的外交與戰略籌碼。在烏克蘭問題的處理上,歐美並沒有爭取中國的明確舉動,而俄羅斯與中國的戰略互動,應該說是新世紀以來兩國戰略互動的延續和升級。俄羅斯始終是歐洲國家,並在政治體制、宗教文化、社會經濟等諸多領域與中國有著天然的巨大差異。

  對于崛起中的中國,俄羅斯是懷有巨大的戰略戒心甚至某種程度的敵意。這在俄羅斯與印度、越南等中國“對手”的軍事合作中有著極為明顯的體現。更為重要的是,無論是美國還是俄羅斯,都仍然擁有充足的外交力量和強大的綜合國力,遠未淪落到需要求助于中國的地步。

  其次,被孤立的俄羅斯被迫向中國做出某些經貿與軍售“讓步”。

  這種判斷看起來似乎有些道理,如在曆經長達近10年的漫長談判之後,中國終于如願以償,與俄羅斯達成了巨額的天然氣交易。事實上,天然氣交易對于俄羅斯來說更富現實意義,考慮到歐美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和俄羅斯擺脫歐洲單一消費市場的意願時更是如此。天然氣消費在中國的能源消費中所佔比例相當低,而中國所謂的能源安全困境,從來只停留在紙面之上。至于蘇-35戰斗機、S-400導彈系統等高端武器系統的交易,更多地只是媒體的炒作和軍火商的宣傳。

  最後,中國可能趁火打劫,榨取烏克蘭軍工的“殘值”。自從烏克蘭獨立以來,中烏軍事合作是較為緊密的。從坦克發動機到“野牛”氣墊船,從艦船發動機到空空導彈,從高級教練機到大型運輸機,都有兩國軍事技術合作的影子。甚至,“遼寧號”航母的船體,也是從烏克蘭購買而來。不過,過去二十多年來,中國的武器研發取得了全面的長足發展,而一直在“吃老本”的烏克蘭軍工,卻拿不出太多“硬貨”來了。更為重要的是,一旦加入對華“武器禁運”的歐盟,烏克蘭與中國的軍事合作必將中斷。

  事實上,韜光養晦的中國遠非烏克蘭危機的贏家,而是陷入了國際道義的巨大困境之中。這從中國在此次危機中的表態明顯反映出來。克里米亞半島通過全民公投的形式回歸俄羅斯,中國在聯合國相關決議的表決中投了棄權票,而在外交部的表態中,中國一直表示尊重烏克蘭主權和領土的完整,中國官方從未公開承認克里米亞半島是俄羅斯的一個部分。中國固然不願意得罪大國俄羅斯,中國也同樣不願意得罪長期的軍事合作夥伴烏克蘭。更為重要的是,謀求和平崛起的中國尚未實現統一,意欲公投的臺灣仍然孤懸海外,海島爭端仍未解決。

  世界的勝利?

  既然俄羅斯只是“慘勝”,既然中國也未能“坐收漁翁之利”,那麼,此次莫斯科閱兵,是世界的勝利嗎?

  從地理大發現開啟全球化進程500多年以來,世界不斷地從地區化走向一體化。不幸的是,在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今天,世界仍然是分裂的,莫斯科勝利日閱兵即是其真實寫照。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本應是世界的勝利,本應是世界團結與和平的象征。但當今國際情勢,恰恰與“勝利”、“和平”相去甚遠。

  進入新世紀以來,美國領導的全球反恐戰爭,不僅使得原本就不平靜的阿拉伯-伊斯蘭世界陷入無可救藥的動蕩之中,還順帶拉開了伊斯蘭文明與基督教文明之間“野蠻沖突”的帷幕;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持續增長,使得中美關系從合作為主轉為競爭為主,並復活了中日之間兩個甲子以來的恩怨與對峙;曾經尋求核武器的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和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最終身死國亡,以及核武器數量曾經僅次于美俄的“核大國”烏克蘭的分裂和沉淪,極大地堅定了伊朗和朝鮮發展核武器的決心;烏克蘭危機的國際化和泥淖化,不僅在美歐和俄羅斯之間豎立起了新的柏林牆,凸顯出美國綜合國力的捉襟見肘和外交戰略的手長袖短,還使得歐美陣營內部的裂痕日益明顯;中國推出的亞投行,顯示了中國強大的經濟實力,也凸顯出發展中世界試圖創造“遊戲規則”的被迫和無奈;三周前宏大的亞非會議,顯示了發展中世界的團結與力量,同時也揭示了南北的鴻溝與分立;從黑海、地中海、南中國海到日本海,美日諸國與中俄所舉行的軍事演習,絕非不期而遇,而是劍拔弩張;而在莫斯科勝利日閱兵式上,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被公開撕裂為中俄陣營和美英法集團。

  世界將向何處去?1918年11月7日,“效忠于世界之義廣”的梁濟,于投湖自盡之前發出疑問:“這個世界會好嗎?”其子梁漱溟答道:“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惟願如此。

  出席者寥寥的此次閱兵,是否意味著俄羅斯的失敗呢?不完全如此,俄羅斯至少獲得了“慘勝”。

        作者刘军:任職于云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