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李克强接受《今日印度》杂志书面专访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接受《今日印度》杂志的书面专访。《今日印度》于5月8日刊发了专访内容,具体如下:
问:您曾于2013年5月访问印度。请问为何选择印度作为就任总理后的首访地?您对您访印后中印关系发展满意吗?
答:两年前,我就任总理后首访首站就到了印度,至今记忆犹新。中印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具活力的新兴市场国家,双边关系发展事关两国25亿人民的福祉,攸关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在那次访问中,我和印度领导人一致认为,两国应携手实现共同发展,形成亚洲合作的新亮点,打造世界经济的新引擎。
去年印度大选后组成新一届政府。我高兴地看到,中印关系与务实合作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取得了新的进展。这本身就表明,发展中印关系是两国各界的高度共识,拥有深厚民意基础。
当前,中印都面临着发展经济、深化改革、改善民生的历史重任。两国关系正沿着两国领导人确定的方向稳步推进,面临着实现提升和飞跃的历史契机。我期待莫迪总理即将对中国进行的访问进一步深化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促进两国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包容发展。
问:您如何看待莫迪总理第一年执政成果?
答:莫迪总理执政近一年来,展示了他推进改革发展的决心和魄力,印度经济增长明显加快。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印度过去一年来的发展变化,国际投资者再度聚焦“印度机遇”,普遍看好印度发展前景。我向莫迪总理以及印度政府表示祝贺。
中国为印度取得的发展成就感到高兴。当前,印度经济处于提速期,中国经济也在加快转型升级。两国发展理念相似,经济互补性强,彼此发展互为机遇。中方愿同印方对接发展战略,加强政治互信,拓展互利合作,在互学互鉴、互帮互助中携手并进。
问:过去几年中印经济关系发展缓慢。双边贸易以印度原材料出口和中国机械出口为主。双方在更紧密经济合作和促进相互投资领域进展同实际潜力仍有差距。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关系涵盖诸多领域,除了传统的货物贸易之外,还包括服务贸易、旅游、投资、金融等。比如,中方企业赴印投资快速上升,双方在铁路、产业园区等领域合作蓄势待发,前景广阔。据我所知,有10家印资银行在华设立了13家分支机构,远远超过中资银行在印的分支机构数量。印度企业在华投资领域也覆盖软件、制药、高等教育、钢铁、化工、清洁能源等广泛领域。因此我们不能仅以货物贸易作为衡量两国经济关系的唯一标准。
即便单就货物贸易而论,国际金融危机及之后的几年,中印双边贸易额的确有所下滑,但去年已经开始回升,同比增长7.8%,达到706亿美元。中方理解并重视印方对贸易平衡的关切,愿继续采取措施扩大从印度进口适销对路的产品,推动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科技、旅游等更广泛领域找到平衡点,实现双边贸易的动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我认为,相对于25亿人口的中印两国来说,双方合作还远未达到应有的规模和水平。中印合作就像一个等待发掘的巨大宝藏,令人憧憬和期待。莫迪总理此访期间,我将与他就深化两国务实合作进一步深入交换意见。我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印经济关系一定能早日搭上“高铁”,给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为中印各自民族复兴进程增添动力。
问:习近平主席去年9月访印时,双方同意在印建立两大工业园区,重点面向电力和汽车业。未来中国大企业会不仅将印度作为出口市场,也作为制造业基地吗?中国经济领域变化是否会影响中印关系?您认为这些工业园区能取得什么成就?
答:习近平主席访印期间,同印度领导人就在印度开展产业园区合作达成重要共识。中国和印度分别是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大国,经济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当前,中国经济正在朝着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方向前进。我们将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未来5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达5000亿美元。印度政府提出“印度制造”等倡议,锐意推进改革创新,致力于提升制造业水平,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当前背景下,深化务实合作对于双方而言都更有需要,也更具潜力。
中国企业决定在印度设立两个工业园区,是中印深化务实合作的有益尝试。印度市场巨大,人力资源丰富,完全有条件成为制造业大国。希望印方能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和投资便利,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和不便,促使产业园区建设早日取得实效,打造中印务实合作的旗舰项目。中方也欢迎更多印度企业来华投资兴业。我相信,随着两国产业园区合作的不断推进和投资合作的日益拓展,中印一定可以更好地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问:中国政府去年提出了“一带一路”重要倡议,总理先生访印时双方曾共同倡议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方希望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同印方进行哪些合作?“一带一路”会怎样改变地区国家对中国的看法?
答:中印作为亚洲两个最大的国家和在本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有责任共同促进地区合作与繁荣。正因如此,2013年我访问印度期间,与印方共同提出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倡议,也得到缅甸、孟加拉国方面的积极回应。无论是提出“一带一路”,还是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方都不是谋求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实现共同发展。
当前,中印在铁路、产业园区等领域合作稳步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联合工作组已经成立,相关工作进展顺利。印方成为亚投行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并承办了亚投行第二次首席谈判代表会议。这表明,无论在双边还是地区层面,中印都是天然的战略合作伙伴。中方愿听取印方对“一带一路”的看法和建议,充分尊重和照顾印方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探讨互利共赢的合作途径,共同引领本地区的发展与繁荣。
问:您如何看待中印关系未来发展走向?过去20年,中印在邓小平先生倡导的“搁置争议”框架下寻求在其他领域发展关系。您认为这种做法在多大程度上取得成功?随着中印两国关系的快速发展,您是否认为前瞻性、永久性解决边界等悬而未决问题的时机到了?
答:邻国之间在一些问题上有不同看法是在所难免的。我想强调的是,就中印两国而言,友好合作始终是两国关系的主流,双方的合作需求和愿望是第一位的,我们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
多年来,两国领导人形成一个重要共识,就是要加强两国各层次、各领域的关系,同时通过谈判努力寻求公平、合理以及双方都可接受的方式和平解决分歧。有关分歧不应影响双边关系的整体发展。这为中印关系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说,中印双方已探索出一条开展友好合作与妥善处理分歧并行不悖的独具特色的相处之道。
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确实是个难题。早日解决边界问题是两国政府的历史责任,也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期盼。过去30多年来,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中印边界谈判取得积极进展。双方制定了解决边界问题的路线图,签署了政治指导原则协定,达成了通过富有意义的相互调整一揽子解决问题的重要共识。与此同时,两国边境地区总体保持了和平稳定,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我们要在继承以往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不懈地推进边界谈判进程,争取找到公平合理、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在此之前,双方要共同努力维护好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为问题的最终解决和两国关系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邓小平先生说过,只有中印都发展起来了,才会有真正的“亚洲世纪”。保持中印关系长期稳定发展,不仅符合两国25亿人民的长远和根本利益,也是亚洲之幸、世界之福。我相信,在中印两国领导人、两国政府和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中印两国一定能够在实现各自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携手并进,共同迎接“亚洲世纪”的早日到来。
问:您如何看待世界多极化趋势?中国经常谈及实现多极化的必要性。在这一问题上,中印能展开哪些合作?在联合国等国际机构改革方面,中国是否会支持印度发挥更重要作用,包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答:多极化是当今世界大势所趋。进入21世纪以来,亚非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进一步上升,推动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中印两国作为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两支重要力量,作为拉动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双引擎”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在全球事务中面临相似挑战、拥有广泛共同利益,也开展了良好的协调与合作。中印关系已经远远超出双边范畴,具有地区和全球意义。
中印两国人口加起来超过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中印一个声音说话,全世界都会倾听;中印携手合作,全世界都会关注。中印在通过自身发展拉动亚洲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继续加强在联合国、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框架下的合作,携手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努力维护两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印度作为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亚洲大国,是“金砖国家”的重要成员,为南亚和亚太地区的稳定繁荣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高度重视印度作为发展中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支持印度在联合国包括安理会发挥更大作用的愿望。
问:您如何看待中印在地区事务中的合作?中国近期发生了一系列恐怖袭击,印度长期对恐怖主义扩散表示担心,您认为中印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合作?
答:中国是南亚的最大邻国。南亚和平稳定同中国的稳定和发展息息相关。中印在维护南亚和平稳定、促进发展繁荣方面拥有共同利益。无论是支持阿富汗和平重建,还是向尼泊尔提供救灾重建援助,中印都进行了良好的沟通协调,也可以探讨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加强合作,为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提供更多正能量。
恐怖主义是人类公敌,产生的根源十分复杂,解决起来需要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这需要国际社会团结一致,加强合作,共同为铲除恐怖主义、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安全稳定做出不懈努力。中印两国都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在反恐问题上有着共同利益,面临相似挑战。中方愿与印方深化反恐合作,更好地维护两国的发展和安全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