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

两洋铁路启可行性研究

2015-05-21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报网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巴西总统罗塞夫当地时间19日在巴西利亚签署了双边产能、基建、金融等各领域35项、金额超过530亿美元的投资协议与金融合作契约,以及创设两项基础建设基金的备忘录,第一项基金由巴西联邦储蓄银行与中国工行敲定,由工行挹注500亿美元。第二项基金由两国政府达成,由北京政府挹注300亿美元。另外,两国还开始进行一条连接巴西和秘鲁、横贯南美大陆的「两洋铁路」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同日,李克强在中巴工商界峰会上致辞时提出中拉产能合作的「3乘3」新模式,并宣布中方将提供300亿美元融资,设立中拉产能合作专项基金。此间巴西问题专家指出,双方当天公布的一系列协议和措施标誌着中国金融行业在巴西业务进入全面拓展期。

  与巴西总统罗塞夫会谈

  李克强早前在巴西总统府出席欢迎仪式,检阅军方仪仗队。之后,他与巴西总统罗塞夫会谈,并召开联合记者会。李克强指出,中巴双方同意加强产能合作,中方愿同巴西设立双边产能合作共同基金,为两国合作项目提供金融支持;两国又同意继续扩大贸易规模,加强金融合作,推进跨境贸易本幣结算。罗塞夫表示,愿意深化中巴在能源、冶金及制造业等合作,重点开拓础设施设建设及产能合作。共见记者前,李克强与罗塞夫共同出席中方企业中标建设的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视频奠基仪式。

  「两洋铁路」预计耗资300亿

  「两洋铁路」可行性基础研究工作启动,是李克强此行最受关注的成果。中巴两国于当地时间19日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开展铁路领域合作对南美研究建设一体化和可持续的基础设施网「至关重要」,并祝贺中国-巴西-秘鲁三方工作组启动两洋铁路可行性基础研究工作。该项目估计耗资300亿美元。据悉,这条铁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横跨巴西和秘鲁,且需跨越世界最长的安第斯山脉。李克强此次巴西之行,还开辟了中巴、中拉装备和产能合作的新路。访问期间,中巴两国签署了产能、基础设施等领域的35项合作文件,这35项协议在中巴共同行动计划框架内,期限为2021年前,内容覆盖多个领域,尤其针对基建、能源和交通,其中两项协议最受外界关注,一项是有关巴西国有石油生产商巴西石油与国开行签署金额70亿美元的融资协议,该资金无疑是因涉及贪腐丑闻而面临信贷困境的巴西石油集团所亟需的。另一项协议是天津飞机集团向巴西航空工业公司购买头批22架飞机,而该协议总共包括60架飞机的销售,总价值在11亿美元。此外,协议也包括中国向巴西开放此前因卫生原因而关闭的牛肉制品市场。

  中拉产能合作「3乘3模式」

  实际上,产能合作已日益成为中巴、中拉合作新的增长点。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累计在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新签工程承包额超过1100亿美元,项目涉及天然气、管道、电站、公路、港口、铁路等基础设施领域。李克强此次提出了中拉产能合作的「3乘3模式」,即共同建设物流、电力、信息三大通道,实现企业、社会、政府三者良性互动的合作方式,拓展基金、信贷、保险三条融资渠道。同时并设立中拉产能合作共同基金,提供300亿美元特别基金融资,支持中拉在产能和装备制造领域装备制造领域的项目合作等。

[责任编辑:徐瑩]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