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4

石油价格战沙特宣称获胜 俄罗斯意外负伤

2015-05-25
来源:人民网
  美國官方有“小九九”,油價暴跌,“彈片也會劃傷”俄羅斯、委內瑞拉;而美國生產企業也不是沒有“武器”:一、頁巖氣生產技術的不斷創新,會逐步降低生產成本;二、華爾街的投行兄弟們會幫襯。
 
  這樣看來,這場戰役的戰線會拉長、時間會拖久。僅僅從第一回合看,勝負難料。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石油進口國已經有收獲。
 
  殘酷的能源市場,面對競爭,要么一擊致命,要么反敗為勝,一向不給弱者一點點憐憫。
 
  “過去幾個月油價下跌,已經使投資者不敢靠近那些昂貴的石油,包括美國頁巖油。”5月中旬的利雅得,炎熱難捱,一位沙特官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吹響了勝利號角。遠在德州的美國頁巖氣生產商對于這樣的宣言嗤之以鼻,“戰爭沒有結束,充其量只是第一波沖鋒”。
 
  要描述這場石油新戰斗,得從頁巖氣說起。
 
  2005年,美國爆發頁巖油氣革命,起初,數千里之外的沙特“酋長們”并沒在意,“新能源這玩意兒,每年都會有新花樣,可是這么多年,只聽雷聲”。
 
  形勢從2013年開始起了大變化,頁巖氣產量大增,美國開始“疏遠”中東,因為他們對石油的渴求不像以前那么強烈。
 
  由于供需結構的變化,油價從2014年5月開始下跌了。市場份額丟了,油價又跌了。酋長們下注了,他們召集歐佩克成員開了個會,決定向美國頁巖氣扣動扳機。
 
  扣動扳機:

  歐佩克不減產 俄羅斯跟隨
 
  既然油價下跌,石油生產國就順勢而為,不減產,讓油價繼續下跌。回過頭來看,他們希望先降到40美元每桶,這樣殺傷力才夠大
 
  這場石油權力游戲開始于歐佩克的一次內部會議。
 
  2014年11月27日,歐佩克部長級會議在維也納歐佩克總部舉行,以沙特為首的海灣石油輸出國與俄羅斯石油公司總裁伊戈爾·謝欽商定,盡管油價已大幅下跌,但仍然不減產。次日,國際油價再次跳水,紐交所2015年1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7.54美元,收于每桶66.15美元,跌幅為10.2%。油價自此跌跌不休。
 
  無論是在公開場合,還是在歐佩克內部會議上,沙特一再強調,為了保有市場份額,不會因為原油價格過低而減少開采量,而是保持現有開采量。而俄羅斯在產量問題上,也與歐佩克同進退。
 
  最新數據顯示,即便收入銳減,但是沙特一直維持、甚至擴大其自身原油產能。4月,沙特原油日產量達到1030.8萬桶,3月時這一數據還維持在1029萬桶。沙特原油產量連續兩個月的增長,已經使其原油產能達到至少3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伊拉克石油產出達到了197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伊朗的產量則達到了2012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國際能源署(IEA)稱,沙特3月原油產量接近歷史新高,推動歐佩克原油產量創下四年來最大增幅。
 
  國際能源署在報告中透露,不減產只是歐佩克爭奪市場份額的第一步,“他們的戰略還包括積極投資未來的生產能力”。當非歐佩克產油國削減開支的時候,科威特、沙特以及阿聯酋等國家都在積極擴大自己的鉆井設備,增加石油開采項目。
 
  彭博新聞社援引能源咨詢公司Energy Aspects公司首席分析師沈恩(Amrita Sen)評論稱:“歐佩克堅持自己的計劃,這意味著油價仍將維持低位,從而對美國原油生產造成壓力。沙特的計劃已經成功地讓市場開始自我調整。沙特的目標并不針對頁巖油,無論誰減產(沙特)都可以接受。”
 
  油價一路下跌,為何歐佩克這么任性?
 
  從需求角度來看,沙特認為全球原油需求量將增加。沙特石油部長納伊米(Ali Naimi)此前曾在公開場合稱,原油需求將逐漸增長。這與國際能源署的預測不謀而合,“2015年下半年,全球原油需求有可能日均增加200萬桶”。
 
  刺殺目標:

  打頁巖油氣 奪市場份額
 
  2014年,美國進口原油占美國國內消費比重從2005年的60%大幅下降至當前的30%。這就意味著石油輸出國30%的市場份額被蠶食了
 
  歐佩克僅僅是從供需基本面考慮產量供給嗎?
 
  “歐佩克就是要與美國頁巖氣死磕了。”石油化工市場信息服務商安迅思的研究總監李莉說。據她介紹,歐佩克的調查報告顯示,目前全球石油供大于求,每天有180萬桶/天過剩產能,“如果這些過剩產能全部由歐佩克承擔,歐佩克將損失6%的市場份額,因此用價格戰將那些高成本的原油趕出市場是必然的選擇,而它首先瞄準的就是美國的頁巖氣,因為美國能源市場過去是歐佩克的”。
 
  數據顯示,2009年以前,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每年的進口量達到5億噸,占美國原油消費量的60%以上,巨大的石油進口量給包括歐佩克在內的產油國留下巨額的美元儲備,而美國也成為全球最大的債務國。
 
  但是這種局面在近幾年有所改變。中國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包玲提供的數據顯示,2014年美國石油產量大幅上升,達到日產895萬桶,為近30年來最高水平;同時,進口原油占美國國內消費比重從2005年的60%大幅下降至當前的30%。按照國際能源署的估計,到2020年美國會超過沙特,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油國。
 
  之所以形勢反轉,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國開始大規模開采頁巖油氣。數據顯示,2005年美國頁巖氣產量只有296億立方米,到2013年已增至3025億立方米。不僅替代了成本較高的常規天然氣,還增加了1138億立方米廉價的天然氣新供應量。這些新增天然氣量為美國替代了折合5000大卡原煤2.37億噸。天然氣不僅可以替代煤,也能替代油。以往每到冬季,美國的油價會大幅度攀升,但這些年來這種上升的幅度逐年降低,2013年以來,不但沒有上升,反而一反常態地下跌。
 
  歐佩克以及其他石油輸出國怎能坐視不理?
 
  MLV & Co.分析師馬布里(Chad Mabry)認為,頁巖油已經成為沙特原油市場份額的最大威脅,“而市場份額的不斷下滑,遠比油價的下跌更恐怖”。
 
  初步戰果:

  鉆井減少60% 俄意外負傷
 
  第一個回合,美國運行中的鉆井數量減少了60%,但是委內瑞拉、尼日利亞、俄羅斯等國的經濟出現衰退
 
  截至目前,低油價不減產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國際能源署的報告稱,油價一路走低,美國頁巖油生產商不得不連續多月削減成本開支,這樣的做法將直接導致部分鉆進平臺生產停滯。事實上,2014年下半年開始,美國頁巖油產量出現收縮。
 
  俄羅斯第二大油企盧克石油副總裁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直言不諱地表示,油價每桶70多美元的價格時,對于一些頁巖油開采商而言已無利可圖,“頁巖氣泡沫跟2000年前后的互聯網泡沫類似,實力強大的公司將存活下來,差勁的將被淘汰。等到2016年,歐佩克完成清理美國市場的目標之后,油價將重新上漲。”
 
  《國際金融報》記者從分析師孫興杰那里獲悉,沙特最重大的戰果就是讓美國運行中的鉆井數量減少了60%,很多頁巖油企撐不下去了。
 
  最令美國頭疼的是,沙特在這場較量中使用的武器是“讓市場來定價”。沙特為首的歐佩克沒有直接操縱原油價格來達到目的,這也堵住了美國的嘴巴。
 
  但在這場博弈中,美國對于低油價的容忍還有另外一個用意,“低油價對俄羅斯和委內瑞拉經濟也是一種打擊,即便是意外中槍,美國也是樂見其成”。
 
  截至目前,俄羅斯、委內瑞拉等均陷入經濟衰退期。
 
  孫興杰認為,歐佩克成員國的平均成本價基本是40美元左右,油價也沒有跌破這些國家的底線,但是部分產油國的財政基本來自石油收入,維持社會穩定的石油“成本價”大多在100美元上下。
 
  戰況膠著:

  沙特稱贏了 美企準備增產
 
  近一段時間,油價已經企穩回升,此時,沙特宣布贏得戰斗,但是美國頁巖氣生產商也已部分復蘇,“沙特人需要等一陣才有資格幸災樂禍”
 
  “過去幾個月油價下跌,已經使投資者不敢靠近那些昂貴的石油,包括美國頁巖油、深海油田和重油。”一名沙特官員5月中旬在利雅得接受英國媒體采訪時的這番表態,被外界解讀為,沙特宣布,打贏了這場石油價格戰。
 
  “沙特肯定對他們保護市場份額的策略非常滿意,而且低于50美元的油價并沒有持續很久。”Jefferies在倫敦的資深經紀人克里斯托夫·貝柳(Christopher Bellew)表示,“如今,沙特等來了穩定的市場并保住了市場份額。”
 
  那么,沙特真的已經贏下了嗎?對此,美國人堅決不認可。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美國石油業一位領軍人物堅持認為,頁巖油產量下滑是臨時的,他拒絕接受沙特阿拉伯有關成功排擠美國頁巖油生產商的說法。
 
  大陸資源公司(Continental Resources)首席執行官Harold Hamm表示,“他們希望阻止頁巖油,他們也許在6個月期間得逞,但不會永遠如此”,“沙特人需要等一陣才有資格幸災樂禍”。
 
  持有相同觀點的還有花旗銀行,“技術創新的結果是石油生產成本從一年前的每桶75美元降至如今的60美元。這意味著,受高成本和低油價折磨而苦苦掙扎的美國頁巖油田可能無需削減鉆機數量”。
 
  《經濟學人》則指出,美國關閉的部分油井屬于閑置油井,均位于距離主要油田較為偏遠的地區。北達科他州(North Dakota)和德克薩斯州的頁巖油主產區關閉的產能僅為9%。過去兩年,此類主產區原油產出占全美原油增量的近1/4。
 
  美國財經網站發布的文章也提到,很多能源生產商關閉的是他們成本相對較高的產能,轉而集中于成本較低的產能,這意味著原油產量可能不減反增。而產能調整存在滯后性,這種效應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體現在產量上,“和傳統油田不同,頁巖油油田相對便宜和較短的開采的特性意味著頁巖油的開采或者停產都可以十分迅速”。
 
  5月19日,美國NYMEX 6月原油期貨價格收盤大跌3.65%,創4月29日以來最低收盤位,日線圖上錄得“五連陰”。對于油價的高位遇阻,有一個角度的解讀頗為玩味:美國頁巖油公司近期表示準備恢復生產。
 
  命懸油價:

  短期還會拉鋸 難回百元每桶
 
  很顯然,這場戰斗不會很快結束,油價還會有波動,這對于石油消費大國不失為利好
 
  其實,這場市場爭奪戰的關鍵還是油價。只要油價低于每桶60美元,美國頁巖油企就會受傷,但是價格過低,又會出現“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局面。
 
  綜合各方面因素看,沙特主導的這場油價大戰可能會維持拉鋸態勢,“這場戰爭才剛剛開始” 。
 
  換言之,至少幾個月內油價會徘徊不前,充其量小幅慢漲,不大可能直線飆升至突破百元大關,重返一年前的高位。
 
  從國際能源署最新月度預期來看,全球原油產量并沒有放緩,美國雖然在削減產量,但沙特和其它一些原油生產國的產量仍然在增加。
 
  此外,今年3月,伊拉克和利比亞都在戰火中堅持增產,將歐佩克3月日均產量推升至3150萬桶,同比增加了200萬桶。對此,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研究能源與可持續發展的執行董事艾米·邁爾斯·賈菲(Amy Myers Jaffe)稱,“(世界原油霸主的‘王位之爭’)還會更殘酷。”
 
  國際能源總署表示,當前,雖然美國頁巖油的生產已經放緩,但是包括俄羅斯、巴西、中國、越南和馬來西亞等非OPEC國家并沒有減少石油產量的跡象,反之還在增加產量。當然,隨著季節性因素及一些國家經濟復蘇,石油需求有所增長,但就全球石油供給的情況來看,再加上伊朗石油出口恢復,石油供給過剩的情況并沒有完全改觀。“這場石油價格是否結束還是言之尚早,因為石油市場爭奪戰略僅是開始”。
 
  美國能源署預測,鑒于此種情況,到2020年,石油價格很難再上到100美元每桶的價格水平。
 
  沙特野心:

  重奪定價權 掌控原油市場
 
  有分析認為,沙特最終會得逞,因為在原油市場,至少短期內,沙特還是最大的莊家。但是美國人不信邪,原油定價權其實是在華爾街,怎么可能在自家門口輸了這場戰斗呢
 
  沙特要保持眼下阻擊戰階段性成果,確保未來油氣壟斷地位和價格操控權,必須繼續忍痛割肉。
 
  Chesapeake董事長阿奇·鄧納姆(Archie Dunham)對此表示:“沙特確實賭得大。如果他們把油價降到每桶60或者70美元,美國(產量)會下滑。可是,其他歐佩克國家的結局會更慘。”
 
  既然代價這么大,沙特為何還要強行“扣動扳機”呢?
 
  高盛指出,沙特之所以急不可待地發動原油價格戰,主要是因為歐佩克已經喪失定價權,“隨著美國頁巖油產出超過歐佩克的閑置產能,原油市場的定價機制將主要由美國頁巖油的邊際成本所決定”。
 
  Price Futures Group能源市場高級分析師菲爾·弗林(Phil Flynn)表示,歐佩克原油定價能力的喪失是并未慎重對待美國能源市場的結構調整。Flynn認為,“僅一年前,歐佩克對美國頁巖油氣革命仍持否認態度,但隨著全球經濟的持續放緩,他們不能再對美國的產能一笑置之了。”
 
  作為歐佩克中最有發言權的國家,在這之前,沙特事實上是全球最重要的石油價格調控國。
 
  在定價過程中,沙特扮演的角色就像一個做市商:通過自減產量來消化供大于需所帶來的價格下行壓力,或者利用自身的產能余量來迅速擴大生產以對沖地緣沖突所帶來的突發性供應危機。沙特阿拉伯通過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出售原油。其大部分石油以年度合同形式銷售,參考區域定價基準定價。每月初,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的營銷部門會通知合約持有者當月各級別原油之間的差價是多少,以及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對基準價格進行的調整是多少。
 
  以此為籌碼,沙特在緩和油價波動的同時,極大地取悅了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為自己獲得了全球地緣政治中的特殊地位。
 
  但是,隨著美國頁巖氣的崛起,沙特在原油市場扮演的角色重要性被削弱。而這其實是沙特、乃至整個歐佩克最無法接受的。一旦在與美國頁巖氣的競爭中處于弱勢,將極大地改變全球原油市場的格局。
 
  德國商業銀行分析師在早些時候的報告中寫道,“為了重新奪回定價權,沙特發動價格戰勢在必行。”
 

  一位業內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沙特最終還是會徹底解決這一問題。”該業內人士認為,美國的新增產能是成千上萬家的中小油企帶來的,開采成本均遠高于得到上天厚愛的沙特的邊際成本。假如沙特失去定價權,油價突然沒有了一個莊家,石油市場也變成了散戶市場,而這些散戶的建倉成本會飆升,這就極大增加了未來價格的不確定性。(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