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0

肖翔遠:國學讓心靈變平和

2015-06-01
来源:香港商報

講座現場

  【香港商報網訊】國學作為人類文化載體的傳統文化精粹,蘊涵著深厚的人文思想,飽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與道德因素,蘊藏著濃厚的文化積澱,傳承著仁、智、勇,兼以真、善、美和諧統一的崇高道德標準。近日,北京大學博士肖翔遠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作了題為《國學智慧與人文精神修養》的講座。在講座中,肖翔遠與市民分享如何在國學智慧中提升人文精神修養的看法。香港商報記者 黃鶯

  把國學和西學有機結合

  肖翔遠表示,當代社會,流行讀物氾濫,信息過剩。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非常容易滋生浮躁、傲慢的心理,對任何東西的判斷都趨向於利益化、金錢化,這樣的價值觀或多或少造成了現代人基本人格的缺失。因此,國學教育變得非常迫切,經過國學經典熏修的孩子,雖然他現在可能無法深入了解其精髓,但他會無形地在心底里形成「正」的意識,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的擔當及責任感,助其將來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肖翔遠在講座中強調,「我們把中國的文化和外國的文化做一個聯結,因為我們不是盲目地以國學為尊,我們經過很長時間的思考,國學主要是為了解決人類根基的問題,因此易學哲學思維是樹根;而西方的科學思維、技術思維、產業思維、工程思維則應該是樹干、樹枝、花果和樹葉,所以國學不能唯國學獨尊,要把國學和西學有機結合,這才是人類完整的一棵智慧樹。」肖翔遠說,很多人把國學當做語文來學,當做一門遣詞造句的知識,「其實國學是修身和修行的學習,讓行為變得很圓通,讓心靈變得很平和」。

  《易經》《國樂》與靈魂最近

  肖翔遠表示,如何選擇國學經典的內容與參照原則非常重要。按照時間的順序來選取的話,最核心的一個是伏羲女媧時代的《易經》,另一個是《國樂》。從文化的角度來講,《易經》和《國樂》對人的靈魂最近,所以它在整個選取處核心的地位。國學是以《易經》作為最核心的原點,也是最高點。《易經》中的知識體系有四大類,一個是陰陽五行,即太極;第二個就是八卦,就是六十四卦;第三個是天干地支;第四個是河圖洛書。

  而《黃帝內經》應該是整個中華文明的外殼,它是太極陰陽和五行用得最好的一部體系。《黃帝內經》中講,陽生陰長,陽殺陰藏,即一年陰的陽變化,萬物生長的特徵。而且它在整個中國歷史的改朝換代開天辟地的時候,道家思想起一個主導作用,從姜太公輔助周文王得到天下到漢初的文景之治都是采用了「黃老學說」,到樂觀唐朝的開元盛世它也是以黃帝和老子的思想為主。

  參悟儒釋道修成三心

  談到傳統文化的主體三大支柱道家、儒家、釋家時,肖翔遠表示,唐玄宗本人就註解《道德經》,所以把「道」放在太極中的位置,儒家和佛家盡管在整個中華文明里面占的體量很大,但是它不能占住正中心以及核心的位置。道家是清心的,儒家是正心的,釋家是空心的。道家認為,人的想法太多,慾望太多,減少一點,清靜一點,所以它能夠達到清靜自然、純厚樸實這樣一個目標。儒家則認為,人本來就有慾望不需要限制它,該想的想,該做的做,但是不要想邪的,多往正的方面想,所以儒家讓人銳意進取,要達己達人。而佛教修煉可以忘我入空,可以普度眾生。三家參悟起來確實能幫助一個人真正修成三心。

  最后,肖教授還以《大學》為例,詳細講解了如何通過遵循一定的規律,參照每個人肉體胚胎發育返祖演化人類進化基本過程的規律。以中華文化經典的進化史為主線,道法自然、高品質深度學習國學智慧,這也讓現場朋友受益匪淺。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