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長達10年的共同研究與談判,中韓兩國終於在6月1日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韓民國政府自由貿易協定》(簡稱中韓FTA)。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韓國總統樸槿惠當日互致賀信,一致認為中韓自貿協定的簽署是裏程碑意義的事件,對深化兩國戰略夥伴關系、促進東亞及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乃至全球經濟增長方面將作出積極貢獻。
經濟總量排名世界第三、中國的亞洲鄰國日本,繼在加入亞投行問題上采取“慎重態度”,放棄成為創始成員國之後,在中日韓FTA談判中采取的仍然是“慎重態度”。
實際上,早在2003年時,中日韓三國之間就啟動了FTA共同研究。2013年3月啟動第一輪談判,2014年8月第五輪談判陷入困境。在這種情況下,中韓FTA談判先行一步,於2014年11月完成了實質性談判。
按中韓FTA規定,中韓貨物貿易自由化比例均超過稅目90%、達到貿易額的85%。FTA生效後,韓國每年對華出口商品730億美元和中國對韓出口商品418億美元將會享受無關稅優惠。按理說,對於在出口產業上與韓國相類似的日本,應該會感受到壓力,但日本看起來似乎對此並不著急。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韓國雖然先於日本在中國市場上享受關稅自由化政策,但由於與日本企業存在競爭關系的汽車等領域不在受惠范圍之內,因此對日本企業影響不大。中韓自貿協定生效後,立即取消關稅的種類只占韓國對華出口總額的3.7%,短期內韓國商品的出口環境並未發生大的變化。此外還有報道稱,在中國的出口產品當中,雞肉等多種重要農產品也被排除在關稅自由化對象之外。因此,日媒分析認為,與去年中澳完成FTA談判一樣,中韓FTA的簽訂表明,中國在進一步強化與發達國家的經濟合作方面具有戰略意義。
分析認為,日本政府目前的著眼點,在於加入由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談判、與歐盟進行的經濟夥伴關系協定(EPA)談判。但現實情況是,安倍政府提出年內與歐盟達成基本協議的目標,但歐盟認為日本的本意是優先推進TPP談判,對與日本有關撤銷關稅的磋商不見進展感到不滿。(張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