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54

洗碗三人组成功创业方程式

2015-06-04
来源:香港商报网

  创天洗碗三位年轻的创业者兼合伙人分享到,无论从事哪个行业,创业前必须要有合理时间的前期筹备,须尽量了解行业的需求,知道得越多,越有利于自己创业;然后在创业过程中,要适当地运用自己的工作经验;最后,对于新兴行业,同行间互惠互利更有助行业发展。

  香港商报记者 刘家丽

  前期准备宜详尽

  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需具备概念能力、组织能力及比较强的应变能力,尤其面对的是洗碗工厂这种新兴行业,前期準备很重要。创天洗碗合伙人之一、公司营运经理梁嘉城说:「你对件事知得越多,对市场需求、未来政府政策去向及影响,或者人工动态方面,知道得足够多方可开始创业,且有必要自我预设中途涉及的变数,一旦发生就要即刻有对策、懂得去应付,以上这些在创业之前準备得越多越好,总之一句,创业之前要有一个合理时间去筹备。」

  同样身为合伙人、销售经理杨润就指,早在2013年10月,叁位合伙人已开始前期筹备,前期工作包括进行市场调查、物色相关机器、厂房及物流车队,整个过程歷时约10个月。「当时我们一日用8个鐘去进行电话访问,总共访问了3000多间食肆,旨在儘量瞭解整个行业的需求及资源分佈。」

  「事实证明,前期阶段筹备得好,创业过程中我们遇到的问题比自己想像中少很多。」梁嘉城说。

  工作经验有助创业

  叁位创业者在创业之前,分别在不同的行业、公司从事过多种工作,工作经验丰富,叁者亦将自身所长运用在创业上。其中杨润工作经验更超过12年,他曾担任过电脑维修员、在物流公司做过进出口部主管,又曾在贸易公司任职客户服务部主管,对于进行创天洗碗销售经理的工作可谓游刃有余。

  梁嘉城则曾是工程公司经理,工作经验亦有约8年。他认为,之前的工作经验多多少少对自己创业有帮助。陈壮财则在银行界打滚超过6年,拥有丰富的理财经验,对借贷等方面较熟悉,故他除了负责公司销售业务之外,涉及公司投资、理财方面事项,亦落到他的头上。他提到,若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公司可产生足够现金,就会做一些稳健的投资来生钱。他认为,透过投资能够为公司带来稳定收入亦是美事一桩。

  同行互惠互利

  在香港,洗碗工厂这个新兴行业,行业发展才刚刚起步,尚需时发展壮大,许多事情,叁位创业者还在摸索阶段。根据资料,香港现时有约7.9万间餐厅食肆,而洗碗工厂仅数十间,发展空间巨大,叁位创业者特别想将行业雏形做出来,与同行一起将洗碗行业发展起来。

  对于现时有同行打价格战,出现一些「噼价场」来搞坏行业生态,叁位创业者表示不认同。杨润表示,「这个行头细,不要在刚起步的时候就将其『打沉』,如果大家都『噼价』,大家都用漂白水,我相信以后选择用洗碗工厂的人将会很少,食肆老板反而宁愿花多些钱请洗碗工人算了。大家倒不如一起先做起这个行头,先将行业雏形做出来。」

  值得欣慰的是,现时行内已经出现同行互相合作,亦有同行将做不完的生意外判予其他行家,大家互相合作,互惠互利。创天亦试过介绍客户给同行。彼此聊得来的同行中,部分已经建立电话群组,大家交换意见,提高行业形象。

  公司现时正计画提升产能,而适当的创新会令创业锦上添花。梁嘉城表示,未来提升产能的新增机器会经过改良,将一条打直的生产线,加入特殊的技术,令其可以左转弯,这特别适合香港这个寸金尺土的弹丸之地,届时产能将是现时的1.5倍。未来同行若有需要,他亦乐意介绍这个特别改良的机器。

  对于香港的创业环境,杨润感慨,香港现时有很多Copycat(盲目模仿者),当有一个新的行业出现时,就会有一班盲头苍蝇跳下去,这些都是自杀式的做法,香港的创业环境整体上良好,但在尝试前一定要做好功课。

  至于政府资源,梁嘉城认为,这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他认为政府应该投放更多资源予创业者,同时要扩大宣传。

[责任编辑:徐瑩]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