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7

彩電技術非理性競爭加重選擇困難癥

2015-06-10
来源:搜狐科技

  中國彩電市場近幾年來一直不缺熱點話題,各種技術流派如雨后春筍般在市面上興起,而近半年來新出現的曲面電視與超輕薄電視之爭,甚至還摻雜了一些非理性的言行。

  2004年左右,傳統CRT(顯像管)電視在中國市場仍占據絕對主流,彩電未來向何方升級?不同企業提出了三個選項:液晶、等離子、背投電視。沒過多久,背投電視陣營走向失敗,等離子也被液晶遠遠甩在了后面。

  2009年開始,LED(發光二極管)液晶電視進入市場培育階段,2010年進入爆炸性增長階段;2010年,3D(三維立體)電視開始市場培育,2011年開始大規模增長;2012年秋,4K(超高清的一種規格,相當于全高清的4倍)電視面市,到了今天,其終于躍升為市場主流;2013年秋,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電視開始在中國市場出現,但直到最近,市面上的OLED電視不但型號不多,而且銷量也不高。

  就發光原理來說,2014年在市場上還出現了ULED(即極致的LED)電視、激光電視、量子點電視;從軟件方面來說,互聯網電視、智能電視、云電視最近五六年一直是彩電業熱點。

  從硬件設計的角度來說,2013年9月,LG在京發布了首款曲面OLED電視,自此,中國市場開始大量迎來曲面電視;而超輕薄電視是于2014年12月正式上市,索尼、創維、康佳等品牌一再將超輕薄作為其電視新品的賣點。

  不難看出,與十年前相比,如今關注彩電的中國消費者聽到的技術名詞要多得多:智能、超高清、OLED、ULED、量子點、激光電視……

  彩電技術流派呈現百花齊放之勢,首先說來,是對消費者有利的,因為其給了消費者更多的選擇,可以滿足消費者更多樣化的需求。

  不過,這種新的技術名詞實在是太多了,有可能使得一些本來打算在近期選購彩電的消費者,“選擇困難癥”發作,不得不持幣待購。

  消費者持幣待購的原因,首先可能是其對于彩電發展趨勢的不確定。除了少數特立獨行的消費者外,大多數消費者愿意順應技術和行業發展大勢,購買到符合發展趨勢的產品。然而,彩電業百花齊放的技術流派中,別說是消費者,就是業內人士也難以斷定哪一類或哪幾類技術產品將勝出。

  其次,消費者不愿意買回一些“擺設性”的功能。例如,2010年,3D電影《阿凡達》的上映炒熱了3D電視,接下來幾年,3D功能幾乎成了中國市場上彩電的標配。但如今,3D熱潮似乎已褪去大半,在家用3D電視看3D視頻內容的消費者數量并不多。

  而近半年來新出現的曲面電視與超輕薄電視之爭,還摻雜進去了一些互相揭短的非理性言行。這類言行對行業的傷害更大,也肯定將加重消費者的“選擇困難癥”。

  在互相揭短的非理性競爭中,摻雜進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有迷惑性的說法,消費者辨別起來難度較大,這將使得不少消費者由對產品的質疑變為對行業的質疑,從而進入深度觀望階段。對此,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也認為,彩電做“薄”還是做“彎”應當遵循消費者的選擇,彩電制造企業之間的技術揭短,不利于本就艱難的中國彩電行業發展。

  應該說,在中國制造業的很多行業中,家電業屬于“爭氣的孩子”,中國已發展成為家電大國。各種類型的技術在良性競爭中不斷完善提升,是行業真正走強的路徑,消費者也能獲得更好的產品和消費體驗;而揭短式的非理性競爭,既加重消費者的“選擇困難癥”,又不利于正在轉型升級的家電行業。(鄧華東)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