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5

加多宝若败诉经销商将涉嫌违法销售 或为最大牺牲者

2015-06-18
来源:華夏時報

  一審勝訴后二審質疑加多寶涉嫌數據造假

  本報記者 金曉巖 北京報道

  被稱為“中國包裝裝潢第一案”的王老吉[微博]、加多寶涼茶紅罐裝潢權訴訟案6月16日在最高人民法院開庭二審,判決結果將決定紅罐的歸屬。

  不過,由于王老吉向對方提交了訴訟新證據,該案結果并未當庭宣判。庭上交戰,庭下激戰,根據目前案情進展,雙方各執一詞,對各自公司自身的勝訴均充滿期待。事實上,這不僅僅是一場官司的較量,更折射出涼茶市場層面的爭奪。

  王老吉提出新證據

  涼茶“紅罐案”二審在最高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將公眾的視線再次聚焦紅罐。繼去年底一審勝訴后,此次王老吉對此案又提交了新證據,讓該案的審判再次陷入了膠著狀態。

  據了解,此次庭審,王老吉與加多寶到底誰是知名商品、誰才受《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保護再次成為辯論的焦點。除了知名商品的認定外,本案的爭議焦點還包括加多寶公司和廣藥集團在本案中請求予以保護的特有包裝裝潢的具體內容和載體是什么;加多寶公司和廣藥集團主張本案知名商品特有包裝裝潢權益歸屬的事實和法律依據;如果一方當事人實施了不正當競爭行為,應當如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等。

  對此,廣藥方認為,在1995年與加多寶母公司鴻道集團簽訂的《商標使用許可合同》中,已明確約定授權鴻道生產經營紅色罐裝、紅色瓶裝王老吉涼茶。雙方協議約定的涼茶包裝為紅罐,使用紅罐屬于合同約定,其選擇設計是在協議框架下進行的。因此,王老吉紅罐涼茶的包裝裝潢應屬于知名商品王老吉涼茶。

  而加多寶公司代理人則認為,加多寶主張請求保護的包裝裝潢是一個包括標示底色、文字排列、字體顏色、圖案布局的有機整體。具體來說,“加多寶公司多年經營的使用王澤邦后人秘方的紅色罐裝涼茶”中就包括了“加多寶公司經營的曾經貼有王老吉商標的紅罐涼茶及現在貼有加多寶商標的紅罐涼茶”。

  值得注意的是,6月16日當天,雖然雙方對紅罐裝潢權爭議激烈,但是庭審進行一天后,也未能公布最終結果。

  特別是王老吉方又提出了新證據,即加多寶一直使用的排名中介機構——中國行業企業信息發布中心,今年3月被央視曝光為“三無”機構,涉嫌數據造假,“這佐證了加多寶的‘十罐七罐’、‘七連冠’等相關廣告的數據支撐存在造假,近期這幾則廣告已被廣東、重慶、武漢等地法院判定為虛假宣傳廣告。”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追溯,該起紅罐裝潢案于2012年7月立案,經歷896天的等待后,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于2014年12月19日做出一審判決:紅罐涼茶裝潢所有權最終歸屬王老吉,加多寶涼茶外包裝已構成侵權。判定加多寶賠償王老吉1.5億元經濟損失及合理維權費用26萬余元。一審敗訴后,加多寶提起上訴。今年6月12日,“紅罐案”二審預備庭開庭,并在6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二審公開審理。

  涼茶市場明爭暗斗

  在業內看來,王老吉和加多寶的官司爭奪只是法律層面的關系確定,而真正的拼殺則是市場層面的較量。

  本報記者了解到,自2012年7月“紅罐案”立案至今,該案耗時近三年。在此期間,涼茶二元格局形成,代價是巨額市場營銷投入。

  據廣藥此前透露的數據,去年針對王老吉品牌的市場營銷投入費用就高達30億元,今年集團也會“給足夠的支持”,并加大在內容營銷方面的力度。

  其中,廣藥方面對本報記者介紹, 2015年以來,王老吉獲母公司40億投資,北方總部正式運營。近日,王老吉又推出了“超吉+”戰略,并宣布已實現“一罐一碼”技術,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王老吉終端銷售網點已達600萬,其中商超、批發、小店等渠道鋪貨率均達85%,餐飲渠道達到60%。

  反觀加多寶一方,過去三年,單是在冠名《中國好聲音》節目上加多寶就投了數億元冠名費。除此之外,加多寶還投入了數十億元來推廣該節目。高額的推廣費用和官司賠償費用,如果任何一方輸掉官司,都是難以承受之重。

  雖然,加多寶方面對外自信地否認了二審敗訴的可能性,并表示現階段,紅罐涼茶根據市場需求,還會繼續生產,紅罐和金罐會同時并存銷售。但是,王老吉方面代理律師史玉生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加多寶繼續用紅罐包裝,可能會產生將來的損失賠償時間擴大的問題,要承擔這一風險。

  據史玉生透露,事實上,早在“紅罐案”一審期間,加多寶就開始采取低價甩賣紅罐產品的策略,并向經銷商頻頻壓貨,將銷售涉嫌侵權產品的風險和責任全部轉嫁給了經銷商。一旦二審維持原判,宣判加多寶不能使用紅罐,經銷商們就要面臨銷售紅罐加多寶違法的事實,屆時,將有大批紅罐加多寶壓在手中無法消化,加多寶經銷商將成為這場紅罐戰的最大犧牲者。

  王老吉能否終審勝訴,抑或加多寶二審翻身,本報將會持續關注。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