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3

往事如歌的蒼南碗窯

2015-06-23
来源:香港商报

  歸來兮,歸來兮,當游子回到故鄉時,卻發現故鄉曾經的輝煌,已被歲月消磨得難覓蹤跡,心痛不已。碗窯,一個沒落的手工業重地,可否重現舊時榮光?

  昔日制碗 富甲一方

  明末清初,福建連城縣巫姓等先民為避戰亂,一路內遷,直至今天碗窯村所在地溫州蒼南,被當地物資條件所吸引,定居下來,并在這里手工燒制陶瓷器皿,尤以燒制青花陶瓷見長。

  碗窯人秉承祖業,以做碗為主,同時也生產小酒盅等家用瓷器,代代相傳,到清朝乾隆年間達到極盛。在發展鼎盛時期,村里的人口多達4000多人,只有30多人務農,其他幾千號人基本從事手工制陶。手工出品慢,要貨的人又多,全村18條窯全部開工,也遠達不到需求量。村里每月能賣掉162萬隻碗,碗窯人因此富甲一方。

  為了獲得足夠的貨物,客商們至少會在村里住一個星期,有的商人甚至一住就是半年,聽戲成了他們主要的娛樂活動,村里的古戲臺就是那時為雲集的客商搭建的。看戲、镕逛,等到陶瓷器皿燒制好了,商人們便用竹排走水路運走貨物。當時,碗窯村的陶瓷器皿最遠能銷到臺灣、東南亞等地,市場覆蓋大半個中國,碗窯也儼然成為浙南民窯重地。

  幾番風雲 榮光不再

  從清朝中期發展至今,民國動亂、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幾番風雲,碗窯的瓷器銷量雖然逐漸下降,卻沒有消亡。它真正的衰落,是在上世紀70年代之后。輝煌一時的碗窯村,在短短20年內迅速衰落,原因何在?來料太貴,生產成本越來越高了。

  解放后直到上世紀60年代初,碗窯村的瓷碗是國家包銷的,一直到上世紀70年代初,村里的工廠改成集體所有制,包銷變成了自銷。同時,為了贏得市場,工廠逐步轉型,開始生產電子陶瓷材料。由於市場銷售情況不佳,產量不斷下降,加之當時工人工資、燃料、原料價格上漲,工廠入不敷出,最后被迫停產。

  最重要的原因,是制碗的技術沒有提升。碗窯生產的陶瓷器皿做工粗糙,生產的碗都是粗碗,主要銷往農村地區,原先價格便宜,銷量很好,后來價格上升,做工又沒有提升,只好轉做電瓷產品,最后還是被市場淘汰了。

  資料顯示,1956年橋墩鎮建造水庫,全村陶瓷手工業者骨干移民到橋墩鎮,創辦原平陽縣陶瓷總廠,碗窯則退化成陶瓷總廠的「日用瓷車間」。

  近年來,那些雕刻著昔日輝煌的物件,搶救性地得到了保護。行走在村莊里,古戲臺、古廟、古陶瓷生產線尤在,水碓還在有節奏地敲打著制陶用的高嶺土。它們記錄著碗窯的過去,向游客們訴說著曾經在這里發生過的一切。在碗窯,除了能欣賞到三折瀑這樣的自然景觀和古戲臺這樣的人文景觀,游客們還可以看到做碗師傅展現手拉坯表演。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