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8年來,港股經歷過多次股災——1998年,港元瀕臨崩潰;2008年,雷曼事件引發全球系性風險,此後歐債危機持續發酵引發困擾。是次在短短三天內蒸發了逾兩萬億市值,可謂「大時代」的燦爛終歸平淡。至於後市,何時可為入市時機?市場人士各執一詞。
數天蒸發逾2萬億
今次股災,發端於A股非理性暴升,在內地金融改革進展良好之際,A股瘋牛市高槓桿成為攻擊要害,希債危機升溫只是引爆股災的其中一根導火線。
正如監管當局所言,4月份四面八方資金來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自然卻之不恭,惟滬港通及深港通等互融互通機制融合了內地與香港兩地文化,港股在沒有任何保護機制情況下,變成大戶大肆興風作浪的溫床,以至每天升跌如細價股般被任意舞高弄低。A股大升時,沒帶上港股;A股大跌時,港股卻變成炮灰。港股每天成交額不足2000億,兩三天內便蒸發逾2萬億市值,讓人聯想到前不久的「漢能事件」,小股民只能目瞪口呆應對。
前財政司司長、南豐集團行政總裁梁錦松日前接受港媒採訪時表示,政府干預市場的前提是市場失效,如1998年金融危機國際炒家利用香港聯匯制度與股市制度缺陷,拋空港元和股票獲利,政府在市場機制失效情況下確需「救市」,「但什麼時候是市場失效,什麼時候是信心喪失,令到投資者轉向,需要智慧判斷。」
專家:估值便宜最重要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表示,港股由28000點急跌至24000點,已經屬於「股災」,A股更是「快牛瘋熊」。未來港股有機會繼續殺下去,但短期23000點或有支持,「港交所跌至140元相信有好多人買」;而中央更可能是待A股跌至殘位時才入市撐,「置之死地而後生」。龐氏相信,7月下旬恒指仍有機會反彈,「或者會由20000點升回至24000點至25000點水平」,但其後壞消息多過好消息,港股成交或回落至1000億元以下。
經濟學家關焯照受訪時認為,港股只是跌回大時代起步點,談不上是「股災」。港股基本面因素未變,目前部分股份或指數ETF估值相當便宜,有實力的投資者會入市,再跌的空間並不大,相信23500點已差不多。他認為,現時港股估值不高,國企指數更跌至便宜水平,若再跌千點是市場過分敏感。不過,他亦指,不指望恒指可再衝上28000點水平,因25000點左右已有不少蟹貨,屆時須不少時間去消化沽盤。 香港商報記者 伍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