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2

陳克年:藝里乾坤真性情

2015-07-20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網訊】在當代藝術界,詩書畫印四者兼修,且都頗有成績的藝術家十分罕見,陳克年即是其中之一。他的詩書畫印雖不是專業出身,卻在敬畏與沉潜中通向了一種純粹的狀態,質樸的筆墨之中透出別樣才思和意境,詩心常在詼諧幽默中展現生活百態,亦發人深思,引發共鳴。香港商報記者杜林宋

  「長不大的孩子」

  我們因陳克年的詩書畫印慕名而來,但與很多「藝術家」的高調不同,他不願多談自己作品的「格調」和「價位」,他說:「天天浮在水面上的絕不是大魚」,「曲高自然和寡,大家都喜歡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藝術家可以有點小名,未必一定要有大名。」陳克年認為,藝術家是個體的,但同時也是社會的,也是時代的。面對當代藝術界的一些亂象,他說,藝術家需要有品格、擔當和文化,一個缺少品格、擔當和文化的藝術注定了他的藝術難以走向崇高。因此,他時刻保持著對藝術的敬畏之心,在博大的中國傳統文化藝術面前,他就像一個沒長大的孩子,充滿敬仰與依戀,在詩書畫印的世界里,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與精神家園。雖然帶著一顆對藝術的敬畏之心,陳克年卻覺得自己玩詩書畫印很少受到束縛,像個「長不大的孩子」。他喜歡用「玩」來形容自己在藝術創作中的狀態。在陳克年的作品中,既有傳統的山水花鳥,也有高人逸士,還有詼諧幽默一類的漫筆,令人想到豐子愷的漫畫。與一般的山水畫不同,陳克年的漫筆多數時候展現的是生活百態,顯得十分「接地氣」,生活中的偶遇、感慨都化做一方或長或方的小紙上寥寥數筆的點墨,配上詼諧的打油詩與一枚小镕章,透出濃濃的筆墨意趣和文人情懷。陳克年認為,寫生之妙,在於造化天然,天地萬物,盡可一寓於目,非書齋閉門所能得。「故寫生之作,多鮮活生動,常有意外之趣,雖然經營亦多可觀者。然寫生之取舍,亦是自家胸中所有,若胸無點墨,縱千般錦繡,恐難有佳境也。」

  「三心二意」學書法

  陳克年在詩書畫印方面的天賦極高,卻又能下苦功夫。他自稱自己是個俗人,但我們在對他的采訪中,卻能真實感受到他內心別有一種純净的文人情懷。他的書法在全國重大高規格展覽中多獲獎入展,受到了專家和收藏家的好評。

  「書法是最好的修身養性的方式,在紙上可以自己說了算,內心是真的喜歡。」他總結,學書法要有「三心二意」:「慧心者,是為有此慧根者,方可努力為之,否則難成氣候。有志者事竟成,非也,譬如五音不全者學音樂,縱日日苦練,徒費心力耳;恆心者,當有寒暑不廢、矢志不移之精神,否則難有大成;净心者,是為心無旁騖,一心問學,否則難脫俗也。今世之為藝者,多受孔方兄蠱惑,故真能净心者寡。古意者,在於對傳統之理解與體現,非食古不化、與古為徒者;新意者,在於契合時代與心性,非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者。」抄錄完整的金剛經,被很多人視為難事,但陳克年總能靜下心來,帶著敬意書寫完畢。在他看來,作品要有古意有來處,沒有傳承的作品只能是雜耍;作品更要有真性情,世間「真」、「善」、「美」總是相通的,虛假的東西很快就會被淘汰。

  印雖小道容量大

  「渾厚樸茂一路,從漢印入,能有所出,更於敦厚樸拙中又有靈動和機趣。克年年青興盛,既有大刀闊斧的刀法,又有低吟淺唱的幽微感受,能刀下見出敏感。印章雖小,非小技,小中求大容量、大精神氣度,在這個審美向度上追求,也使他心事遠大,小印求大美。」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朱以撒這樣評價陳克年的篆刻。

  「印雖小道,容量卻大。」陳克年說,篆刻關乎學養、胸襟、態度、稟賦。有人一生辛勤,卻難有佳品,不見頓悟與才情,拾人牙慧。善學者則能左右逢源,熔古出新。他坦言,篆刻家除需筆墨滋養,還需體力勞動;篆刻家成熟期長而創作期短,古稀后篆刻家動手少,而揮毫潑墨則無妨。而篆刻家潤格與書畫也相去甚遠。因此,往往篆刻家看上去似乎沒有書畫家「幸運」。當今書畫家多重筆墨而拙於文辭,涉印者更為鮮見。他認為,印之於書畫,當有點睛之妙,文辭、雅俗、風格、大小、位置,皆須經營。要明白這個道理簡單,但真正有能力做到卻很難。2009年,陳克年的書畫印同時入選西泠印社全國詩書畫印大展,成為多項兼能組全國僅有的33人之一。詩書畫印兼修,雖然很多書畫家心嚮往之,但又是很多人難以做到的。

  「老身無愧寄微塵,天地逍遙自是真。世態人情留紙上,詩書畫印養精神。」陳克年癡迷書畫三十年,未曾有名利之想。「只在陶冶心性,故可謂胸無大志,不以虛名誆世,不以蠅利累身,隨心所欲,日日辛勤,詩書畫印聊寄逍遙。」

  陳克年簡介陳克年,1971年生,安徽含山人,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南京市書法家協會理事,江蘇省直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南京印社副秘書長,江蘇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空軍美術書法研究院藝術委員。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