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珠寶展商趙興帆對長春會展業早有耳聞,但是決定來第八屆中國長春華夏文化藝術節暨2015中國長春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長春文博會),他卻也費了幾番思量。“除了路途較遠,我還得考慮這座城市的文化包容度。後來諮詢了許多同行,覺得此行應該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带着自有珠寶品牌來到長春的趙興帆此行“結果”確實出乎預料,銷售成績暫且不論,長春人的熱情好客和對藝術品的認知度令他感到不虛此行。
兩年一度的中國(長春)民間藝術博覽會(以下簡稱長春民博會)、一年一度的中國(長春)國際動漫博覽會、一年兩次的長春文博會……長春市大型文化展會可說是令春城因文化而“熱”。而華聯古玩城、和平大世界吉林古玩城、圈樓等民營文化場所每年更是多次舉辦古玩交流大會等活動,使這種“文化熱”延展至整座城市。無論你是否愛好收藏,只要你融入長春的文化大環境,無不受之影響、感染,從而在愛上文化的同時,豐富了自己的內心。
8月7日至11日,新一屆長春民博會將在長春國際會展中心亮相,還是那個老地方,還是那群致力于為長春營造優質文化氛圍的人們,這回將迎來哪些新客人,又將收獲怎樣的友誼?答案清晰可見,因為長春已成竹在胸。
春城有優勢“山花獎”永久評選地
有多少藝術家是沖着得“山花獎”來長春參展的,這個數字我們不得而知。但恰恰因為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項——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工藝美術作品評獎活動落戶長春,使得全國各地的藝術家們在每屆長春民博會上,都主動地向長春市民展示自己近兩年時間里創作的最為得意的作品,從而等待評委們的評定。值得一提的是,在評選地落戶長春後,2013年,第十一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頒獎典禮也首度選擇了長春作為舉辦地。也正是在這幾年間,長春在全國民間藝術界的影響力、美譽度驟增。
普通市民看的或許是“熱鬧”,但民間藝術家們卻看到了門道。憑借大部頭剪紙作品獲得第十一屆“山花獎”的關云德表示,“我就是從長春民博會上走出來的剪紙藝人,可以說我見證了長春民間藝術發展的歷程。‘山花獎’能永遠‘落戶’長春,足以證明長春民博會國家級展會和業界翹楚的地位。”對于在長春民博會“出席率”達到大滿貫的古塵來說,長春的文化類展會已經不再僅僅具備展與銷的功能,而是成了拓展產業路徑的窗口。比如將在本屆長春民博會上舉辦的南北陶瓷產業融合藝術創作展。經過近幾年展會的改革深入,通過民博會以點带面,匯集資源,促使一大批從民間挖掘出的藝術精品成功走入市場,實現了產業化發展。正所謂“沒有梧桐樹,引不來金鳳凰”,今年民博會上,江西工藝美術學會將攜傳統手工技藝——“泥琢火燒”首次亮相春城。借助長春民博會產業化平台優勢,匯集全國民間藝術創作家與美術家,通過書畫創作與傳統陶瓷燒制技藝的融合,展示當代中國書畫藝術發展的新態勢、新成果,也是中國近現代陶瓷藝術創作的集中展示。
中國文聯、中國民協為長春市“點贊”;藝術家們為長春展會“點贊”;市民則在為全年都能欣賞到來自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精美藝術品“點贊”。
春城有專家面對面鑒寶成規模
一件元青花白龍紋人物高足杯,普通人肉眼能識得嗎?答案肯定是“不行”。在長春,老百姓有不認識的寶貝沒關系,可以通過各類展會、交流會中的免費鑒寶活動,讓我市各類藏品的專家們給瞧瞧。在華聯古玩城剛剛落幕的“2015尋找歷史的痕跡——大型公益鑒寶”活動中,就鑒定出一件這樣的高足杯,專家給出的結論是“價值百萬”,而一件北宋建窯的茶盞更是令鑒定專家高笠鑫愛不釋手。
據記者粗略了解,在我市華聯古玩城、吉林古玩城等舉辦的東北地區古玩交流大會上,市民總能獲得專家免費鑒寶的機會。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多家古玩城也定期安排吉林省收藏家協會和長春市收藏家協會的相關專家坐鎮。經常舉辦此類活動的華聯古玩城的楊女士告訴記者,每逢有鑒寶活動,古玩城里就會出現許多拖着大包小裹前來鑒寶的市民。“舉辦鑒寶活動的本意就是引領古玩收藏潮流,助推大眾收藏進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來的最多的往往都是老百姓,因為他們缺少一個與收藏品‘對接’的渠道,也就是說他們心中的疑問太需要專家給解答了,能獲得一次專家免費鑒寶的機會對于普通人來說是個接觸收藏最好的契機。”
記者從第九屆長春民博會組委會了解到,針對廣大市民的收藏熱情與對收藏知識的渴望,本屆長春民博會仍將設置“免費鑒寶”環節——中國著名收藏鑒定家民間藝術藏品鑒賞。展會期間,首先由省內部分收藏鑒定專家為廣大市民和藏品愛好者提供免費鑒定,入圍藏品由組委會特邀的蔡國聲、單國強、荊治中等全國著名收藏鑒定專家進行現場鑒賞。“可別小看了一次免費的鑒寶活動,有的時候能鑒定出來一件珍品已屬難得。這對于持有者來說是件值得慶賀的大事,對于我們鑒寶者來說也是一次親歷鑒定真品的過程,而對于城市收藏文化的傳播與收藏實力的提升來說,才是重中之重的事。”高笠鑫解釋說。
在長春文博會上,市民們能置身于群眾文化藝術大賽的熱烈氛圍中;在古玩交流大會上,人們得以見識拍賣會場面之激烈;而在長春民博會上,則有更多可供市民親身體驗的文化氛圍。以上屆長春民博會為例,街路表演、民間藝術知識普及講座、民間藝術扶貧救助區、惠民日等一系列活動均是主要面向基層群眾。在更好地發揮文化展會普及、弘揚、傳播民間藝術的功能作用的同時,也有力推動了民間藝術還原民間。關注長春民博會發展的市民或許會注意到,上一屆民博會的主題是“傳承、弘揚、繁榮”,辦會宗旨是打造“文化的盛會、人民的節日”。而到了本屆展會,主題改為“文化節日、還藝于民”。由兩屆相鄰的展會“主題”的巨大變化不難看出,在我市着力推進民間藝術大發展、大繁榮,打造國家級、國際性、有特色的高水平展會的同時,政府與文化工作者們將目光更多地聚焦到了普通老百姓身上。這一點,從本屆民博會豐富的文化惠民活動中便可見一斑。全市少兒舞蹈大賽、“童眼看民博”小記者采風活動、“文化節日,幸福長春”長春文聯藝術團匯演、第九屆中國(長春)民間藝術博覽會優秀作品評選活動,以及舉辦民生主題免費參觀日活動等等,均可彰顯長春作為文化城的精神風尚。
作為看着長春民博會“長大”的人,長春市文聯党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張守智談起本屆民博會的籌備頗感欣慰,因為在本屆展會上一個業界大事件將被促成——成立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手工藝術發展促進會。“2002年時,為了深入貫徹中宣部、文化部、中國文聯關于積極搶救、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精神,長春市創辦了長春民博會。其後,北京、天津等地先後舉辦了類似的展會,有效地促進了民間工藝美術事業的蓬勃發展。”張守智告訴記者,目前,全國民間工藝美術事業已經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勢。經中國民協研究決定,將在本屆民博會上舉辦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手工藝術發展促進會成立儀式。“促進會由中國文聯、中國民協的專家、領導,以及全國知名民間工藝美術機構負責人、全國著名民間工藝美術家、全國知名民間工藝美術研究專家組成,而長春作為城市民博會的主辦城市,展會負責人也有幸入選促進會。這無疑將推動長春文化展會升級、促進長春民間藝術發展繁榮。”
長春這座行進中的東北亞現代文化名城正日漸豐厚羽冀,將為百姓提供更加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長春的文化類展會已經不再僅僅具備展與銷的功能,而是成了拓展產業路徑的窗口。比如將在本屆長春民博會上舉辦的南北陶瓷產業融合藝術創作展。經過近幾年展會的改革深入,通過民博會以點带面,匯集資源,促使一大批從民間挖掘出的藝術精品成功走入市場,實現了產業化發展。正所謂“沒有梧桐樹,引不來金鳳凰”,今年民博會上,江西工藝美術學會將攜傳統手工技藝——“泥琢火燒”首次亮相春城。
★在我市着力推進民間藝術大發展、大繁榮,打造國家級、國際性、有特色的高水平展會的同時,政府與文化工作者們將目光更多地聚焦到了普通老百姓身上。這一點,從本屆民博會豐富的文化惠民活動中便可見一斑。全市少兒舞蹈大賽、“童眼看民博”小記者采風活動、“文化節日,幸福長春”長春文聯藝術團匯演、第九屆中國(長春)民間藝術博覽會優秀作品評選活動,以及舉辦民生主題免費參觀日活動等等,均可彰顯長春作為文化城的精神風尚。
★經中國民協研究決定,將在本屆民博會上舉辦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手工藝術發展促進會成立儀式。促進會由中國文聯、中國民協的專家、領導,以及全國知名民間工藝美術機構負責人、全國著名民間工藝美術家、全國知名民間工藝美術研究專家組成,而長春作為城市民博會的主辦城市,展會負責人也有幸入選促進會。這無疑將推動長春文化展會升級、促進長春民間藝術發展繁榮。
長春民博會已成為國家級文化展會,深受省內外展商和春城市民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