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吳建有:中部崛起將迎來新機遇

2015-08-03
来源:中國經濟時報

  7月28日,為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新形勢新要求,國家發改委擬會同有關部門和中部六省共同研究編制 《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2016-2025年)》,進一步明確今后十年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工作思路和重點任務,加大對中部地區發展的政策支持,推動中部地區全面崛起,更好地發揮對全國發展的支撐作用。

  這表明,中部崛起將迎來發展新機遇。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學者也呼吁,中部地區各省不要各自為戰,應該相容共生,共同發展。

  中部地區一度落后

  國家發改委介紹,中部地區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個省份,國土面積102.8萬平方公里,占我國國土總面積的10.7%,人口約占我國總人口的27.3%。中部地區是我國重要的農產品、能源原材料、現代裝備制造和高技術產業基地、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在我國區域發展戰略體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在2005年,中部地區人口占全國的28.1%,地區生產總值為3.34萬億元,只占全國的18.8%;人均生產總值1.04萬元,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67.1%,相當于東部地區的40%多一點;人均財政支出1339元,為東部和東北地區的50%多,甚至只相當于西部地區的77%;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分別為8817元和2958元,均不到東部地區的2/3;城鎮化率36.5%,比全國平均水平低6.5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為16.7:46.8:36.6,相比全國的12.5:47.3:40.3,中部地區第一產業比重明顯偏大,第三產業比重明顯偏小。

  “中國中部地區一度在東部大開放和西部大開發的‘夾縫’中,處于‘塌陷’境地。”河南省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所長馮德顯博士介紹,“不東不西,不是東西”,這是很多人用來形容中部省份的。論發展程度,中部比不上東部,論發展速度,比不上西部,中部塌陷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中部落后,有很多原因,“中部擁有雄厚的發展基礎,中部塌陷不是實力上的塌陷,而是政策層面的塌陷。”

  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宋向清研究員也表示,中部地區地處中國內陸腹地,起著承東啟西、接南進北、吸引四面、輻射八方的作用。從中國整體發展的角度考慮,中部就是中國的“腰”,只有“腰板”直了,中國這個巨人才能走得正、走得穩,中國經濟才能協調健康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部地區與國家經濟發展的重點戰略屢次失之交臂,經濟綜合實力、發展水平與東南沿海地區差距拉大,甚至增長速度還落后于一些西部省份,GDP規模、投資增長速度和居民收入三大經濟指標顯示中部經濟凹陷,曾經設想的東、中、西梯度遞進的格局并沒有形成。”

  2004年3月,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明確提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引起中部省份極大關注;同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提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這表明,中部問題已經引起了國家的重視。

  2006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工作。2007年4月,在國家發改委設立國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工作辦公室,中部崛起進入了更具操作性的實施階段。

  2009年9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 《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會議提出,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爭取到2015年,中部地區實現經濟發展水平顯著提高、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提升、和諧社會建設取得新進展的目標。

  “至此,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中部崛起、東部加快發展,構成我國完整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長谷建全表示,這種東部帶動中部、再由中部帶動西部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最佳格局。

  中部崛起成效顯著 問題也很突出

  隨著國家 “實現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中部地區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山西省謀劃建設太原經濟圈;安徽省沿長江發展,構筑皖江城市帶;江西省以南昌、九江為支點,力推昌九工業走廊;河南省以鄭州為龍頭,著力建設中原城市群和中原經濟區;湖北省圍繞武漢市,著力建設武漢大都市經濟圈;湖南省以“長株潭”為中心,打造長株潭城市群。

  用國家發改委原地區司司長、現任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范恒山2013年2月份時的話說就是,過去6年,是中部地區自我創造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發展活力競相迸發、發展質量和水平顯著提高的6年,是中部地區走出“塌陷”困境,實現跨越式發展的6年。中部地區已經站在了一個嶄新的發展起點上,進入了加速崛起、全面崛起的新階段。

  國家發改委地區司表示,近1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下,中部地區搶抓機遇、開拓進取,經濟實力大幅提升,“三基地、一樞紐”建設加快,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穩步推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人民生活明顯改善。

  但是這其中也存在很多問題。“中部具有很好的發展基礎和優勢,特別是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工業基礎優勢、科技教育優勢和歷史文化資源優勢。但也存在制約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主要是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水平低,對外開放程度不高,經濟增長的動力和活力不足。雖然具有溝通東西、連接南北的區位優勢,但也存在不沿邊、不臨海的區位劣勢,政策環境總體遜于西部地區。”宋向清介紹,“從整體上看,中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還比較低,與東部發達地區的差距還較大,與西部大開發所取得的成績也有距離。中部地區離真正實現‘中部崛起’還有較大差距,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任務仍十分艱巨。”

  目前,中部六省都有各自的 “國家戰略”,競爭大于合作,區域分割明顯。“一些省份在高談‘中部崛起’的同時,還在做‘兩手’準備:湖南、江西加速融入泛‘珠三角’;安徽則大力實施‘東向戰略’,加速融入長三角;山西與‘環渤海經濟圈’的共建與合作取得了成效。”馮德顯表示,而今年4月5日,由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和環鄱陽湖城市群組成的長江中游城市群正式獲批,“這些戰略的實施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如產業競爭加劇、地方保護障礙難除、資源分配不合理等,縱向的合作明顯不足,在南、北對接上還有很大的難度。這些都制約了中部地區的長遠發展。”

  建議相容共生,共同發展

  所以,中部崛起問題再次引起了國家的重視。

  7月28日,國家發改委地區司表示,他們擬會同有關部門和中部六省共同研究編制 《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 (2016-2025年)》,進一步明確今后十年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工作思路和重點任務,加大對中部地區發展的政策支持,推動中部地區全面崛起,更好地發揮對全國發展的支撐作用。

  “這個規劃的編制,將為中部地區崛起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馮德顯介紹,“因為,在第一個中部崛起5年規劃中,我們是摸著石頭過河,有了很多的經驗教訓。這次,我們是在上次規劃的基礎上進行的,可以少走彎路,而且這次的規劃是一個十年規劃,持續時間長,力度將更大。”

  在為中部地區高興的同時,專家學者們也提醒,在做好規劃的同時,中部地區各省不要各自為戰,應該相容共生,共同發展。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區域間的競爭,將主要體現為城市的競爭,尤其是中心城市的競爭。從全國經濟格局來看,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珠江三角洲經濟區以及環渤海灣經濟區,都以中心城市為代表,彰顯區域中心城市的強大力量,帶動地區經濟快速的發展,而中部地區、東北老工業區以及西部地區,區域中心城市的核心作用卻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宋向清介紹,“如何發揮各自區域中心城市的作用,是下一個10年中部地區發展最大的考量。”

  “目前,六省各自為戰的局面并沒有被打破,緊密聯系的中部經濟板塊未能形成。中部六省各自為戰既分散了精力,競爭又激烈,還有內耗。”谷建全說,“合作才能共贏。合作有利于實現合理的分工,避免低水平重復和惡性競爭,有利于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實現良性互動;有利于延伸發展空間,在更大范圍內運用資源和要素發展自己;也有利于促進相互支援,實現協調發展。”所以應該相容共生,共同發展。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