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7

資本流出實為外儲國內轉移

2015-08-04
来源:香港商報

  中國外匯儲備在2014年6月底觸及3.99萬億美元的史上最高峰之後,已經減少了2990億美元。分析師們大多同意,中國經歷了規模空前的資本流出。但他們對於資本流出的規模、原因及其對經濟構成的風險各執己見。

  以常駐紐約的首席外匯策略師布魯克斯為首的高盛分析師估計,僅第二季度的凈資本流出總額就達到大約2000億美元。摩根大通也對中國的資本流動數據感到悲觀。以常駐倫敦的潘尼吉左格魯為首的幾名策略師估計,過去五個季度的資本流出總額達到5200億美元。然而,多名中國經濟學家告誡稱,高盛和摩根大通所用的估計,沒有考慮到一些比較細微的因素。在潘尼吉左格魯的報告發表幾天後,摩根大通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朱海斌婉轉地反駁了同事們的估計,他提出了幾條理由,以證明同事們的估算數據偏高。

  理由之一是中國外匯儲備在央行和私營部門之間的轉移。此前,中國央行持有中國幾乎所有外匯作為官方儲備,而銀行、企業和家庭持有極少外匯。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央行幹預匯市。在幹預力度最大的時期,央行為了抑制人民幣升值每月買入數億美元。而中國的銀行和企業樂意把美元交給央行,因為在2005年至2013年期間他們獲利於緩慢但穩定的人民幣升值。這種情況在去年發生變化:人民幣出現逾20年來首次顯著的全年貶值。如今,很多收到美元付款的中國出口企業選擇持有美元,雖然這些美元不再擴大央行的金庫,但這筆錢仍然在中國境內,因此不應被視為「流出」。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