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8

房價暴漲已無可能?

2015-08-05
来源:中国经营网

  【中國經營網綜合報道】中國指數研究院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7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已連續上漲3個月。專家指出,雖然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開始回暖,但三四線城市表現并不樂觀,市場依然呈現供大于求的格局,去庫存仍是第一要務,未來房價走勢將趨于穩定。

  值得一提的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認為,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應已經發展到今天總體偏松、部分地區過剩的情況。當供給速度遠快于需求時,很難出現暴漲。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亦表示,“房價暴漲已經不存在基礎和可能”。

  7月樓市銷售環比回落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上市房企已陸續公布7月銷售簡報,透露出整個二季度的火爆行情似有降溫之勢,不論是銷售金額還是銷售面積,環比6月大多出現10%左右回落。而隨著7、8月份樓市傳統銷售淡季的到來,全國各城市成交面積也環比全線下滑,較6月平均下降幅度為13%,尤其是上半年房價漲幅最為驚人的深圳,7月成交量已有明顯收縮,價格雖仍處高位但回落壓力漸顯。

  不過,從全國整體看,雖然成交環比下滑明顯,但較去年同期依然紅火。業內人士預計,8月份應將延續7月走勢,成交較二季度峰值繼續下滑,但市場形勢并不會立刻反轉向下,三季度整體量價仍有望保持穩定。

  作為上市房企龍頭,萬科7月銷售仍保持一定熱度,但環比6月已出現回落。7月份,萬科實現銷售面積181.5萬平方米,銷售金額238.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77%及79.05%;但環比6月195.5 萬平方米和251.9 億元的銷售業績,已出現7%和5%的回落。

  富力地產7月銷售亦出現同比增長、環比回落的情況。7月,富力集團合約銷售總金額約為46.3億元,合約銷售總面積約為34.6萬平方米,與6月相比,銷售收入和銷售面積分別增加9%和下降1%;與去年7月相比,銷售收入和銷售面積分別增加34%和7%。從數據可以明顯看出,銷售面積增加而銷售金額下降,富力以價換量的策略明顯。

  而以京津地區為主戰場的首創置業7月環比回落更加明顯,當月實現簽約面積和簽約金額分別為14.2萬平方米和18.6億元,環比6月分別下降了50%和30%;不過同比上升幅度仍然明顯,分別上升了和24.7%和15.8%。

  事實上,房企7月銷售業績的回落與市場的降溫保持同步。

  即便是樓市熱度最高的一線城市,7月亦出現銷售降溫的情況;就連今年上半年市場回暖的領頭羊、房價漲幅最為驚人深圳市場,7月實際成交量已有明顯收縮,一手住宅成交環比下降14.4%,成交價格雖仍處高位,但高位回落的壓力漸顯。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8月份政策還將處于真空,從供應端看,眾多樓盤準備在9、10月份的旺季上市,會使整個8月成交繼續回落,市場熱度也較二季度有所下降。但這些因素并不會導致市場形勢反轉向下,三季度整體成交仍有望保持穩定。

  另據中新網報道,今年前7個月,房地產市場政策環境日益寬松,如,央行[微博]連續降準降息,放松信貸門檻,調整個人住房轉讓營業稅免征期等,地方政府也出臺相應配套政策支持樓市。曾經冷寂的市場因此逐漸升溫。

  與一二線城市樓市日益熱烙相比,三四線城市則仍顯冷寂。據統計,上半年,一線城市表現最佳,成交量同比上漲逾四成,二線城市也上漲了近兩成,三四線城市成交量基本平穩,但部分城市甚至出現“量價齊跌”的趨勢。

  對于大部分二三線城市來說,由于房地產供求失衡局面依然存在。統計顯示,截止到6月底,商品房待售面積65738萬平方米,環比增加72萬平方米,仍處高位。專家表示,目前房地產市場正在經歷筑底過程,三季度仍將以去庫存為主。

  同策咨詢研究部預計,下半年,當前庫存去化周期在15-20個月之間的城市,庫存去化周期將回落至15個月以下,去庫存的壓力將進一步減輕。但其他供地量偏大與庫存量偏大、庫存去化周期在20個月以上的城市仍然面臨去庫存壓力,大部分三四線城市房價則難以上漲。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胡志剛表示,“過去幾年,部分三四線城市盲目供地開發,一些住房產品存在品質低且同質化嚴重問題,住房消費回歸理性后,這部分房子自然很少有人問津。有些城市在建規模依然很大,銷售速度跟不上庫存增加速度,庫存壓力不降反升,這樣的城市房地產市場將面臨結構性調整。”

  有關專家認為,只有當三四線城市,包括二線城市真正企穩時,才能說明中國樓市真正走出了低谷,總體看供大于求的格局還未改變。

  中國房價會暴漲嗎?

  中指院報告預測,在穩樓市政策積極推進、市場持續回暖的情況下,中國樓市消費信心穩步提升。預計市場成交將延續回暖態勢,供求狀況不斷改善,房價整體回升。但因各城市去庫存化壓力不同,各線城市房價走勢將繼續分化。一線及熱點二線城市需求旺盛,價格仍面臨上漲壓力;多數供應規模較大城市仍將積極促進去庫存化,房價走勢趨于穩定。

  有關分析認為,目前一二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間的分化走勢持續加劇,房地產市場全面復蘇尚需時日,后市房價在經過恢復性上漲后,將保持相對穩定,漲幅或將放緩,上漲空間有限。

  “雖然現在一線和二線主要城市的房價在上漲,似乎市場在回暖,但整體來看離真正回暖還差得很遠,因為中國樓市已經從供不應求到了供大于求的階段,房價暴漲已經不存在基礎和可能。”萬達[微博]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稱。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表示,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應已經發展到今天總體偏松、部分地區過剩的情況。當供給速度遠快于需求時,很難出現暴漲。

  需要指出的是,未來,樓市走出困難期步入市場分化階段。

  據中證網報道,從長期來看,中國總體而言的城鎮化過程還要較高速地發展幾十年。從現在真實城鎮化率在40%左右的水平看,按國際經驗要一直走到70%左右的高位才能轉而進入低平發展階段。城鎮化的持續增長可能要維持三十年左右,其后就已非常接近2050年偉大民族復興的歷史時點。

  房地產會隨著中國各中心區、建成區的擴大,配合接納陸陸續續4億左右的社會成員從農村走向城市定居,必然會形成整個國民經濟和產業發展、升級、優化之中的支柱。這個客觀趨勢是非常清楚的。

  從今年走勢來看,在前期我國房地產市場進入調整、分化階段后,又逢我國穩增長壓力增大,政策的取向是通過多種手段促使房地產市場回暖。在中央政府層面,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要“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央行、銀監會、住建部、國土部、財政部五部委先后出臺政策“組合拳”。

  國土部從供應端控制,地方政府需因地制宜,有保有壓;其次是央行從需求端調整,下調了二套房的首付比例。財政部從交易環節入手,調整個人住房轉讓營業稅免征年限從5年改為2年。4月中旬,央行宣布再次降準1個百分點,為“3·30新政”落地送來及時雨。2015年6月28日,央行決定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同時降準。這無疑給樓市又打了一針強心劑。

  綜合地看,短期內樓市成交量上行態勢已可以確定,一線城市價位上升已較明顯,但也不會出現過熱。預計下半年相關寬松刺激政策仍將繼續,在許多城市樓市出現量價齊升的銷售拐點后,成交價位也將企穩或回升。不排除局部區域,某些企業還將經歷一段下行過程,但總體而言我國樓市已度過了過去兩年最艱難時期,今后一段時期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市場分化的表現。

  一是業態走勢的分化,即住宅、辦公樓和商業地產走勢將會出現不同。從物業形態看,商品住宅已經進入白銀十年,處于穩定增長期,一線城市及重點二線城市仍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商業地產則逐步趨于飽和狀態,受電子商務沖擊明顯,但一些龍頭房企涉足的商業樓宇仍值得關注。辦公地產方面,一線城市辦公市場仍存發展空間,但二、三線城市辦公市場則特別需要具體分析因地制宜。

  二是區域的分化,包括不同區域城市的走勢分化和城市內部不同城區、地段的分化。隨著城鎮化進程的繼續,一線城市的房地產仍然會強勁發展,而許多中小城市隨著人口向大城市的流動,房地產需求將面臨嚴峻挑戰。

  大城市中的核心商業區和住宅區,房地產也將進一步發展,而遠郊區則會呈現不同的冷熱。2015年下半年預計,二線城市市場表現分化有可能進一步加劇,合肥、武漢、鄭州、南京等城市可能仍保持大體平衡,但大連、寧波、沈陽、長春及西安等城市庫存壓力較大,市場成交不容樂觀。三四線城市整體庫存高企,以價換量仍很可能成為主旋律。

  三是融資模式的分化。隨著房地產業競爭的升級,融資模式也從原來銀行信貸、上市融資為主,轉向信貸、股票市場、REITs、私募和眾籌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等多層次的融資體系,服務于房地產行業的金融產品將帶來多樣化發展機會。房地產行業“拿地+開發+銷售”的開發模式,將逐漸轉向以客戶端為主導,來引領房地產商業模式的改變。

  四是市場供給與政府保障的分化。中國住宅的商品化和保障機制的完善成型,是面向低收入階層、中產階層和富裕階層都形成相應的房產供給機制。我國保障房、商品房的“雙軌統籌”已有清晰框架。面對一方面商品房高庫存,一方面保障房融資難的現狀,可積極考慮“商品房轉安置房”的運作模式,房企能消化部分庫存、緩解壓力,住房保障對象也能更早住進保障房,盤活部分現有存量。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