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4

全球汇市波动加剧 避险需求迫切

2015-08-17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推出內地人民幣匯率期貨的呼聲再次響起。

 
  就在上周,受人民幣匯率調整影響,全球貨幣市場出現劇烈波動: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周跌2.8%,創最大單周跌幅;美元指數上周下滑1%報96.670,為九周來最大跌幅;英鎊兌人民幣一度觸及10.0323,創去年9月以來的新高;新加坡元、印尼盾、馬來西亞林吉特、韓元、泰銖、菲律賓比索等新興亞幣則紛紛跌至數年低位。
 
  縱覽全球金融市場,今年以來整體出現大幅波動,尤其貨幣市場波瀾起伏,在美元強勁升值的形勢下,新興市場貨幣紛紛重挫,企業的外匯風險管理也隨之遭遇更為嚴峻的挑戰。面對“避險難、避險貴”的難題,企業尤其中小企業對沖匯率波動風險的需求更顯迫切。
 
  “我們要加快外匯市場的發展,豐富外匯的產品,推動外匯市場的對外開放。”8月13日上午,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在關于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吹風會上明確表示。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經過4年多的研發,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目前設計了包括人民幣外匯期貨和非人民幣的交叉匯率期貨的兩大類產品,人民幣外匯期貨于2013年7月在交易所內部仿真系統上線,交叉匯率期貨于2014年10月在全市場開展仿真交易,截至8月12日共有72家會員參與交易,日均交易量達到30萬手,持倉量達到23萬手。
 
  “中國人民銀行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進行了改革,未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會繼續朝著市場化方向邁進,意味著未來全球貨幣市場的波動將更為劇烈,預計外匯期貨的推出可能越來越近了。”有業內人士表示。
 
  全球匯市波動加劇
 
  8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以增強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的市場化程度和基準性。做市商在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將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綜合考慮外匯供求情況以及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化向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中間價報價。
 
  新機制實施后,從8月11日至13日,中國人民銀行調低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2848個基點,通過匯率快速的調整,至8月14日,人民幣中間價與市場價均位于6.4附近,中間價偏離市場價的情形得以修正。
 
  受此影響,全球貨幣市場出現劇烈波動。11日,俄羅斯盧布貶值了2.3%,是當日貶值幅度最大的主要貨幣;澳元匯率跌幅逾1%;泰銖應聲下跌0.7%至6年低點;比索同樣跌至5年來最低;新加坡元也跌1.2%至5年低點;此外,印尼盾、馬來西亞林吉特分別小幅下跌0.2%、0.5%,兌美元都創下了17年前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
 
  事實上,隨著國內匯率改革日益深入,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幅度不斷增大。中國證券報記者據Wind數據統計得知,今年以來,美元兌人民幣漲幅為3.03%,振幅為4.36%;歐元兌人民幣漲幅為-5.58%,振幅為11.9%;英鎊兌人民幣漲幅為3.36%,振幅為10.08%;日元兌人民幣漲幅為-0.91%,振幅為7.86%;澳元兌人民幣漲幅為-7.22%,振幅為11.91%。
 
  匯率的寬幅震蕩走勢使企業的外匯風險管理遭遇更嚴峻的挑戰。一般而言,參與國際貿易的企業都會面臨較大的匯率風險,以外幣計價的資產與負債常常因匯率變動發生價值上升或下跌情況,匯率上升或下降可能給債務人或債權人帶來意外損失。
 
  韶鋼松山在其2014年年報中就表示,在其他變量不變的假設下,在美元匯率發生合理、可能的變動時對利潤和股東權益產生的影響如下:外幣借款項目中,若人民幣對美元升值1%,影響2014年凈利潤增加2309.63萬元,反之亦然;外幣采購項目中,若人民幣對美元升值1%,影響2014年凈利潤增加1717.39萬元,反之亦然;外幣銷售項目中,若人民幣對美元升值1%,影響2014年凈利潤減少39.14萬元,反之亦然。
 
  當前我國實體企業不僅面臨人民幣匯率風險,也面臨著歐元兌美元等交叉匯率風險。中金所外匯事業部朱鈞鈞舉例稱,若我國出口價格為1美元的商品,當歐元兌美元匯率為1.30時,該商品在歐洲的價格是0.769歐元;但當歐元兌美元匯率變成1.00,即歐元貶值23%時,該商品的歐洲價格必須提高到1歐元,才能確保外貿出口業務持續進行。而我國商品本來就依靠價格占領市場,一旦歐元標價的價格必須上漲近30%,那么我國企業與其它國家企業競爭時就會失去價格優勢,從而失去歐洲市場,影響我國對歐洲的出口業務。
 
  企業避險需求迫切
 
  “隨著中間價定價機制的改變,人民幣較大幅度的雙向波動將在制度上獲得支持,日內出現千點以上的震蕩也屬正常,今后企業利用遠期和期權對外匯收支進行套期保值顯得尤為重要。”中國建設銀行總行金融市場部資深分析師韓會師表示。
 
  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人民幣外匯遠期、外匯掉期和外匯期權市場,既包括銀行間市場,也包括銀行和客戶之間的零售市場,可以滿足企業的部分避險需求。
 
  上市公司兔寶寶8月14日就公告稱,為規避和防范外幣兌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對公司經營效益產生的風險,自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24個月內開展遠期外匯交易,兩年累計美元幣種金額不超過4800萬美元,歐元幣種累計金額不超過500萬歐元。
 
  據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外匯事業部總監劉文財介紹,企業外匯風險管理中,首先選擇自然對沖作為成本最小的風險規避方法,其次根據企業的資金寬裕程度開展出口信用證貼現、進口押匯或海外代付等貿易融資,或按照一定的流程運用遠期結售匯對沖部分外匯風險敞口。如果境外客戶有意向采取人民幣結算,則通過這種方式規避部分剩余的外匯風險敞口。
 
  分渠道來看,北京新工場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宏觀策略分析師張靜靜告訴記者,目前企業可以通過三種途徑規避匯率風險:一是通過銀行渠道,跟銀行簽訂掉期或互換協議;二是在國際市場上通過外匯期貨、期權等衍生品進行交易;三是通過場外市場找金融機構對沖。
 
  “但由于資本項尚未開放,因此第二種方式很難實現。通常第一種方式是以確定的期限進行操作,進而就有交易靈活性差、成本高等問題。盡管第三種方式的靈活性好、成本也并不高,但由于在此方面金融機構的專業度遠高于企業,因此最終對沖合同的設定往往更有利于金融機構,而一旦外匯市場出現大幅波動,企業仍舊會損失慘重。”張靜靜說。
 
  總的來看,我國外匯衍生品市場發展不夠成熟,企業仍然缺乏有效而足夠的避險工具,導致我國外貿受到匯率波動顯著影響。而且銀行基于成本和風險的考慮,往往不愿意為中小企業提供外匯風險管理服務,中小企業外匯避險普遍面臨“避險難、避險貴”的問題。
 
  “多數中小型企業由于實力不足,認識不夠,基本上沒有能力對沖外匯風險,或者只能通過外匯代理機構進行炒匯,面臨較大風險。因此,近年來的人民幣升值對于中小型出口企業沖擊非常大,很多企業僅靠微博的出口退稅生存,面臨倒閉的邊緣。”方正中期期貨研究員彭博表示。
 
  外匯期貨亟待面世
 
  對比國際成熟市場的外匯衍生品市場品種和交易規模,我國外匯衍生品市場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市場參與者殷切期望我國場內外匯期貨交易品種盡早推出。
 
  “隨著人民幣匯率波動區間的擴大,匯率對沖工具需要進一步豐富,在降低對沖成本、提高交易便利和爭奪定價權方面,中國推出外匯期貨很有必要性。尤其目前中國企業對沖人民幣波動風險的需求更顯迫切。”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程小勇表示。
 
  不同于場外外匯衍生品,外匯期貨具有合約標準化、中央對手方清算和流動性較高等特點。同時,外匯期貨市場交易成本低,可以幫助參與者獲得接近銀行間市場的價格。難以獲得銀行風險管理服務的我國中小企業,可以進入外匯期貨市場,開展套期保值業務,降低外匯風險對企業經營的影響。
 
  “外匯匯率期貨的推出可以增加市場的交易流動性,從而降低企業進行對沖、套保等采取的中間成本。另外,進行場內交易的公開性好、透明度高,容易實現信息對稱,也更容易把握市場趨勢。”張靜靜說。
 
  彭博補充稱,推出外匯期貨對于提高人民幣市場定價權,提升人民幣國際化水平都有非常大的好處。
 
  “中小企業更傾向于使用外匯期貨避險。”劉文財告訴記者,中小型公司在場外市場的交易成本稍稍高于場內市場(場外價差大約是20點到30點之間),但他們一般沒有銀行的授信,或者銀行的授信額度緊張,沒法開展基于授信的衍生品交易。并且,中小型公司決策簡單快捷,他們會考慮參與人民幣外匯期貨市場。
 
  中國人民銀行在今年最新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5)》中表示,要積極發展期貨及衍生品市場。探索發展外匯期貨市場,推出非主要貨幣外匯期貨產品,豐富外匯風險管理工具,降低企業和機構外匯風險管理成本。
 
  據悉,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自2011年開始籌備外匯期貨,經過4年多的研發,結合國際外匯期貨市場經驗和我國外匯市場實踐,目前設計了兩大類產品,包括人民幣外匯期貨和非人民幣的交叉匯率期貨。人民幣外匯期貨于2013年7月在交易所內部仿真系統上線,共有美元、歐元、英鎊、日元、俄羅斯盧布、巴西雷亞爾兌人民幣等6款外匯期貨產品;交叉匯率期貨于2014年10月在全市場開展仿真交易,上市交易的品種為歐元兌美元和澳元兌美元期貨。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外匯匯率期貨的推出應處于征求意見階段,主要的問題在于確定最終上市的品種、交易時間、結算貨幣等。“目前來看,外匯期貨上市主要有三大障礙,一是人民幣市場化程度還有待提高,如果人民幣現貨市場不發達,那么外匯期貨也會出現交易不活躍、成交異常等問題:二是在相關法律法規上還需要配置制度建設;三是外匯涉及到多層面的監管,監管層的合作和協調機制有待建立完善。”程小勇表示。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