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0

京滬7月工業增速全國墊底

2015-08-20
来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為中國兩大超級城市,北京和上海成為轉型升級的領跑者。

  記者獲悉,7月上述兩地的規模以上工業增速與6月相比大幅下降,其中北京、上海的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分別為-6%、-5.9%,分列全國倒數第二、第一。

  導致如此的原因,北京與工業產業加快向外轉移有關,而上海則是汽車、手機、鋼鐵等產量放慢。

  根據了解,7月京滬汽車生產放慢,分別生產汽車10.92萬輛,15.81萬輛,比去年同期的14.91萬輛、46.38萬輛分別下降了40%、60%左右。此外,北京的手機、上海的鋼鐵產量同比也有下降。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秘書長陳耀指出,北京、上海是兩個大都市,從發達國家的發展趨勢看,大都市經濟發展要形成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經濟形態。現在北京、上海仍然有一部分制造業,鋼鐵、汽車等行業跟大都市的產業結構發展趨勢是有所背離的。

  “京滬這兩個城市要轉型升級,像鋼鐵、汽車這些行業是要退出的。”陳耀說。

  產業疏解效果顯現

  上海、北京7月的規模以上工業增速跌幅超過了陜西的-5.8%,遼寧的-4.9%,黑龍江的-1.7%。京滬工業放慢與傳統制造業加快退出有關。

  比如北京7月汽車產量為10.92萬輛,相比3月的19.88萬輛,已經持續多月下降,比去年同期的14.91萬輛,也大幅下降。

  上海的情況類似。7月汽車產量15.81萬輛,相比4月的23.87萬輛,去年同期的46.38萬輛,降幅較大。同時,上海的筆記本、鋼材產量都在下降。今年7月,上海造船僅有5.75萬載重噸,大大低于去年同期的13.58萬噸。

  中國社科院工業所產業組織研究室主任劉戒驕認為,從去年以來北京很多制造業都在往天津、河北、內蒙古等地遷移。上海部分制造業還要進一步向浙江、江蘇進行擴散。

  “關鍵是舊的產業轉移出去,要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他說。

  對于工業下行的情況,北京市統計局的報告認為是正常情況。北京市對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措施實施以來,北京工業產業疏解效果逐步顯現。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以業控人效果顯著,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平均用工人數同比下降4%,同比減少4.5萬人,其中城六區同比下降5.3%,減少2.1萬人,占到了全市工業減員總數的46%。

  上海則是傳統產業放慢明顯。六個重點發展的工業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比去年同月下降2.9%。其中,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完成僅僅增長5.6%;汽車制造業下降17.6%;精品鋼材制造業下降7.2%;成套設備制造業下降4.7%;生物醫藥制造業下降13.4%。

  對此,北京梅塔科咨詢服務有限公司總裁許中波表示,今年國內市場對鋼材的需求是負增長的,另外,像上海寶鋼的傳統產品中厚板、無縫鋼管市場都不好。

  “需求過去寶鋼賣得最好的汽車板,因為汽車產業不景氣也減產了。”他說。

  制造業服務化

  京滬傳統產業大幅放慢,被認為是產業升級的表現。

  北京市統計局報告認為,北京制造業服務化愈加明顯。產業限制和禁止目錄發布,對工業企業轉型起到積極促進作用。企業由單純的制造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發展,強化產品的設計、研發、試驗、服務等環節在首都發展的核心輻射功能,同時,將原有的制造環節向外轉移,強化配套承接功能。

  當前制造業服務化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企業和大型裝備行業和北京原有傳統行業中較為突出,部分企業轉移在京制造環節,在京保留或新設立了研發試驗中心,如2015年上半年,中關村示范區的工業企業實現的技術收入和軟件產品銷售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比2011年同期提高2個百分點。

  對此,劉戒驕認為,汽車、手機等大規模的組裝不建議設在北京,在北京并沒有優勢,成本等各方面都會比較高。北京應該保留的是這些產業的高端研發和營銷環節。

  此前北京汽車和現代汽車加快向河北轉移,一般工業制造業加快關閉。北京將非核心功能遷出,目標是打造全國科技中心。而上海正在要做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傳統產業也面臨洗牌的可能,如上海的鋼鐵和造船業。

  對此,陳耀表示,上海一般制造業、重化工業比重還比較大,今后退出的規模上還要加大力度。

  “北京、上海都要瞄準國際大都市的標準,提升國際競爭力,在技術,科技創新方面要走在全國前列,在產業轉型升級中,起到領頭羊的作用。”他說。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