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5

李登輝“媚日”言行不受待見

2015-08-2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李登輝的哥哥李登欽是日本海軍陸戰隊員,1944年在菲律賓戰死。用他的話說,是“不幸為國犧牲”。2007年6月,李登輝終於與斃命62年的李登欽相見,地點是臭名昭著的靖國神社。李登輝說,他“由衷感激”日本人將兄長奉祀在這裏。據台媒報道,李登輝的一本新書即將上市,其中有相當篇幅是二戰回憶和媚日言論,比如上述李登欽為日本當兵做炮灰的往事。

  從未擺脫“皇民情結”

  日本首相安倍不得不談話道歉時,也點出台灣在當時蒙受苦難。不過,身為台灣地區前領導人的李登輝,顯然不覺在二戰時期是受日逼迫,而是“接受日本統治時代教育,並且成為志願士兵的台灣青年”,不但認同日軍行為,還和他哥哥一起自願成為日本兵,“一心懷抱著為國家挺身作戰、光榮赴死的理想”。他透露說,“在軍隊裏,有時被摑掌,或被迫洗丁字布,但我並不記得有什么特別嚴苛的待遇”。

  事實上,李登輝的哥哥所謂“挺身作戰、光榮赴死”之日,正是日本軍隊橫行中國及東南亞,大肆屠殺平民之時。李登輝的自願當兵,實際上也是自願地成為日本殖民的劊子手,自願地成為日本侵略者的幫凶。

  靖國神社是日本供奉“二戰”甲級戰犯的地方。曆史上,台灣深受日本侵略者殖民之害,大批熱血台胞為抵抗侵略灑血捐軀,反抗犧牲的台灣同胞更是多達幾十萬人。從未擺脫“皇民情結”的李登輝,毫不遮掩地感謝日本這個侵略者將其兄安置在靖國神社,是對台灣人民的莫大羞辱,是對為反抗侵略而犧牲的幾十萬島內同胞的極大不敬。

  “媚日”言論挾洋自重

  台灣時事評論員邱毅說,在日本讀書、當兵,有過日本名字的李登輝,有著嚴重“媚日情結”。7月中旬,李登輝竄訪日本,外傳安倍趁早餐與他進行了1個多小時的密談。李登輝也投桃報李,公開大放厥詞,聲稱“釣魚島是日本的”。如今安倍剛剛發表避重就輕的戰後70周年談話,李登輝的“媚日”新書就緊接上市,讓外界感覺是如此的巧合。

  有輿論分析認為,李登輝此舉的目的是挾洋自重,拉抬“台獨”聲勢。李登輝曾稱台灣人感謝日本殖民統治,否認日本有過侵略行為,很明顯的,是在為安倍“戰後談話”助陣。還有台灣輿論認為,李登輝就是日本當年在台灣栽培的“台獨”種子,也是為日本日後“南進”的重要棋子。

  其實,李登輝兜售此種“媚日”言論已有多年,兩岸輿論早已給他貼上“認賊作父”、“數典忘祖”的標簽。近日有宜蘭漁民激動地說,“李登輝現在領台灣薪水,卻說釣魚島是日本的”,“這種走狗要趕出台灣去”!國民黨正在建議修法停止李登輝卸任領導人禮遇。新黨主席鬱慕明更是為李登輝創造了一個新詞——“滯台倭奴”,贈言“慢走不送”。

  日本人也不見得買賬

  有日本議員曾表示,李登輝的表現“比日本人還日本人”。在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台港澳研究所所長嚴安林看來,李登輝不僅以自己是日本人為榮,而且從他的言行看,他不是普通的、善良的日本人,他是頌揚軍國主義、贊揚侵略、以哥哥的屠殺為榮的日本人。

  其實這些年,李登輝多次發表媚日言論,還曾大放厥詞稱“日本和台灣是命運共同體,日本好則台灣好,反之亦然”。在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今日,他卻企圖把台灣的命運與日本的命運拴在一起。其企圖分裂中華、投靠日本的野心昭然若揭。

  但這種以“台獨”、分裂為圖謀的輸誠,很容易被人看破手腳,自然也就難以讓人買賬。台灣資深媒體人徐宗懋近日投書媒體發表《日本人看台灣人》一文,援引前駐日代表林金莖的話說,有些台灣人老是把“日本統治非常卓越,戰後的國民黨統治不行”掛在嘴上,他們也許想用這類發言討日本人歡心。“在我看來,就算是日本人,其實內心也看不起這群人吧!”(王大可)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