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8

2015絲路國際藝術節:重拾文化自信

2015-09-18
来源:中國青年報
  絲路駝隊、陽光中起舞的唐裝女子,明城墻上騎行的外國游客,恍如隔世的皮影表演,慷慨激越的秦腔演唱,以及秦兵馬俑、大雁塔,不同膚色的笑臉,在一曲西域風情的MV里漸次展開,將一個古老而現代、開放又時尚的絲路起點西安完美呈現。
 
  伴隨著總政歌舞團青年歌唱家雷佳演唱的主題曲《一路同心》,第二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9月7日在古城西安開幕。這一次,參與本屆藝術節的國家和地區由去年第一屆的30個提升到62個,不僅有絲路經濟帶沿線和關聯國家參與,也有21世紀海上絲路的相關國家加盟。在半個多月里,62個國家和地區的演出團體、藝術作品來陜展演,包括美術展覽、舞臺藝術、文化論壇、公益巡演及多項專題活動,為廣大老百姓奉獻100余場文化盛宴。
 
  2013年9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講時,提出了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得到了各方的熱烈回應。為踐行國家“一帶一路”重大戰略構想,2014年9月,一年一屆的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永久落戶陜西,這是全國首個“絲路文化”國家級藝術盛會,也是繼上海國際藝術節之后全國第二個、西部唯一的綜合性國際藝術節。作為陜西乃至中國的重要文化品牌,藝術節秉承“和平、和諧、合作”的價值理念,聚焦絲路核心、中華文化、國際元素三大主題,積極推動“一帶一路”人文合作與交流深入發展。
 
  把“國際范兒”請進來,讓陜西文化走出去,年輕的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已然成為陜西一張獨特而又亮麗的名片。
 
  2014年9月12日至27日,首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在陜西舉辦。“一帶一路”沿線30個國家和地區、國內7個省(區)參加了藝術節,13個國家的政府文化代表團和11個國家文化部長及駐華使節出席了藝術節開幕式。藝術節開幕式大展更把阿拉伯國家非遺精品展首次搬到陜西,與中國非遺安塞剪紙、鳳翔泥塑、慶陽刺繡、唐卡進行了一場東西方文化的對話與碰撞。
 
  來自印度的《天竺梵音》歌舞音樂專場作為本屆絲路國際藝術節的開幕演出,匯聚印度寶萊塢歌舞、印度民間歌舞、印度古典歌舞和器樂演奏中的精品片段。
 
  談及開幕大戲的選擇,陜西省文化廳廳長劉寬忍說,選擇印度的《天竺梵音》,是基于絲路文化交融傳承的悠久歷史的考慮,也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寄望通過藝術的表現,形成中印在文化交流上的一次有益互動。印度音樂具有獨特的魅力,《天竺梵音》既可以讓觀眾欣賞曼妙絕倫的旋律,也可以感受絲路沿線的另一種文化風情。
 
  劉寬忍認為,就文化而言,最大的效益是其社會效益。目前,陜西在哈薩克斯坦創辦了“文化之家”,將陜西地方文化傳播到那里,并和當地進行實質性的交流,在文化互動切磋中,能夠讓一帶一路的文化交融、帶動民心相通,深入拓展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范疇和內涵。
 
  在以“文化自信與文化陜西”為主題的“絲路文化·長安論壇”上,文化部原副部長、現故宮博物院名譽院長鄭欣淼發表了“文化自信與文化陜西”主題演講。鄭欣淼認為,文化自信要建立在科學理性的基礎上,既要對歷史文化充滿溫情和敬意,也要對傳統文化理性審視、科學揚棄。“我想古絲綢之路研究的成果很多了,但是古絲綢之路從文化的角度來研究,我感到給我們的重要啟示是人文交流與商貿交流并進。”鄭欣淼說。
 
  埃及文化參贊侯賽因·伊卜拉欣認為,要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的合作,首先要加強文化交流,而且要特別重視民間文化的交流,“我注意到,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將一些國際藝術演出辦在普通民眾的身邊,特別是展示了外國藝術家描繪中國的作品,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美術展覽,這樣有助于相互之間的民間文化交流”。
 
  侯賽因·伊卜拉欣提到的作為藝術節開幕活動的“絲綢之路·意會中國”國際美術大展,是文化部精心打造的重要多邊文化交流平臺和文化品牌活動,迄今舉辦了6屆,活動通過邀請絲路沿線各國的頂尖藝術家來華采風,讓他們以個性化的方式描繪他們眼中的中國傳統、現代和變革。
 
  展廳的地上蜿蜒著一條古絲綢之路線路,從起點西安、經敦煌、樓蘭一直到羅馬,每座古城都有生動的標識。就在你漫步“古絲綢之路”時,一幅幅“意會中國”藝術作品映入眼簾:伊拉克藝術家沙克爾·哈立德·薩拉什的四聯油畫《文明相遇》蘊含著作者對東西方文明交融的深刻理解;阿曼畫家阿爾瑪馬里的油畫《中國變革》展示的是外國畫家對中國變革的認識;黎巴嫩畫家蕾娜創作的《天人合一》,和突尼斯畫家弗雷吉創作的《陰陽對比》,則從各自的角度審視中國傳統文化。
 
  “藝術節讓我們有機會了解陜西和西安。”老撾文化參贊本恒·西哈拉說,看到很多千百年古跡和文物完整保存下來,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對于任何國家來說,文化和歷史都是無價之寶。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