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1

長六首飛 中國躋身世界三強

2015-09-21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六號昨日首次發射成功,將20枚微小衛星送上太空軌道,創下亞洲最多,亦是全球第三位發射最多衛星的一次。這次發射成功也意味著新一代運載火箭技術和小衛星技術的成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工程師孫為鋼指,發射的衛星重量由100公斤到幾百克不等,主要用於太空應用與測量、新技術驗證等。
 
  創下亞洲最多紀錄
 
  長征六號一次性將20顆衛星送入距離地球524公里的軌道,創亞洲之最。此前,印度曾在2008年達成一箭10顆衛星的亞洲航天史紀錄。目前,世界載星最多的一次是俄羅斯在2013年達成,「第聶伯」火箭發射了32顆衛星,排在第二的是美國的29顆。中國此次也成功躋身世界三甲。
 
  兩個意義上的勝利
 
  這次發射的成功意味著兩個意義上的勝利。首先是新一代運載火箭技術的勝利,長征六號是中國研制的新一代無毒燃料運載火箭。它所采用的液氧煤油推進器,不會對人體產生毒害。燃燒后釋放出二氧化碳和水,也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煤油可以在常溫常壓下存儲和運輸,市場價格也很便宜。至於液氧,更是常見的化工原料。當然要用它們來驅動火箭,需要研制全新的發動機和燃料供應系統。長征六號的首飛成功,證明中國在這方面已取得了突破,期待著更大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成功。
 
  另據報道,昨日,載有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合練產品的專用運輸船從天津港啟航,駛往航天發射場,將與先期抵達的探月工程三期探測器合練產品共同開展發射場合練任務。此次發射場合練是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工程研制關鍵里程碑節點,是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和探月工程三期與發射場的第一次全系統實物演練。
 
  另一個方面是小衛星技術的成功。這個成功的意義不僅在於國內,而且是有國際影響的。
 
  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由於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和軌道科學公司各一次火箭發射失敗,損失了搭載的所有小衛星。使近年來高速發展的小衛星事業遭到了沉重的打擊。而這次長征六號一次運送了20顆小衛星進入太空,在很大程度上扭轉了下降的趨勢,為國際小衛星事業的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和希望。
 
  孫為鋼表示,長征六號的成功發射由此掀開中國航天發射新篇。長征六號未來將會承攬很多微小衛星發射任務。
 
  天女散花背后
 
  長征六號成功「首秀」,就20個衛星是怎麼裝設到火箭的問題,長六火箭副總設計師周遇仁介紹稱,20顆衛星被分成了3層,像金字塔般地分別排列。最底層安放了5顆主星,其中2顆主星懷中各自抱著2顆子星;中間層有4顆主星,其中1顆主星的懷中抱著5顆子星,最上面一層則是1顆主星抱著1顆子星。像長六火箭這樣金字塔形的多星布局設計,是為了火箭在飛行過程中保證各顆衛星間分離時的安全距離而設計。他說道,長六火箭創造性地采用了支承艙+多星分配器的布局方式,在一個整流罩的空間內完成了所有的衛星布置,確保衛星分離速度、方向各不相同,保證分離的安全性。說完衛星布局問題,這20個衛星如何進入預定軌道問題也是大家關心的。長六火箭主任設計師張曉東稱,長六火箭此次執行的任務是極具浪漫色彩的「天女散花」式釋放小衛星。10顆主星按照一、二、三層依次釋放,其中第三層的5顆主星分2次釋放,另外10顆子星擇機釋放。張曉東表示,在多星分離軌道設計時,長六火箭創新性地采用了「多星軌道周期控制方法」,即將多顆衛星間及與衛星與火箭末級的軌道周期拉開后越飛越遠,保證了星星間、星箭間的安全距離。
 
  今次發射有6大創新
 
  一是火箭「新」。作為中國新一代無毒、無污染液體運載火箭的首飛箭,長征六號采用全新的總體方案,全新的結構形式,全新的動力系統和全新的電氣系統。
 
  二是模式「新」。以往火箭執行發射任務,需要分段運輸至發射場,再在塔架上完成各子級的垂直吊裝總裝和測試。長征六號首次采用「三平」測發模式,可謂徹底變革。「三平」即「水平整體測試、水平整體星箭對接、水平整體運輸起豎發射」。
 
  三是搭載「新」。首飛就將20顆微小衛星成功送入太空,既是中國單次發射衛星數量之最,也刷新了亞洲航天發射紀錄。為滿足多星發射需求,還在國內首次采用了全透波衛星整流罩。
 
  四是周期短。首次實現7天發射準備周期采用「三平」測發模式將大大簡化發射區操作時間和發射臺占用時間。按照設計,長征六號發射準備周期僅需7天。
 
  五是首次運用7種推進劑長征六號運載火箭首飛任務及其搭載的衛星等飛行產品共使用液氧、煤油等7種推進劑,大大增加了加注的難度和風險性。
 
  六是航天「智造」邁向4.0 。長征六號在設計中采用了全箭數字化協同研發及一體化總裝集成技術,形成了從總體到分系統到重要單機、自頂向下的數字化設計流程,建立覆蓋總體、分系統及關鍵單機的三維數字樣機,大大降低了研制成本。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